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周杰倫”三個字,就是我的整個青春。

這是快樂沃克全新打造的新欄目《音樂靈魂人物》系列之三,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關注我們,時刻關注更新。

曾經有人問我,

最喜歡周杰倫哪一首歌?

然後我發現周杰倫,

包含了我整個青春。

沒有最好,都是最好。

他的音樂,

已經刻進骨髓、融入生命。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01

“周杰倫”三個字

就是我的整個青春

“14年認識了一個大男孩,四川人,

我們天天聊天到深夜。

我跟他說我所有的秘密,

慢慢依賴了他。

一直到她的出現,

一次我們三個一起吃的飯,

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記憶猶新。

於是走在海邊哭著聽了一晚上《安靜》。”

“還記得高中臨近高考的時候,·

同桌笑著說,你那麼厲害,

等你去讀大學的時候,

我就唱這首《一路向北》給你聽。

你不要哭,厲害的人都是要去遠方的。”

“2003年,17歲的自己剛畢業,

在昆明一家KTV當服務員。

生活窘迫到8塊錢熬了7天,

餓了就偷偷撿剩下的果盤米花果腹…

每當我覺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就打開包房單曲循環《世界末日》,

邊哭邊唱。

永遠不會忘記那時的自己,

Jay帶來的信仰、希望!”

“小時候,把一片口香糖掰成兩塊兒捨不得吃。

那時候就天真的想,

等到我長大了,有錢了,

就一口氣嚼一包!

今天聽著《稻香》突然想到了兒時夢想,

當我把口香糖一片片塞進嘴裡的時候,

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我哽咽著大口嚼著,

心裡卻滿是酸澀,

我想,這時光一點也不甜。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2000年

第一次聽到你的歌,

奇怪為什麼會有人,

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歌裡反覆唱。

MV裡的你小眼睛小卷毛,

我跟閨蜜說這樣的男生一點都不帥。

然而不知什麼時候起,

我開始跟著哼:“愛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2001年

我初一,你帶著《雙節棍》席捲而來,

我的世界彷彿被“哼哼哈兮”包圍。

那年我有了喜歡的男生,

我知道他的mp3裡都是你的歌,

我偷偷看著他,

心裡唱著“我想就這樣牽著你的手不放開”。

2002年

一盞黃黃舊舊的燈,

時間在旁悶不吭聲。

從你的歌裡我知道了魔獸,

《半獸人》讓我熱血沸騰。

“馬蹄聲讓人睡不安穩,

我在等靈魂序曲完成,

帶領族人寫下祈禱文”。

沒人比你更酷了!

2003年

所有人都在稱讚你的《東風破》,

你越來越紅,我心裡很開心,

努力的人不會被辜負。

“這第一名到底要多強,

不用問,一定有人向你挑戰。

到底還要過多少關,不用怕,

告訴他們誰是男子漢”。

2004年

你已經是大明星,

你代言的橙色廣告掛滿櫥窗,

“我的地盤聽我的”,

響徹大街小巷。

2005年

你的專輯來的有點晚,

不過還好沒遲到。

你拍了電影,

我脫了校服,穿上裙子去電影院看你首秀,

看你握著方向盤留下一行淚,

我用完了帶去的一包紙巾。

“我一路向北,離開有你的季節”。

2006年

我上高中了,

你告訴我要聽媽媽的話,

別讓她受傷,我奉為真理。

2007年

文理分班,

我喜歡的他離我越來越遠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

成了我暗戀的絕唱。

2008年

你告訴我要努力,要學會知足。

“多少人為生命在努力勇敢地走下去,

我們是不是該知足,

珍惜一切就算沒有擁有”。

2009年

我上大學了。

我好奇地探索著這個世界,

跟每一個新生一樣,我戀愛了,

他告訴我他最喜歡你的《千里之外》。

2010年

大家都說你江郎才盡,

關於你的非議很多。

我在網上跟人爭執不休,

我討厭他們以審判者姿態隨隨便便否定一個人。

《超人不會飛》說出了你心聲,

我聽著一遍一遍流眼淚。

2011年

我們還是分手了。

我不再追求時下流行的歌曲,

我安靜的一個人上課下課,看書吃飯……

2012年

你寫了越來越多的歌,

演了越來越多的電影,

越來越全能了。

2013年

你在北大演講,

說了一句:“如果有一天你們累了,

聽到《簡單愛》會覺得溫暖,

那我就沒有白白在你們的青春裡經過。”

瞬間,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掉下來。

2014年

我畢業工作,你大婚,轟轟烈烈。

我發現我好久沒關注你的消息了。

我去了你的貼吧,

看到一句“被杰倫愛,是什麼感覺”,

眼淚瞬間就出來了。

陪了我整個青春的大男孩啊,

終於有人照顧你了,祝福!

2015年

你的小公主出生。

《前世情人》是你送給她的禮物。

那時我被工作、生活弄得焦頭爛額,

看到小週週照片那一刻,

我真的覺得世界突然美好起來,

發自內心的為你高興,你當父親了。

2016年

我以你為榜樣,不卑不亢,

謙虛努力,不抱怨不埋怨,

踏踏實實加班熬夜,接受批評……

應了一句話:你會為你的努力而震撼。

2017年

你在北大百年講堂分享你的故事:

《你也可以不平凡》。

你說你其實就是一個平凡人,

然後你告訴我們有一技之長併為之堅持,

那就不平凡了。

節目的最後,你低頭笑了,

還是那樣的羞澀,

正如當年帶著鴨舌帽的你。

不忘初心,沒人比你詮釋的更好了!

