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有空一起打牌吧 我看你挺會槓的

槓精,為槓而生,妖孽也。古已有之,今多出沒於互聯網。

自從“槓精”這個神奇的詞彙被髮明出來,網友們都如獲至寶,彷彿在網絡世界裡找到了懟人最趁手的武器。

《論侵犯性》書中有段話:“人類的好鬥性是一種真正的無意識的本能。這種好鬥性,也即侵犯性,有其自身的釋放機制,同性欲及其他人類本能一樣,會引起特殊的、極其強烈的快感。”

槓精就是如此,他們“為反對而反對,為找事而找事”。

無論你說什麼都會發出反駁,

不是為了證明正確的觀點而辯解,

而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邏輯一般都不在線,卻自認為有理,

通過打壓別人的觀點而取得優越感。

他們有一些經典句型: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就是隻有你一個人覺得)

槓精會找到你句子裡面任何一個點,然後給你扣帽子;

主謂賓都是你被槓的理由。

例:我愛祖國!

什麼叫你愛祖國?難道別人就不愛嗎?這麼詆譭別人有意思嗎?

此地無銀三百兩!真正的愛是不用說出來的好嗎?

你愛祖國?祖國需要發展,怎麼沒看到你為祖國做什麼事呢?只會說空話,蹭熱度!

你不愛你父母,你的愛人了嗎?你這個薄情的人,只關心你自己!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點菜時是這樣的:

我:“咱們食堂紅燒肉真難吃。”

槓精:呵呵,你怎麼這麼金貴?你可知道山區孩子一年都吃不上肉嗎?

日常聊天是這樣的:

槓精:下班了幹什麼去?

我:回學校和同學吃飯。

槓精:和同學有什麼好聊的,真無聊。

假期說要回家看望父母的時候:

槓精:回家幹嘛?

我:放假了嘛,回家看看父母。

槓精:你爸媽多大,能比我爸媽大嗎,我都不回去,你回什麼,浪費時間。

你說太陽是熱的,他都會說太陽也有幾天是涼的,再加上“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這個句式的加持,基本上能分分鐘把對方惹毛。

槓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他們永遠不關注事件和話題本身,而是為了抬槓而抬槓,樂此不疲地反駁你。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快樂沃克君前段時間遇到過一個槓精同事。

“公司的公眾號交給你們來做,真是要完,寫的什麼呀,小編是初中沒畢業嗎?會不會呀,這條我不會刪,真是讓人生氣!”

久戰沙場的快樂沃克君內心毫無波動,甚至還有一絲想笑。

雖然表面上雲淡風輕,但內心恨不得當面噼裡啪啦:“你說文章不好看,你倒是說出個一二三四來啊!你瞭解寫作嗎?你瞭解運營嗎?你知道怎麼蹭熱點嗎?你知道文章寫作的立意嗎?你以為公眾號就是一篇文章嗎?你以為就顧著你一人兒喜好嗎?你以為你人五人六地吆喝就是對的嗎?你以為的都是自以為是!我的工作還輪不到你來瞎指點,要說可以,請把你肚子裡有墨水的想法跟我溝通,否則都是狗屁不通。”

當然這些話兒快樂沃克君不會說,你跟槓精抬槓,那你就輸了。

職場槓精發展史

有時人們突然發現,好像槓精已經充斥了我們的生活。除了日常的微博、朋友圈,職場也成了槓精氾濫的重災區……

他們日常與人交往的時,總是溫文爾雅談笑風生,但實際上是潛伏在人群中,等待著每一次變身的機會。你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會讓他們聞風而動。

有的人抬槓目的性明確,是為了維護個人利益,或是工作方面的權利;

有的人槓完又公之於眾,就是看你不爽,就是想展現自己獨一無二的腦回路。

於此,快樂沃克君總結了一下職場槓精幾大類型,歡迎你的槓精同事們對號入座。

第一種:真槓精

生活中這種人蠻多的,比如快樂沃克君有個同學,你無論說什麼,他都會否認,他光討厭還不夠,還得說出來噁心一下你。

你跟他說奧黛麗赫本好看,他說:“哪好看?我咋沒看出來?”

你跟他說內蒙人均GDP比山西高,他說“哪高?我咋沒感覺到?”

特徵:

不請自來,張口就反對,用打壓別人的方式來襯托自己的高級。

經典句式:

其實這個方案真的很一般,真正優秀的方案應該是XXX。

XXX更好吧,比這個強多了!

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不太行嗎?

都在誇XXX,我怎麼一直沒get到。

第二種:馬後炮槓精

特徵:馬後炮,緊盯著過去那點事,該說的時候不說,不該說的時候偏要說。

經典句式:

不是我針對你們。

要是當時能XXX,也不至於XXX。

真不知道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第三種:咬文嚼字槓精

特徵:斷章取義,永遠抓不住重點,總是在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斤斤計較,十個字能給你找出五個毛病。

經典句式:

第一句末尾帶標點,第二句末尾就不帶標點了?

你一句話後面加三個問號是什麼意思?陰陽怪氣的。

第一個字就“XX”,你是XXX多了吧?!

