男子擔心女兒「遠嫁」離開自己跳樓身亡:多少傷害裹挾著愛的名義

男子擔心女兒“遠嫁”離開自己跳樓身亡:多少傷害裹挾著愛的名義

難過又開心的父親

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打生下來開始,就是父親心靈最溫暖的慰藉,而每個父親也都視女兒為掌上明珠,從小悉心照料,怕被風吹、怕被雨淋;等他們長成大姑娘了再交給一個陌生的年輕男人,想一想,面對這樣的事實,哪個父親心裡不會難過;除了不捨,還有更多的不放心,但為了女兒更長久的幸福,哪一個父親不是忍痛割愛?

就在近日,一男子就因擔心女兒“遠嫁”會離開自己而騎樓哭訴,勸說無果後最終墜樓身亡,想想也是非常令人惋惜的事兒。面對這樣的結局,不知道他的女兒內心該是怎樣的荒蕪和煎熬,離開的人解脫了,痛苦卻要活著的人來承擔;我相信這位父親是愛著女兒的,也願離去的人在天國安息。但就事論事,既然愛,為何又要傷害呢?我不是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誰,而是想說,有那麼多的傷害,以愛為名。

一、當你的愛只是“無知”的代名詞

我的朋友小莉幾乎每個除夕都是在火車上度過,

每年春節我都是加班加到最晚的,買票也買除夕當天的。

窗外的景色迅速地向後撤退著,

天幕拉下來一切都黑了,除了千家萬戶團圓的燈火。

除夕夜的列車廣播裡轉播著春晚,把開水倒到泡麵裡,用正在讀的書本壓住,幾分鐘後就好了,想奢侈一下的時候就加一根火腿腸。

暖暖的一碗,安心滿意地吃完了,還能安靜地看一會兒書;

那些爭吵離我好遠好遠,有998公里那麼的遠,

吵不到我,打不到我,再也傷害不了我。

是的,她的父母經常吵架,而且最終都會升級為大打出手,她不忍看到母親鼻青臉腫的樣子,也不想看到父親動粗時的野蠻;等懂事一點兒,她就在父母慘烈的混戰中哭訴乞求,請求他們早點離婚,停止無休無止的互相傷害。

每一次,瓷器杯皿接觸到地板破碎的聲音,母親疼痛的哀嚎和哭泣的聲音都像一塊冬日裡冰冷的烙鐵印在她小小的心靈上,每多一次,這種疼痛就加重一次,直到她再也無法忍受,逃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她說,她只是無意中被生下來,把兩個不相愛的人綁在了一起而已。

男子擔心女兒“遠嫁”離開自己跳樓身亡:多少傷害裹挾著愛的名義

父母爭吵中的孩子

破碎的婚姻各有各的原因,只是更多的人都將維繫婚姻的砝碼壓到了孩子的身上,他們想當然的以為,這樣他們的孩子就不會缺失父愛母愛了,這樣孩子就會幸福了,然而他們卻不知讓自己的孩子成天生活在暴力充斥的環境裡,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更加難以挽救的創傷。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條關於“你身邊的單親媽媽正在過著怎樣的生活?”的帖子;答者中不乏勇敢、理智、自信的單親媽媽,面對不幸的婚姻,與其讓子女成天在委曲求全中戰戰兢兢的度日,他們更願意帶著孩子勇敢的獨自生活,避開那些吵鬧和宣洩,給孩子提供一個更溫馨的生活環境,因此他們的孩子也獲得了更加充盈的愛和溫暖,更不會有什麼自卑或者被欺負的情況。所以,愛就深愛,不愛就離開,但不要互相傷害,更不要把愛當成無知與懦弱的擋箭牌。