2018年

19年了,我從一個小女孩,

長成了一個大姑娘,感恩有你。

我還是會像你一樣的努力,

一樣的孝順,一樣的正能量。

若干年後,

發現當年只因潮流聽了周杰倫,

而現在再聽周杰倫,

突然間明白了許多從前不懂的道理。

世界太浮躁,

可是這麼多年,

你依舊在我心中滌盪起青春那縷微風。

那年夏天,燥熱的午後,

穿白色襯衣的男孩對我說,

你看,窗外的麻雀,在電線杆上多嘴.......

“周杰倫”三個字對我們大多數人而言,

是舊舊mp3裡的單曲循環;

是CD店裡一掃而空的專輯櫃廂;

是歌詞本里字跡模糊的泛黃紙張;

是學生時代放學路上單車碾過回不去的舊時光。

是課間操場欲說還休的小鹿亂撞;

是途徑鄰班遮遮掩掩的心花怒放;

是留言冊上含蓄寫下的意味深長;

是青春期裡告白哽咽在喉來不及說出的滾燙;

是匆匆那年別來無恙胸口隱隱作癢的明月光。

是每節課前預備鈴響帶頭起調的全班合唱;

是琴房偷懶一起聽歌,

耳機你一半我一半的傻笑模樣;

是風不經意間吹起,

分不清是前排男生的襯衫味道,

還是後座女生頭髮淡淡的香;

是日記本里下定決心比遠方更遠的遠方。

但毫無疑問,

周杰倫三個字,

代表了青春。

他是陪我長大的周青春。

他始終,很靠近,默默陪在我身邊。

那些年,他的一盒磁帶,

一張CD,就可以安慰一群人的心。

大家借來借去,

反反覆覆地聽著“周氏魔咒”。

充滿中國古典風的《本草綱目》,

《菊花臺》、《青花瓷》、《蘭亭序》。

回憶童年,充滿童趣的

《聽媽媽的話》、《牛仔很忙》。

散發滿滿正能量的《稻香》,

和早年鼓勵自己,

現在鼓勵所有年輕人的《蝸牛》。

周杰倫在歌迷中的位置,

是外人所不明白的。

小學的時候班裡一個男生,

說了他一個“不”字,

一個女生滿校園追著打。

中學時候開始攢零用錢,

只為買一本關於他的雜誌、海報和CD。

大學的時候啊……

我們失戀了,因為他結婚了。

歐洲古堡極度豪奢的婚禮,

還是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他天馬行空,逗趣詼諧,

時而神秘莫測,時而童真快樂。

我真的找不到不喜歡他的理由。

他努力勤奮,執著堅強,

愛妻愛子愛歌迷,

心中有夢,腳下有路,

我真的找不到不愛他的理由。

他的劉海越來越短,說話越來越健談。

沒有了鴨舌帽,沒有了僵硬的表情。

曾經陪我們一起年少瘋狂的他,

越發成熟穩重。

他用音樂佔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那個時候,

我所有無法言說的卻想表達的情愫,

都可以在他的歌聲裡傳達出來。

所有年輕的幻想,

在他的歌聲裡都漸漸變得清晰。

在那個似懂非懂,

想要快快長的年紀,

他的歌就那樣陪伴著我,

一遍又一遍。

好像他就是我青春的註腳,

他的歌彷彿就是為我而寫。

我的痛苦,甜蜜,

我的親情,友情,愛情,

都裝在裡面,沒人知道。

02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

我們總是偏愛這樣的故事——

一個天賦異稟的少年天才,命犯小人,

極盡挫折、眾叛親離,已經山窮水盡,

但卻忽然天上掉餡餅,貴人相助,

完成心靈成長或者頓悟,

終於爆發小宇宙,得道者多助,

打敗終極大BOSS,站在世界之巔,

贏得鮮花與美人……

周杰倫就是這樣的一個“屌絲逆襲”。

杰倫小時候是在臺北市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

他母親是個中學老師,

父親在他年幼的時候就和母親離了婚。

正因如此母親把所有的希望,

都寄託在了他的身上。

周杰倫3歲的時候,

母親見他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

就毫不猶豫地取出家裡所有的積蓄,

給他買了一架鋼琴。

於是童年的周杰倫被剝奪了玩的權利,

所有的日子都是在鋼琴旁邊度過的。

在初中,杰倫不知道他的爸媽離婚。

他還因為《孝順的爸爸》這篇作文寫得好,

得到老師嘉獎上臺朗讀,

結果下面的同學偷笑:

你爸爸媽媽離婚了都不知道,

還在這裡曬幸福。

從此他一蹶不振,

學習成績也一直不好。

考上臺北淡水高中後,

由於會彈琴,

他一下子成了學校裡的“知名人物”。

可當他的同學正緊張備考大學的時候,

他卻仍然沉溺在音樂之中。

在一般人眼中,

他的前途一片渺茫。

因為在那時,

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

最好的選擇是學習數學、自然科學和計算機,

以便日後找份好工作謀生,

而音樂則是有錢人的奢侈品。

顯然,他們認為周杰倫奢侈不起。

果然,1996年6月,

高中畢業後的周杰倫一時找不到工作,

便只好應聘到一家餐館當了名服務生。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廚師做好的菜送到餐廳,

再由女服務員傳到客人面前。

每次發了工資,他就往音樂超市裡跑,

幾乎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買磁帶上。

平時他喜歡把單放機帶在身邊,

沒事就聽音樂。

那時的杰倫,沒名,沒錢,沒女友;

生活習慣邋遢;

不會攀巖,不會騎馬,更不會打高爾夫;

他沒去過鹽湖城,也不知道摩門教;

因為在單親家庭長大,

他性格沉默而孤僻,

終年穿著一件舊舊的黑色毛衣,

走起路來更是低著頭;

