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夢裡的黃饃饃

過了臘月卄三,真正才開始準備“年貨”了,那時候的“年貨”,包括熬醬、壓粉(條)、蒸黃饃饃、做黃酒、以及對聯、窗花、燈籠和超不過2斤的肉。現在想來,最好吃的可能就數黃饃饃了。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那時候,最好的日子就是從臘月卄三開始,大概中午剛過,把院子打掃的乾乾淨淨,然後提個新紅條(沙柳)筐子在小河的冰面上選一個非常乾淨的地方鑿幾塊

冰,夜幕降臨時,我們兄弟倆提上馬燈、事先準備好的冰塊、黃紙和香,跟著爺爺挨著點香的位置從灶神開始到豬圈、草房依次獻上小冰塊、燒一綹黃紙,爺爺點香,我們倆挨著瞌頭,然後放三個鞭炮(一串鞭炮拆開放),便飛快地跑回家吃雜麵了(印象中陽背院鄰家都說我媽雜麵擀得好,又薄又均勻切得又佃),可能一年來最這頓飯好吃,大人們都還沒動筷子,我們兄弟倆已經吃得肚子疼得坐不住,只能在敞豁院子裡不停地轉圈,這時候,大人們才開始動筷子,但一般情況下,奶奶和媽媽都吃得是黑麵。飯後開始泡黃饃饃(實際上是用水泡蒸黃饃饃的糜子米)。最記憶深刻的是,頭晚上肚子疼得半夜睡不下的兄弟倆,第二天早上早早地起來,主動餵羊、餵驢、揣雞蛋,大概中午12點左右,天不太凍了,兄弟倆便開始將驢架、驢充充、碾棍放在碾子旁的石床上,等待奶奶和媽媽將卜楞、篩面架、瀝乾水的糜子米拿出來碾米麵,如遇天凍,可能還要在碾子下面籠火。晚上吃完飯,爺爺在灶圪撈裡坐下拉風箱燒水,奶奶將白天壓好的面放在鍋裡炒,媽媽還要用煮好的南瓜、虹豆、紅棗等營造饃饃餡兒,那個香味呀,好像已經吃上了黃饃饃……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第二天一大早,便正式開蒸了,不知為什麼,頭一天印象中的黃饃饃和出鍋的不一樣,是沒有餡的、色澤也不太黃的饃饃,但管不了,狼吞虎嚥地吃它三四個……這才發現,第三鍋蒸得和前兩鍋不一樣,又黃又有餡兒,但兄弟倆這時已經吃得脖子都直了……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次日要吃時,怎麼都找不到,任憑兄弟倆找遍家裡的角落……唯一不同的是,下房子(夏天做春鍋的房子)門上多了一把鎖,兄弟倆便心領神會了,鑽頭密縫地找鑰匙,終於找到時,要躡手躡腳去乘著大人們不注意一個望風一個開門……又躡手躡腳地鑽進下房子,啊,一個甕上除蓋著一塊厚石蓋外又加了三層菜石,早已開始咽口水了,但現在只能咽口水了……退出門,鎖好鑰匙放回原處……從此兄弟倆便多了一個目標,一定要吃到甕裡的“美味”,同時也特別聽話地尋找機會,央求奶奶給吃一個,奶奶實在麻煩的不行了,便拿起個花老碗叫上爺爺一起去下房子,不讓我們進去,只讓我倆在門口等……好一陣,奶奶才拿出來兩個外面有很多白霜的黃饃饃,顧不了那麼多,手裡冰得捏不住便撩起銅色襖邊,連同祆子直接往嘴裡送(一點兒沒覺著撩起襖子露出肚子的那個冷),根本咬不動,就用舌頭舔,甜、甜、很甜,但用了大半天吃完後才記起,又是沒餡的……如果倒黴點的話,除了偷不到還能挨一頓飽打。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月盡晚上,奶奶才將真正的廬山真面目露了出來,但僅我倆才能吃到酥中透粘、粘中透甜的黃饃饃,特別是吃到中間餡得時候,那個香呀,現在都無法用語言形容,反正是可香了。但大人們往往還是吃得沒餡兒的。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大點的時候,我倆便合力抬去壓在甕蓋上的菜石,才能偷得吃到那真正的黃饃饃,可能生活條件漸好,偷到和被大人發現的概率特別小,每次偷到手,兄弟倆便窩在甕圪撈迫不及待地享受美味,雖然咬不動,但用舌頭舔的那個甜呀真是一輩子都忘不了,大概過了半小時,冰凍的黃饃饃逐漸能咬得動了,但我們只用舌頭舔,生怕美味被吃完。再大點的時候,裡了臘月就開始蒸黃饃饃了,蒸到最後要蒸一二鍋兩面饃饃(即米麵和白麵),隨著時間的推移,米麵在逐漸減少,饃饃在逐漸變白,但我們最喜歡吃的還是窩在甕圪撈裡時的冰凍黃饃饃。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不知什麼時候發現,原本身體挺直的媽媽變得佝僂了,媽原來滿頭烏黑的長髮也變白了,原來健步如飛的媽媽開始步履蹣跚了……但媽媽的思維卻依舊清晰,擲地有聲地話語彷彿一直在耳邊迴響。“屬於自己的要爭取,但不屬於自己的一定不能要。工作要多幹、實幹。記住,幹活是累不死人的,媽從進入咱家門開始,就沒過一天輕鬆日子,但媽每當想起你們兄弟倆,媽就不覺得累了。看著你們一天天長大,媽就知道咱家有希望了,記住,不能讓人家看不起咱”。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夢的黃饃饃,夢裡半夜睜開眼睛還在油燈下為我們納鞋底的媽媽,夢裡因淘氣挨媽媽的批評,夢裡我又考了個100分而讓媽媽給我講“窮不紮根”、“人窮志不窮”的故事……

那些遠去的歲月其實從來不曾遠去,正是他們讓我時刻警醒,不忘初心,珍惜當下……

夢裡的黃饃饃丨李泉

李泉

作者簡介:李泉 綏德實驗中學教師,2000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總務處副主任等職,期間2010年2-7月在府谷二中掛職副校長。現任實驗中學德育處主任,八年級八班班主任,名州鎮五一村“第一書記”。2016年被評為榆林市最美青年教師。

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用良心做事,把良知發揮到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