第四種:道德標兵槓精

特徵:居高臨下,佔領道德制高點。

經典句式:

你只在乎你自己的感受。

你說這話考慮到那些XXXX的人了嗎?

有錢你怎麼不捐款?

第五種:學術槓精

這類人常說的話是:“你錯了”,別以為這句話是否定你,其實這句話等於:“只有我是對的”。此種人常見於各種討論性問題下面,比如歷史問題。

這種問題本就沒有什麼標準答案,各抒己見而已,但他一定要所有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如果你不認同,他就會滔滔不絕的搬出各種證據進行自己長篇大論的論證,哪怕你對他的話毫無興趣。

特徵:用自己所謂的知識來洗腦別人,且唯我獨尊。

經典句式:

據XX來看,你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資料顯示……你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XX說過……

第六種:無腦槓精

他們基本沒有什麼知識儲備,但是卻異常活躍。

看見清朝兩個字,就來一句:“滿韃子都該死!”“慈禧老妖婆!”

看見日本就來一句:“小日本早晚殺絕你們!”

你要是談奧運會他就會來一句:“勞民傷財。”

你要是說航天工程他就會說:“不如捐給貧困山區。”

實在說點他們聽不懂的,他們會留下一句:“小編傻逼。”(小編委屈)

說“槓精”是抬舉他們,莫不如叫他們“噴子”。

你們槓得好優秀,然而做一隻槓精你真的快樂嗎?

蒼天啊,你能把這些槓精同事抓走嗎???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講完槓精的幾種類型,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他們蒂花之秀般的操作。

一般來講,這些槓精在職場裡無外乎以下三種模式:

一:單純地碎嘴

這些槓精,就是私下說說,過過嘴癮,並不會掀起什麼驚濤駭浪。

他們單純地槓,以貶低你的方式獲得自己的成就感和存在感。想引起眾人的關注,來證明自己的思想有多麼牛X,最好還能給你添一添堵。

其中不得不提一位千古大槓精毛奇齡。

蘇軾有句詩“春江水暖鴨先知”,他梗脖撇嘴說:“春江水暖,定該鴨知,鵝不知耶?”

這位大哥抬槓事蹟非常之多,朱熹出了本《四書集註》,他寫了部《四書改錯》;

宋人講《易經》,他推倒立《仲氏易》。

遇有異說,必“搜討源頭”“字字質正”,好持自己獨特見解。

梁啟超評價說,“其純然為學界蟊賊,煽三百年來惡風,而流毒及於今日者,莫如×××、××、×××、毛奇齡……”

今天繼承毛大哥衣缽者眾多。他們並非都青面獠牙,但善於給創作者添堵,容易給人氣出內傷。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二:不僅碎嘴,還要公佈於眾

他們失去了槓精的單純之氣,展現出一副我不只是要懟你,還要把懟你的話告訴全部的人,讓他們都知道你不行,你錯了,你完蛋了。

這類人,想的還是太簡單。領導不會因為你的言語輕易地失去自己判斷,反而會因為你無腦的言語邏輯,對你產生不好的印象。

歷史上的楊修就是一個慘烈的例子。

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門太闊”事:操雖稱美,心甚忌之。

“一盒酥”事:操雖喜笑,而心惡之。

“夢中殺人”事:操聞而愈惡之。

“吳質反計”事:操因疑修譖害曹丕,愈惡之。

“楊修助曹植”事:此時已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

楊修嘴碎就嘴碎,還要公之於眾 ,乃犯領導大忌。

那些年,我們遇到的槓精……文末有彩蛋

三:有理有據,槓完能講出實際道理

歷史上還有一個知名的槓精鼻祖,叫做公孫龍,他是諸子百家中“名家”的代表人物。

名家的經典“槓術”有兩套,一是“白馬非馬”,二是“離堅白”。

簡單來說:馬=馬,那麼白馬就≠馬,因為如果白馬=馬,那麼就是說黑馬=馬,那就是白馬=馬=黑馬,這顯然有毛病。

因此,白馬非馬。

怎麼樣,猛一看是不是合情合理,毫無問題。

離堅白更難對付,意思是:你眼睛看到石頭是白色的,但看不出石頭是堅硬的,手能摸出石頭是堅硬的,但摸不出石頭是白色的,所以你只能說一塊石頭是白石或者堅石,卻不能說這塊石頭又白又硬,因為你不能同時證明這兩點。

這一類的槓精,其實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槓精。他們反駁你,但是會頭頭是道地指出你的不足,可以提出合理性的意見。也許,跟他們槓起來,你不會生氣,反而能夠悟出一些道理。

職場中遇到槓精怎麼辦?