他逛街買不起昂貴的,

卻也看不上便宜的;

家裡唯一的收藏品,

就是母親買給他的吉他,

和自己彈斷的一根根琴絃;

他不喜歡領導別人,

更不喜歡被別人領導;

他是獨自生活在《威廉古堡》中的音樂王子。

後來表妹給他報名參加選秀節目,

評委批評他唱歌口齒不清,

第一輪就慘遭淘汰。

下臺之前,坐在評委席的吳宗憲,

提出要看看參賽選手寫的譜子。

別的創作型歌手譜子畫得一團亂麻,

唯獨杰倫,連草稿都寫得乾淨而整潔。

因為認真,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機會。

他聽見吳宗憲對自己說:

“下週來我公司報道。”

那一年,杰倫18歲。

剛進音樂公司時,

周杰倫的職務是音樂製作助理,

這個工作什麼雜事都得做,

其中幫同事買盒飯就是他每天的“保留節目”。

他知道自己是新來的,

要想在音樂公司混口飯吃,

就要幫同事多“跑腿”,

所以他總是很勤快。

有一次,

公司為一位香港大牌歌星製作唱片。

由於錄音棚的人多,

一時沒辦法數清一共多少人要吃盒飯。

為了不落下一個人,

那天他從中午12點鐘一直買到下午3點鐘,

來來回回跑了四五趟。

最後,他自己竟連口水都喝不上,

而錄音棚里居然沒有一個人幫他。

在公司打工期間,

杰倫遇見了同樣懷才不遇的方文山,

一個對他影響深刻的人。

兩人當下一拍即合,從此成了搭檔。

他們給當時紅極一時的歌手寫歌,

卻沒有一首得到保留。

他們給劉德華寫了一首《眼淚知道》,

華仔卻因為歌詞古怪而拒絕演唱;

他們為了向李小龍致敬,

給張惠妹寫了一首《雙截棍》,

阿妹卻認為曲風怪異,因此不接受。

對的,如果張惠妹當初接受,

那麼你們聽到的就是阿妹版哼哼哈嘿了,

想想還是周杰倫好些。

杰倫在公司坐了一年的冷板凳,

始終毫無建樹。

有一天,吳宗憲找到他說:

“如果你十天之內能寫出五十首歌,

我就從中挑出十首歌,給你出一張專輯。”

杰倫知道這是自己唯一的機會。

他先去買了一整箱的方便麵,

然後把自己關進工作室十天十夜。

後來方文山回憶道:

“他那次完全拼了,

居然寫歌寫到流鼻血……”

就這樣,僅僅10天時間,

周杰倫真的拿出了50首歌曲,

而且每一首寫得漂漂亮亮,譜得工工整整。

“在我還沒有出道的時候,

那時候我自己給自己一個期許,

就是一定要賺到錢,

然後好好地讓家人過好生活。

這是我寫歌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是,

在我小的時候,

花費太多太多的金錢讓我學鋼琴,

所以我要彌補回去。

那時候有個信念就是:

不能讓自己的父母失望。”

十天之後,同名專輯《Jay》橫空出世,

當年在臺灣拿下五十萬張的銷量。

自此,周杰倫的名字,一炮而紅。

在當年的華語流行音樂大評選過程中,

《JAY》一舉奪得華語流行音樂金曲獎三項大獎。

2001年12月,

周杰倫第二張專輯《范特西》橫空出世,

並再次風靡了整個華語歌壇。

2002年初,

在第八屆全球華語音樂榜榜評選過程中,

周杰倫又一舉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彷彿一夜之間,

華語流行歌壇被周杰倫一個人的聲音統治了。

他純正的音樂曲風,

桀驁不遜的外表和 “莫須有”的緋聞,

都成為年輕一代歌迷熱烈追捧的焦點。

在他的每次演唱會結束後,

就連十幾歲的小女孩都會懷著朝聖一般的心情,

觸摸他剛剛坐過的鋼琴椅……

這位出道不到一年的年輕人,

儼然成了整個華語歌壇超重量級的小天王。

從一名餐廳服務員,

到家喻戶曉的當紅小天王,

周杰倫的夢想得來不易。

一次他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時說:

“明星夢並不是遙不可及的,

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做,

只要你肯努力。

我之所以能有今天,

就是我不服輸的結果。”

一個人不想做退卻的懦夫,

就應該像蝸牛一樣,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03

我的地盤聽我的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周杰倫到底有多火?

用一下知乎上的回答:

火到他每張專輯剛出來時,

都先被排山倒海地批評江郎才盡,

然後銷量繼續爆炸。

火到“唱歌是不是應該口齒清楚”,

當時居然成為了一個社會話題。

火到各種相聲或早起段子都拿他說梗,

“周杰倫的雙節棍”、

“周節棍的雙杰倫”這類梗,

到《雙節棍》出來後十年還有人在說。

一個歌手,

跟鞏俐、周潤發這種帝王級人物搭戲,

拍《滿城盡帶黃金甲》,

劉燁當時已有影帝,

依然為他作配。

他發專輯的那個月,沒人敢發專輯;

那年走在街上滿大街都是《雙截棍》,

不識字的老奶奶老爺爺都認識他;

沒人不知道《東風破》開創了中國風;

《以父之名》全亞洲8億人收聽;

各大音樂榜單一直第一;

國語唱片年度銷量冠軍8次;

演唱會票房刷新多個城市記錄;

金曲獎15座獎盃,

橫跨7個類別;

最佳專輯拿了4次,

華語樂壇至今無人能及。

2017至2018.3月,

全球巡演票房總榜全球第十名,亞洲第一;

2018上半年,

全球演唱會單場票房第19名,亞洲第一。

這個成績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無人能出其右。

即使在世界範圍內來看,

周杰倫也絕對佔有一席之地:

全球mp3下載量第三名,

前兩名分別為mj和ladygaga;

上過時代雜誌封面;

演唱會票房空降公告牌第三名;

演過好萊塢大片(《青蜂俠》《now i see me 2》);

《now u see me 2》全球同名主題曲;

《功夫熊貓》主題曲《try》

……

周杰倫紅了一個時代,

結果新的時代來了,

別的人還是隻到他的一半。

神曲《江南Style》在中國流行得不要不要的時候,

他站出來說:

“我也覺得《江南style》很好笑,

我覺得沒有必要在每個頒獎典禮上都放這首歌,

雖然韓流很強勢,

但我們華人潮流也很厲害!”