二、當愛與“縱容”劃不清界限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遠古的南海龍王老來得子,所以對小龍王寵愛有加,但小龍王淘氣任性,到處惹禍。直到有一天,他真的闖出了大禍,失手燒掉了天庭神龕,慌亂中的小龍王逃回家裡,而天庭又豈會善罷甘休,南海龍王救子心切,便冒替小龍王,趴在盤龍山下,接受雷電的擊打。看著父親被燒的遍體鱗傷,快要奄奄一息,小龍王悔恨愧疚,他一下衝出來,要自己承擔這個懲罰,龍王哪裡捨得,便一頭撞向身旁的金剛壁,當場死去。

“養不教,父之過“,南海龍王認為自己死得其所,死後,他的屍體便化作龍背山,經過這場災難之後,小龍王幡然醒悟,終生恪守本分,與人為善。後人將龍背山改稱為龍背牆,是因為這面牆,擋住了小龍王所有的罪行,故此,後人稱為龍背牆。

男子擔心女兒“遠嫁”離開自己跳樓身亡:多少傷害裹挾著愛的名義

《全民目擊》劇照

電影《全民目擊》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我為父愛的偉大、正義的伸張、為劇中閃耀的人性光輝而感動。但如果拋開這些不講,我們稍微追根溯源,就能很輕易地想到這件事為什麼會發展成這個樣子,毫無疑問,當然是因為過分的寵愛和縱容,正是因為這樣,才讓那些備受寵溺的人認不清規則、看不清底線,終於自食惡果。

見過形形色色不同程度上囂張跋扈的人,“二代哥”們在網上流傳的“事蹟”也自不必說。龍背牆的故事是挺感人的,但從某個方面來講也只是個“亡羊補牢”的故事,所以有一個也就足以了!

三、當愛戴上自私的頭套

我們都知道,海子是朦朧派詩人中比較有名的人,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一生有過六段愛情,而其中有一段是與當時昌平文化館職工李詩芬的。

他們最先在文化館的閱覽室認識,那個時候他的上一段感情還正處於熱戀中(與他的學生:王波婉);李詩芬很仰慕海子的才華,並盡其所能的照顧海子的生活細節,由此兩人不斷熟識並互生情愫,終於有一天為向李詩芬索吻,海子寫下了《給薩福》;

金色中的嚶嚶之聲,薩福薩福,親我一下。

面對如此殷切之求,李詩芬當然滿足了他的心願,也正因此他與王波婉的感情便迅速冰冷,最後王波婉在糾結中退學並遠走深圳,在這之後海子卻寫下:

在這十月的最後一夜,我從此不再寫你。

這樣自生多情的冰冷文字。

1987年已經27歲的李詩芬因為想要一個穩定的家庭而向海子促婚,然而卻連造海子拒絕,心灰意冷的李詩芬終於選擇放過自己,與另外一名男子成婚,就在詩芬成婚的那天晚上,海子帶著兩瓶烈酒與女同事白佩佩爬上了軍都山,幾番暢聊後兩人體內的酒精終於發揮了作用。

男子擔心女兒“遠嫁”離開自己跳樓身亡:多少傷害裹挾著愛的名義

由此不難看出,雖然海子詩寫的還行,可是在感情方面可以說是很不負責,當然了,對此可能有人會用類似於詩人的自由與情懷來進行搪塞,但都逃脫不了自私的本質,說的嚴重一點兒,就是在玩弄和欺騙感情,而這樣做給對方帶來的傷害與痛苦又豈是隨便寫幾句詩就能原諒和撫平的呢!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愛與被愛,為此,我們甚至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把生活搞得一塌糊塗,卻唯獨不知,在愛與被愛之前首先需要擁有愛的能力,愛不是束縛的枷鎖,也不是恣意的放任不顧,更不是自私的箴言,愛很簡單,只是讓彼此變得更好。

​反觀自身,我們讓愛著的人過的更幸福了沒,我們讓自己過得幸福了沒?歡迎評論留言,想要跟作者更多互動,請關注微信公號八點生活圈(meitianshenghuoquan),我們在這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