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7:同爲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一頭飄逸的長髮

一把破舊的木吉他

一首好聽的民謠

1992年她23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的她並沒有以電影成名,而是憑藉一首《我的1997》紅遍大江南北

她就是瀋陽姑娘-----艾敬

那一年同為瀋陽人的那英也以一首《山不轉水轉》成名

此後那英一直在唱歌,獲獎無數,即使年近半百仍活躍在《中國好聲音》的節目當中,雖被百般詬病,但依然有大陸歌壇一姐之稱。

艾敬並沒有持續走紅,在出了幾張不溫不火的專輯後,也開始了“流浪的燕子”般生活,在東京,在倫敦,在紐約,在香港,她不斷嘗試著不同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十年一劍,如今的艾敬早已沒有了民謠歌手的標籤,作家、攝影家、畫家、雕塑家,身份在不停的轉換,但不變的卻依然是她那標誌性的長髮和嘴角間不經意揚起的那份淡淡的自信。

她沒有那英有名,但遠比那英更牛!

讓我們來一起圍觀才女艾敬的作品:

2000年拍攝了《I love panda》,呼籲人們保護地球生態環境

2004年9月出版第一部作品集《艾在旅途》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2009年舉辦紐約個展“AI WANT TO LOVE”。展出她的繪畫作品《LOVE》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2011年9月 ,法國藝術收藏機構DSL Collection收藏了艾敬的繪畫作品。

2013年6月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2014年“LOVE AIJING:艾敬的愛” 在上海中華藝術宮巡展。8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全國發行艾敬文字類圖書《掙扎》。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2016年初,艾敬攜代表作《生命之樹》和《每一扇門裡都有鮮花》參展北京太廟的“文明的迴響之穿越敦煌”藝術展。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2016年3月29日,“回到紐約”艾敬紐約個人藝術展發佈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

我的1997:同為瀋陽歌手,她沒有那英有名,但一定比那英更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