一直都是“韓流”“日流”輸入中國,

但很少有“華流”能逆流。

But!周杰倫做到了!

早在08年,

周董的導演處女作《不能說的秘密》,

就曾風靡整個韓國,

周董的成功經歷還曾引發了整個韓娛圈的省思,

也收穫了一大批明星粉絲。

包括東方神起、Rain,

少女時代徐賢、金泰熙、文根英......

韓國媒體還曾表示周董為韓國女婿,

聽說昆凌有四分之一的韓國血統,

韓國網友異常激動,奔走相告......

在日本宮崎駿“御用配樂”久石讓,

表示想與周杰倫合作;

日本人氣漫畫家高口裡純是日本杰倫迷的代表;

日本偶像天團K-INDS說,

他們只知道中國最紅的是杰倫,

日本人氣新一代流行教主莉亞-迪桑點名獨愛周杰倫

......

04

不隨波逐流

不走別人走過的路

說到80年代的華語樂壇,

我們腦袋裡首先蹦出的名字會是:

羅大佑、崔健、譚詠麟、張國榮,

說到90年代,我們會想到:

李宗盛、張學友、劉德華、王菲。

而2000-2009華語樂壇這十年,

有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就是周杰倫。

甚至說他是00年代,

華語樂壇的第一人絕不為過。

2000年周杰倫推出首張音樂專輯《Jay》,

剛出道便問鼎金曲獎最佳專輯獎,

一鳴驚人。

2001年推出第二張專輯《范特西》,

同時摘下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專輯五項大獎,

史無前例,創下當時最高記錄。

時至今日,他捧回15座金曲獎,

創下並維持著金曲獎三項最高記錄。

2005年,美國《人物》雜誌評選周杰倫為:

“世界十大鬼才音樂人”。

他還以自己獨特的音樂標誌,

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為華語樂壇開拓了新的天地,

大大拓寬華語樂壇原有的格局。

2000年周杰倫首張專輯裡《娘子》一曲一出,

彷彿向華語樂壇扔出一顆炸彈,

當時的樂壇權威們跌破眼鏡的同時,

更不得不服這個剛剛出道的樂壇新人。

他天才般地將R&B與中國風完美融合,

多少前輩想要探索出一條中西融通之路都失敗了,

他卻做到了。

周杰倫跟一部分人做音樂的初衷不一樣,

如他自己所說就是要“好聽”。

有些人過分追求西化,

至少在他們所謂的好聽裡追求西化。

形式上具備後,

甚至在細節上也去靠近歐美。

而周杰倫則做了一種你沒怎麼聽過,

但是一聽是符合大家味道的東西。

他讓r&b變成一種主流的音樂形式。

可以說沒有周杰倫的推廣,

這種音樂就不會那麼賺錢,

這種類型的歌手就不會那麼主流。

古風歌詞搭配R&B曲調,

古典題材完全用西方樂器演繹,

甚至用吉他彈出了琵琶的味道,

矛盾、反差、對立的元素在歌曲裡相融無間。

他為中國風音樂走向流行音樂領域,

探索出了新的可能。

李宗盛說他聽到《娘子》的時候,

直覺是:“他媽的這個很厲害!”

他覺得這首歌是天才之作。

高曉松說:“《娘子》這首歌,

我在KTV第一次聽,

一看歌詞就傻了,

心想這是個什麼玩意兒,

立馬連續聽了十遍,

一方面驚歎於歌詞還能這樣寫,

一方面驚歎於詞曲的天衣無縫。”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娘子》大受好評後,

周杰倫繼續走在創新的道路上,

將中西兼蓄的風格混搭玩轉得爐火純青。

他將說唱與搖滾融合,

將西方爵士鼓與二胡、鑼聲融合,

在搖滾與說唱中加入鋼琴solo,

並極其罕見地將中華武術元素融入進流行音樂。

而不論是用搖滾說唱演繹中國風,

還是將爵士鼓搭配二胡,都是前無古人的。

《雙截棍》橫空出世,一掃千軍。

不同於《娘子》僅在音樂圈內口口相傳,

在普通歌迷裡反響平平,

《雙截棍》猶如平地起驚雷,

在年輕人當中一呼百應,

迅速紅遍大江南北。

耍雙截棍成為了一種流行,

也讓周杰倫成為“酷”的代名詞。

如果說羅大佑是杜甫式深沉的行吟詩人,

那麼周就是李白式想象力飛馳的音樂少年。

而後,Jay式中國風歌曲,

《東風破》、《千里之外》、《發如雪》、

《青花瓷》、《煙花易冷》

……

這些歌曲詞曲俱佳、意境唯美,

餘味悠長,傳唱度極高。

其中《青花瓷》不僅捧回金曲獎三項大獎,

歌詞還同時出現在了當年高考試題中。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

周杰倫對華語樂壇的另一大啟發式創造

——周氏嘻哈。

在周杰倫之前,

王力宏、陶喆都是純正的美式rap,

而周的rap卻是自成一派的,

他將rap融入旋律,

斷句、節奏、唱腔皆有創新,

不按常理出牌,

並首次將rap與中國風結合。

如《龍拳》《雙截棍》《忍者》等。

他說:嘻哈不一定都是罵來罵去,

嘻哈是一種態度,

這種態度可是是政治的,

可是是社會的,

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小細節。

一向小眾的rap歌曲突然翻身,

成為人人都能唱兩句的大眾流行歌。

周董幾乎是以一己之力,

大大推進了中國年輕人對於嘻哈的接受程度。

而《東風破》後,

當紅歌手也開始紛紛嘗試,

在歌曲中加入中華傳統元素。

王力宏的《花田錯》;