在職場遇到槓精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有時你可能會因為一隻槓精而耽誤工作,也會因為槓精的一句話氣到懷疑人生,這個時候快樂沃克君給大家兩招制敵之法:

1、殺死一隻槓精最好的方式是忽略他,遠離他,一點點注意力都不要分給他。

他們不是在雞蛋裡挑骨肉,他們本身就是一根硬骨肉。你千萬不要辯解或是反駁,只會增加他們更加旺盛的戰鬥慾望。

槓精的一大特徵就是喜歡刷存在感,負面情緒通過360°無理懟人的方式發洩出來。似乎把別人懟得越生氣,他們越得意洋洋。

如果你和他較真,他轉個身就可以用無辜的面目,四面八方地買慘。

這種情況下,不需要你額外分散出時間精力,去成全他的存在感,徒惹自己生氣。

槓精自有槓精磨,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或者無視,實在不行就敷衍幾句,讓他們自討沒趣。不反駁,讓他享受抬槓的樂趣,自娛自樂,反正也不干我啥事。

2、如果避無可避,不妨合理利用經典話術,或者直擊要害。

《紅樓夢》第十六回有一句話,“三人抬不過一個理字”,所以有理走遍天下。

對待“槓精”,要有平常心,如果話不投機,可以保持禮貌,適當沉默。

遇上沒辦法敷衍的事情,不妨使用“阿X真的很XXX”等句型化解,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把一場槓精引起的戰火消弭於無形。

必須要正面懟的時候,抓住他的說話紕漏,狠狠地攻擊,一戰定江山,這個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邏輯判斷能力及知識儲備。

相信快樂沃克君,槓精像一個鼓起來的氣蛤蟆,表面上難對付,但其實非常外強中乾。

當你戳中他的痛點,十有八九,他會損傷過半。

其實,如果你在職場中遇到槓精,大部分時候只要回一句話:你說的都對!世界瞬間都安靜了!

至於如何在生活中避免成為槓精,這其實是個關於情商的問題。

首先你要心平氣和地成為佛系生物。

面對別人的觀點更多的是要去理解,如有不贊同,再給出自己合理的解釋。

不要拿著閱讀題不看文章亂開腔,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輕信隻言片語。

不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別人身上。

多一點耐心和寬容,很多時候你表達的意思和所看者的理解有所差別,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如何做一個優雅的槓精

當然如果你必須直面一些槓精時,快樂沃克君希望你可以做一個有智商、有情商的優雅槓精。

工作上與人發生爭執時,怎樣才能更加優雅地“槓”回去,讓對方自願自覺認同自己的想法?與leader表達意見和建議時怎麼才能讓其接受接納,同時得到稱讚和肯定?

看看《鐵齒銅牙紀曉嵐》就能知道“嘴皮子”多重要了,畢竟和珅和老紀可都是靠著它與大boss斡旋的。

老話說得好,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1、把“誰動了我的奶酪”心態換成“果汁分你一半兒。”

雖然總說“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但在這個現實社會里,“套路”只能忽悠得了一時,只有“利益”才是直接的驅動力。

在表達觀點或者說服他人時,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我的意見或者建議不僅對我有益,也能帶給你實際利益。這會讓對方更多地考慮你的想法,並因為利益而認同你。

2、這種戰術,佔據主動權。

其實在如何說服和“槓”別人方面,最好的老師可能是你的母輩們。但凡見過她們砍價的,想必都能get到她們說服別人的高超技能。

假設一件衣服要價700,她們想以500的價格買下它,她們一開始的報價絕對不會是500,而是四百多。老闆會覺得這個價格超出自己的心理價位而不斷說服她們抬價,這時候,她們才會要價五百。

不斷拉低對方心理預期,在對方覺得自己的談話佔據主導,自己的想法已經獲得承認的基礎上,你再提出稍高一點的要求,讓對方接近你的心理設定。只要把握好這種讓步心態,在職場溝通中就能處於主動的位置,在任何語言博弈戰中都會比較有利。

3、你說的有道理,能聽聽我的小建議嗎?

大文豪蕭伯納曾經說過:“每次有人吹捧我,我都頭疼,因為他們捧的不夠。”雖然這話可能會招來群毆,但卻不能否定讚美的重要性。人類本性上都是希望被讚美、被欽佩、被尊重、被肯定的。

所以即使在和對方正面“槓”的情況下,也可以先肯定和讚美對方。

職場中,無論對方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們首先要去回應他,讓他覺得自己沒有被忽視,你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成全對方部分虛榮感,他在談話中的攻擊性就會有所下降,自然更加願意傾聽和認可你的觀點。

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千差萬別。

每個人成長不同、經歷不同、思想不同、三觀不同。

你發現了你和別人之間的不同,並沒有什麼了不起。

你總能在不同的人身上找到對方和自己的相同點,才叫眼光獨到。

職場溝通的小技巧還有很多,而所謂的職場“洗腦”和職場“槓精”都是對事不對人的。場中的所有爭論無非是為了把事做得更好,單純因為個人積怨和情緒去撕,只會影響工作效率和人際關係。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職場優雅“槓精”,在虛心接受意見的同時,也能完美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溝通去讓別人認可自己。

快樂沃克君還有兩點必須講!

1多讀書,多看報。

2選擇健身運動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抬槓”這個項目。

槓完了,還有福利哦

國慶來臨,快樂沃克邀您一起玩遊戲領紅包啦

參與方式:

點擊菜單,玩玩小遊戲

即可


噓,悄悄告訴你

這次大包還不少呢

快來試試運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