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路上感受臘子口戰役

今天是黨的生日,愛祖國愛人民,特地寫出回憶這次甘南之旅。甘南之旅由攝影藝術協會組織的攝影團,在路程中路過臘子口戰役遺址和毛主席曾經住過的長征路上次日那,深受教育和感動,留下深刻的印象。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在這裡介紹了突破臘子口是紅軍進入甘南的關鍵一戰,這場戰役勝利打開了紅軍北進甘肅的大門,宣告了蔣介石妄圖憑藉天險堵截紅軍陰謀的又一次破產。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聶老帥曾經說過:臘子口這一戰,北上的通道打開了,如果打不開,我軍是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處於進退失據的境地。臘子口一開,全盤棋都走活了。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突破天險臘子口,臘子口藏語的轉音,意思是“險絕的山道峽口”。

中國工農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在1935年9月12日,到達臘子口。部隊冒著風雨交加的嚴寒,沿著白龍江源頭進入了甘南境界。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1935年9月16日這天,還沒有到達臘子口,在路上就打了兩仗,打的都是堵截阻擊我們的部隊,他們的2個營都被我們打垮了,下午4點就到臘子口。在臘子口外看到邊看邊驚歎,真是一處天險,要北上非要走這個山口不可,別處無路可走,沒想到甘南這個黃綠相間的漫漫的山中有險峻地形,口子很窄,只有30米寬,彷彿這原先就是一座大山,被一個巨斧劈開的似的,兩邊是懸崖峭壁,中間還有一條暴跳奔騰的河流,人們稱他是臘子河,水深流急,河上有一座木橋,橋頭築有碉堡,這就是進入臘子口的唯一途徑。敵人在這裡佈置了兩營的兵力,山坡上還修了不少碉堡,右岸半身峭壁中的碉堡中還有一個連駐守。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入夜後,奪取大橋猛攻,這個狹窄口,戰士們一層層一批批攀上敵人右岸峭壁後陂,像從天降擊襲敵人,將士們正面強攻與攀登懸崖峭壁迂迴包剿的戰術,經過兩天的激烈的浴血戰鬥,英勇善戰的紅軍出奇制勝,擊潰守軍,在橋頭的的部隊又進行6次攻擊,兩下加攻,於9月17日凌晨全面攻克臘子口天險,敵人狼狽逃竄,我軍大獲全勝。使國民黨企圖阻擋紅軍北上抗日的陰謀徹底破產!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究竟怎樣攀登這樣筆立陡峭的崖壁呢?有一個外號叫“雲貴川”的從貴州入伍的苗族小戰士毛遂自薦。他用一個帶鐵鉤的長竿子,鉤住巖縫,像猴子那樣攀上險峻高聳的絕壁,然後從上面放下繩索,迂迴部隊便順著這條繩索一個一個地都攀上去了。可惜這個苗族小戰士只留下了外號,沒有留下姓名。又有多少英雄年少赴湯蹈火戰死在戰場上。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為了紀念臘子口戰役,甘肅省人民政府於1980年8月21日在臘子口戰役紀念地修建了紀念碑。1993由迭部林業局出資重建。紀念碑南、西兩面鐫刻著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字“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北面鐫刻著省人民政府對臘子口戰役的簡介和對革命烈士仰慕緬懷之碑文:“臘子口戰役的輝煌勝利將永遠彪炳我國革命史冊;在臘子口戰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攝影團的拍照人像比較少, 這也是唯一一張全體留影,緬懷對先輩的懷念 。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茨日那就是毛主席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在1935年9月11日,離開了西北大草原,橫穿岷山,向甘南進發,紅軍進入了甘南的第一個縣,也是進入甘南第一個迭部縣,9月14日的黃昏,毛主席在居住的小木樓樓上,下達了務必以三天行程奪取臘子口的慷慨激昂的講話命令。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當時開明的土司沒有阻攔紅軍,開倉放糧20餘萬斤,為紅軍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也是為紅軍勝利完成戰略轉移和北上抗日的偉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是長征路上的“加油站”。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在毛主席居住的小木樓上,在留言簿上寫下攝影藝術協會8名戰士激動感言!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摄影路上感受腊子口战役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的黨 生日快樂!

在2017年初由中宣部 國家旅遊局聯合倡導開啟了重走長征路,旅行家們用雙腳去體會漫漫長征路的艱辛,在沿途拍攝當年紅軍走過的木橋和棧道。緬懷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為了建立新中國,歷經千辛萬苦,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的情景,重走長征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