林俊杰的《江南》、《曹操》;

S.H.E《中國話》皆傳唱一時,

掀起一股風潮。

中國風不是周杰倫開創的,

卻是由他而流行。

他掀起了“中國風”引領華語流行樂壇的一股潮流,

這對於華語流行音樂史來說,

亦是無法略過的一個章節。

于丹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周杰倫在做的事情其實和自己是一樣的,

他為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承與推廣,

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還是那句話,

你可以說你是第一個吃河豚的尹相傑,

你做了rap,你會爆掉周杰倫,

但是別忘了到底誰是把他真正做成了一道菜,

一道可以賺錢,繼而推動市場進步的菜。

羅大佑的深刻在於他對社會和時局的關懷;

崔健的深刻也在於他搖滾樂裡的批判精神;

李宗盛的深刻在於他歌詞裡對於人生透徹的洞察;

而周杰倫,他的深刻不僅在於社會關懷,

也不僅在於他對親情和家文化的強調,

更在於他對於傳統文化元素,

融入進流行音樂所作的貢獻,

向21世紀的青少年甚至向整個世界,

介紹頗具傳奇色彩的中華文化。

“其實我們自己有非常優秀的文化,

我們應該更關注自己老祖宗的東西。”

有人質疑“周杰倫了開創華語樂壇一個嶄新的時代”,

或許他對於華語樂壇的貢獻,

等到十年、二十年後再回首,

會被看得更加清晰。

05

八卦終究會過去

但音樂會留下來

周杰倫的音樂足夠diao,

diao在前衛,diao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diao在無雙的旋律創作,diao在與眾不同。

而因為如此,

他才能夠在剛出道就擁有頂級的音樂團隊,

從而擁有diao的填詞、編曲以及其幕後團隊,

不然你以為天上這能掉餡餅?

但是以前看的話,

周杰倫並不被很多人接受,

一個站在華語樂壇頂端的人,

難道被黑的還少麼?

周杰倫出道到現在十七年的時,

走過的路並不是很多人想的一帆風順。

靦腆、咬字不清、奇怪;

驚喜、讚美、天馬行空;

質疑、沒有突破創新、江郎才盡

……

這些詞貫穿在他整個音樂生涯中,

甚至還有人黑他不愛國、黑他的長相。

當然,這一切都是無可厚非的。

他既然是華語樂壇的代表人物,

獲得了一定的讚譽後,

就該學著頂住批評和質疑,

頂得住頭上這頂天王的帽子。

黃舒駿跟曹可凡對話中說:

不是周杰倫太好,而是周杰倫太少。

馬頔採訪說:你問問宋冬野,

誰不聽周杰倫,別裝逼,都一樣。

雪糕老師曾說:

“他的內心世界很天真,

而且很怕生,

所以一到陌生的環境看到陌生人,

為了顧慮對方的感受,

迅速化解尷尬,

所以就會說一句“唉喲不錯哦”。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那時的他,沉默寡言,

不懂營銷,不知炒作,

上快樂大本營

這麼一個全國性影響力的綜藝時,

還偷偷和何老師說,

“我可不可以少說話,多彈點音樂。”

誰能想到就是這個看似性格內向,

偶爾裝酷的大男孩創作的音樂,

帶給我那麼多光怪陸離的想象。

2014年,“哎喲不錯哦”這句口頭禪,

被他變成了《哎喲不錯哦》專輯。

當我看到《中國好聲音》裡的戰隊,

也取名為“哎喲不錯”,

心裡只有一個聲音——嗯,

這就是我喜歡的那個周杰倫。

他似乎單槍匹馬地開創了一個時代,

卻也是華語樂壇偶像的黃昏。

周杰倫之後,

華語流行樂壇再沒出現可以一錘定音,

唱作俱佳的現象級人物。

在中國,嘻哈也沒有像在美國那樣,

從亞文化躍升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很多人恐怕都已經忘了,

《范特西》封面上那個面目冷峻,

穿著紅色兜帽衫的男人,

其實是一個嘻哈歌手,

而且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華語嘻哈歌手。

記得當年吳克群剛出道的時候,

揚言五年打敗周杰倫,成為華語歌王。

當年蕭敬騰出道,媒體誇讚:

“蕭敬騰和後弦有可能超越周杰倫的地位。”

然後,即便不否認雨神的實力,

超越一說還差的太遠。

無數歌手把周杰倫當作目標。

高曉松知識水平高於常人了吧,

他說他曾抄過周杰倫的樂譜,

說周杰倫的情歌是用來拓寬市場,

快歌是要留在歷史裡的。

試看如今華語歌壇有幾個人創作的快歌,

可能被人這樣誇讚,

除了周杰倫,沒有。

周杰倫從一開始就是以導演之姿,

他在編寫旋律的時候,

已經同時結構畫面,

他可以清楚地和音樂夥伴們聊歌詞、編曲,

包括他在唱歌時的口氣,需要堅決或稚氣,

擅於用節奏性的音樂情緒,

帶動身體的幽默感,

因此,我們看到的周杰倫,

能歌善舞,亦文亦騷。

在音樂裡他忠於自己,

在娛樂業中,他忠於專業。

日本AVEX唱片公司,

曾在2004年為了進軍華語市場,

做過縝密的市場調查,

其結果是:華語流行音樂界,

50年內不會再出現第二個周杰倫!

當大家都把周杰倫當做歌壇圍攻目標的時候,

他已閃身去拍電影了,

當電影界把他當做有威脅性的男演員的時候,

他又一腳跨入好萊塢成為全球男影星,

當他出版新專輯《牛仔很忙》的時候,

他已成為票房破億的電影導演。

如果現在我們來安排一個劇情,

周杰倫是一個你奉命去圍剿的對手,

你將永遠殺不到他,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哪裡!

他從來就沒有框架,

他用快樂生產娛樂,

他用時間創造空間,

他用古典制作經典。

堅持做自己,拒絕被模仿。

“曲風保守”、“江郎才盡”等指責,

周董當然不服!

於是他將這時期心裡的感受,

寫在了《紅模仿》這首歌裡:

“從娘子唱到雙截棍東風破到發如雪,

一路走來始如一,

多樣的曲風,愛中國風,

我堅持風格,我活在我的世界,誰都插不上嘴”。

這首《紅模仿》諷刺了那個年代盛行的明星模仿秀,

言辭犀利一語中的,

有著骨子裡自帶的桀驁不馴。

已經出到第十張專輯的周杰倫,

以《超人不會飛》這樣一首小清新曲風的歌曲,

大大的自我調侃了一番。

他在歌中表示,

自己不是超人,

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我拍青鋒俠不需要替身

我做很多事背後的意義遠比你們想象,

專輯一出就必須是冠軍,

拍了電影就必須要大賣,

只能說當超人真的好難

……”

周董用自傳式的體裁,

將出道後自己所看不慣的事悉數娓娓道來,

歌詞字裡行間都能看出他的無奈和心塞。

他還致力於“懟狗仔”事業一百年。

《十一月的肖邦》發行的2005年,

周杰倫與侯佩岑的戀情,

因“狗仔”偷拍而被迫曝光,

周董多次與狗仔起衝突。

在周董的生活中,

被“狗仔”偷拍已經成為日常。

正因為對“狗仔”積怨已久,

於是才誕生了這首《四面楚歌》。

“只說了臺詞一句,

而他們配了八百個語氣,

操控著我的情緒,

那根本不是我的口氣,

想讓觀眾看好戲最後的目的,

還不是在促進收視率”。

“走著走著,

莫名其妙衝出來好幾只狗,

我心想我什麼時候,

認養這麼多隻狗,

他們咬著蘋果,

手裡拿著長鏡頭,

好像要對著我訴說什麼陰謀”。

但是當了爸爸之後的杰倫,

在對付“狗仔”偷拍這件事上,

已經少了許多當年的戾氣。

這麼多年與“狗仔”的“摩擦”中,

他終於學會了如何與這些記者們和平相處,

如今的他,

可是會給“狗仔”送夜宵的暖心小公舉呢,

狗仔們嚇得不敢收,

他還開玩笑說“那我也很尷尬啊”。

06

diao的音樂人,

是應該要有點一意孤行的態度

聽了這麼多首周杰倫的歌,

依然覺得所有的歌詞,

都值得細心品味。

不論是他自己親自操刀,

還是方文山等人的作品。

不論是寫親情、寫內心告白,

都能夠體會到是真的有感情融入的。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就是方文山。

如果說周杰倫是流行在耳邊的音符,

那麼方文山就是青春在唇齒間的紀念。

總有人問“是周杰倫成就了方文山,

還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倫?”

方文山對於周杰倫的重要性是無可置疑的,

但是總有人質疑現在的周杰倫,

如果沒了方文山,

將是寸步難行。

其實,就用最直觀的數據來說話,

現在QQ音樂周杰倫排名靠前的幾首歌,

《稻香》作詞作曲周杰倫,

《晴天》作詞作曲周杰倫,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作詞作曲周杰倫,

《聽媽媽的話》作詞作曲周杰倫,

《彩虹》作詞作曲周杰倫

……

沒有方文山的周董可能少了一些韻味,

但絕不是不堪一擊。

對於方文山來說周杰倫是個天才,

而他,只是個努力的凡人。

幾十年前的方文山,

和大家想象中的“文學才子”並不一樣。

他沒有書香門第的薰陶,

沒有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

他簡單、平凡,甚至有一點窘迫。

方文山小時候家裡很窮,

只要有休息的時間就出去勤工儉學。

職高畢業之後就在外面打工,

送過快餐,當過司機,做過工人。

在正式成為一個詞人以前,

他正在臺北近郊的小城鎮,

做著防盜系統的維修工。

但和普通的工人不同的是,

他喜歡讀書,並且從來沒放棄過文學創作。

為了進入文學行業,

總是參加編劇班去寫劇本。

後來他將編劇的思維引入歌詞創作中去,

將“空間感”與“畫面感”結合,

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方文山詞風。

“方文山也才讀過小學而已,

不過他寫的東西卻能夠到教材裡面。

所以我覺得不平凡的人並不是書要念得多好。

我覺得他要有一技之長,”

比學歷更重要。”

從此他的音樂用“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表達喜歡;

用“那薄如蟬翼的未來,

經不起誰來猜”默唸心事;

用“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訴說再見;

用“一直到你的微笑,

在我面前 滿山遍野”換一句離別。

“機會比實力重要。

實力不夠的時候,

肯定會流失機會。”

如他所言,不同於天才周董,

他的成功很接地氣,

與天才無關,

而與努力息息相關。

他們善於打破常規的語法和邏輯修辭的侷限,

使得他們的歌詞在語言上十分的生動和精彩。

娓娓道來的旋律配上意象,

讓人可以體驗到不同領域的美感,

帶給我們那些美得讓人心碎的畫面:

“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

但偏偏風漸漸把距離吹得好遠。”

“轉身離開,分手說不出來,

海鳥跟魚相愛,只是一場意外。”

“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

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

“為你彈奏蕭邦的夜曲,紀念我死去的愛情,

而我為你隱姓埋名,在月光下彈琴。”

“我送你離開天涯之外你是否還在,

琴聲何來生死難猜用一生去等待。”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

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終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儘管有人詬病方文山愛堆砌辭藻,

行文華麗、押韻狂魔

……

但這恰恰是音樂歌詞所不可或缺的。

無論是方文山“御用作詞人”的作品,

還是周杰倫自己寫的詞,

質量完全不輸於當下的國內外主流歌手。

中國風的概念是由他而起;

中國風的“三古三新”原則,

是由他與文山的《東風破》來確立標準的。

周杰倫用自己的力量,

把這種所謂過氣,

不合年輕人口味的東西呈現在大眾面前。

我們這個市場需要唱功,

也需要幕後,

需要繼承者,

也需要開拓者。

音樂也是一項創造性的活動,

他就是這麼一個歌手,

他既有才華也有態度;

他尊重前輩卻絕不墨守陳規;

他以自己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以推廣中文歌為己任。

他的歌有一種魔力,

能讓很多素不相識的人的青春產生共鳴。

那麼多年來杰倫從嶄露頭角到走向巔峰,

從青澀稚嫩到成家立業,

對於我來說,他早就不僅僅是一個歌手了。

很多人當歌手,

目標是為了賺很多的錢,

甚至為了給自己提高名氣,

搞了除音樂之外的很多歪門邪道。

而周杰倫當歌手,

目標只是為了把中國音樂發揚得更廣大,

讓華語流行音樂前進得更好,

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放在一邊了,

包括任何物質與名譽。

他愛錢嗎?

汶川4200萬,蘆山他100萬,

而其他人在祈福;

他愛名嗎?

網上對杰倫的傳言謠言何其多,

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基本沒有公開回應反駁過,

更沒有動不動就用律師把別人告到法院。

為什麼?

他只是單純地愛音樂,愛中國音樂,

並身體力行,

真正為中國音樂的前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所以,“中文歌是最diao的”,

也許是他無意當中的脫口而出,

但正是這“無意”的脫口而出,

真正反映了他的內心潛意識中最真實的寫照。

不知不覺,16年過去了,

他變成了華語樂壇最後一位巨星,

一個時代的半壁江山,

以及一個時代的青春。

從蝸居在地下室、寫歌沒人要,

到現在屹立在華語樂壇最高點,

周杰倫用一張張專輯,

粉碎了音樂界此起彼伏謂之江郎才盡的評議,

用一首又一首十里傳唱的歌曲,

打碎了主流輿論場對於他的傲慢與偏見。

現在對周杰倫的評價,

不再只停留在某個專輯某首歌的製作上了,

更多的是談及他對華語樂壇的貢獻、

對“中國風”歌曲的普及,

07

要我不玩音樂不可能

因為音樂是不死的

在周杰倫歌曲背後,

有時經常會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蝸牛》是周杰倫沒火的時候,在蟻居時寫的。

《外婆》是因為曾經帶著外婆去頒獎禮,

結果那次沒有獲獎,心裡有點彆扭,

但在媒體面前還要假裝開心,

回去寫出了《外婆》,

以及後邊諷刺狗仔的《四面楚歌》。

周杰倫想要確立自己的風格時,

目光瞄向了中國風,

但中國風都是五聲音階,比較難搞,

直到自己嘗試的第一首中國風《東風破》大火之後,

開始確定每張專輯都有中國風歌曲。

拍《黃金甲》之後,

張藝謀導演說想來一箇中國風歌曲,

那時候寫了兩首歌,

一個是《黃金甲》,

大家肯定沒聽過,

另一個是大家聽到的《菊花臺》。

張導比較喜歡《菊花臺》,

所以用它做了片尾曲。

《半獸人》是上完廁所後突然有了靈感寫出來的。

《七里香》是周杰倫看了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有感而發寫的

……

相比於陳冠希、謝霆鋒這類,

從出道就打上了天生帥氣標籤的靚仔,

周杰倫是用音樂,

硬生生的改變了全中國男女老少的審美!

他的音樂風格和類型,

涵蓋面之廣無人能及,

同時也打破了傳統音樂題材的限制。

在他那個年代,

主旋律是情情愛愛的歌曲,

而周杰倫有年輕勵志題材的

《三年二班》、《我的地盤》;

有家庭教育題材《聽媽媽的話》;

有反家暴題材《爸我回來了》;

有中國功夫《霍元甲》《雙節棍》;

日本功夫《忍者》;

公益題材《蝸牛》;

反戰題材《止戰之殤》;

茶道題材《爺爺泡的茶》;

玄幻題材《龍拳》

遊戲題材《半獸人》;

兄弟情 《最後的戰役》;

關懷老人並diss金曲獎 《外婆》;

歷史戰爭《亂舞春秋》;

穿越題材《回到過去》、《反方向的鐘》;

弘揚中醫文化《本草綱目》;

籃球題材《鬥牛》;

diss狗仔《四面楚歌》

......

這種怪物可以說很無敵了,

無論是香港樂壇,臺灣樂壇,內地樂壇,

這些題材都是很小眾很非主流的,

而他卻常用小眾題材當主打歌曲,

作一首紅一首,

正常歌手做這些歌,

不是被罵非主流,

就是紅個一首兩首就泯然眾人了。

“我希望自己永遠是第一,

但維持現在這樣的高度確實是個蠻大的挑戰。

即使有天我開始走下坡路,

我也會心服口服。”

08

除了音樂,

我在其他方面完全是個白痴

周杰倫愛喝奶茶是眾所周知的,

家裡的冰箱滿滿都是珍珠奶茶……

他曾一度發胖到失去顏值,

也被認為是奶茶惹的禍。

他很喜歡粉紅色,

大多數MV裡面都充滿著粉紅色,

而且他還是在歐洲城堡裡結的婚,

因為他一直有一個公主夢。

這兩年的杰倫不只宣佈戀愛了,

他還結婚了,

還代言LOL了,

他還當好聲音導師了,

他還變成小公舉了

……

很多人好奇周董,

為什麼擔當《好聲音》節目的導師。

因為周董他不僅是歌手,

更是創作人,

也是唱片公司老闆。

從大陸挖掘更優秀歌手,

其實說不定也是杰倫一直想做的事情。

而對於歌手而言,

“我做過周杰倫的徒弟”,

也是一件多麼diao的事情。

小公舉還是一個超愛面子,

不願服輸的人。

“搭公車,就是人很多的時候,

被擠到最後,然後被公車們夾到。

因為前面坐著好幾個學姐,

我想說,等到下一站,

反正公車門自動會打開,

結果下一站,它竟然沒有停下來,

於是我就只好默默跟學姐說:

“不好意思,

你可不可以跟公車司機說一下,

我的手被夾到了。

我就是一個愛面子又好勝的人,

但是我覺得這卻幫助了我。

在現在的演藝圈,現在的生活環境,

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輸,

永遠都要在第一。”

不知曾幾何時,他出現了腰背痛,

剛開始以為是工作勞累過度導致。

他強忍著疼痛完成繁重的任務,

一度以為休息就可以好起來,

然而,疼痛日益加劇,

晚上睡覺經常痛醒,

早上也快起不了身。

醫生經過詳細的病史採集和檢查以後告訴他,

他患上了一種叫“僵直性脊柱炎”疾病。

強直性脊柱炎可以讓人彎腰駝背,

然而他看起來並不像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人,

他比很多人都更加挺直傲嬌的腰背。

就像他的《蝸牛》裡面:

歷經的傷都不感覺疼,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點撐著葉片往前飛,

讓風吹乾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

周董還有一個一直以來被眾嘈的點:

他演過的電影基本都撲街了……

《頭文字D》算是合格作品,

論演技,基本沒有。

《大灌籃》標準商業片;

《黃金甲》,武打很帥;

《刺陵》,想弄成古墓麗影的樣子,

最終成了四不像。

《逆戰》、《青蜂俠》

……

雖然周董很努力,

但是其他電影並沒有掀起很大的水花,

還被很多粉絲吐槽他為“爛片之王”。

其實,就好比每個作家都有代表作,

每個歌手都有成名曲,

不會因為其他作品稍顯遜色,

而對代表作有所貶損,

也不會因為別的歌曲不夠流行,

而影響曾經的潮流。

華語電影,

魚龍混雜,還有珠玉在前。

其實杰倫本職歌手兼職導演,

他已經有可以供粉絲吹一輩子的好電影了。

《不能說的秘密》無論在情節、畫質,

還是人物刻畫、配樂,

都是在我看過的華語青春片中的最佳。

儘管大陸票房不怎麼樣,

但海內外口碑極佳。

關於愛情,

除了杰倫歌曲中各式各樣的愛情,

我們還記得,

他宣佈結婚時,

歌迷粉絲們哀嚎一片。

周杰倫39歲,昆凌25歲,

很多人開始並不看好這段愛情。

但周董現實的甜蜜,

粉碎了漫天遍野的各種流言。

近期昆凌在ins上發佈了一張自拍。

穿著白色背心的她,

一手托腮,紮起馬尾,

看起來少女感十足。

周杰倫立馬在下面評論,

“我是在跟高中生交往嗎?”

這樣簡單的一句話,

卻道破了愛情最美好的模樣。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他與她相差十幾歲,

他與她的地位也並不相配,

但是她在他的眼中,

一直是最好的,

而她也只愛他一人。

這就是周董與昆凌的愛情吧!

四個月大的女兒Hathaway,

隨手亂彈了幾個音,

周杰倫就譜成歌,

一曲無限溫柔的《前世情人》,

洋溢著對女兒滿滿的愛,

而且作曲一行第一次除了杰倫外,

還有了另一位,

這一位還是個嬰兒。

09

能不能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我不能停下來,

我繼續在往前走,

為的是什麼?

為的是我的歌迷朋友們,

你們沒有看錯人。”

偶像真正的定義是什麼,

是陪同一代人、一個群體,

一起慢慢成長,漸漸變得成熟。

作為一個歌迷,

我不關心他拿了幾個金曲獎,

賣了多少白金銷量,

給流行樂壇帶來多少革命性的啟發,

在全世界造成多麼轟動的影響。

我只知道,他陪我們每一個人,

笑過,哭過,迷茫過,

浪漫過,熱血過,堅強過。

他的歌給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都做過標題,

做過序言,做過章節。

就我而言,他是我整個青春歲月的旁白,

他的歌是我所有青春故事的註腳。

而我也真的想對他說一句:

周青春,

從前從前有個人愛你很久

……

嗨,你就是那個將我的青春熨成音樂色的周杰倫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