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廊坊不可忽視的文化產業發展

近年來,廊坊充分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力促文化產業改革創新,堅持重點項目帶動,優勢產業引領,以市場需求、群眾需要為導向,推動文化產業融合並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雙贏。2016年,廊坊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06.53億元,比上年增長30.5%,增速全省第一,京津之間的“文化長廊”正在加速形成。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廊坊不可忽視的文化產業發展

綠樹掩映的大廠影視小鎮裡,從事影視服裝造型設計與影視藝術教學的藝創(大廠)工作室日前剛剛投入運營。“選擇小鎮,主要因為這裡宜人的環境更能激發創作靈感,完整超前的影視創意產業鏈條很適合公司長遠發展目標。”該工作室負責人黃薇介紹,他們已為《小時代》《海上牧雲記》《遠大前程》等數十部影視作品設計服裝造型。與北京通州僅一河之隔的大廠影視小鎮,目前已聚集世紀影業、美國Base Fx、肖進視覺等100餘家國內外優秀文創企業和機構入駐,簽約投資額近165億元,“產業基地+人才孵化”的全新發展模式將讓這裡成為京津冀影視文創產業的新高地。

廊坊地處京津之間,位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功能區。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思路,該市精心佈局文化產業,主動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引進優質文化產業項目,同時加快引進“大智移雲”、影視動漫、創意設計、文化旅遊等新興優勢項目,借勢京津引入新業態,促進文化產業協同發展。

著力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廊坊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市、縣兩級文化引導資金從1000萬元增加到8600萬元,並安排1000萬元資金用於引導市民文化消費,發放價值200元的文化惠民卡3萬餘張,以促進百姓得實惠和企業快發展的“雙效雙贏”。該市還設立初始額度2000萬元的文化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組織20家以上銀行業金融機構與50餘家中小微文化企業進行洽談對接,為文化企業發展提供金融動力。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廊坊不可忽視的文化產業發展

全力推動文化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廊坊將文化創意產業與旅遊休閒、傳統農業、藝術品等特色領域融合,實現從文化創意到製作、傳播、交易、消費等各環節的創新發展。“夢廊坊”文化產業園、魯能生態文化區、霸州華夏民間收藏館、固安單車運動中心等項目,大廠花絲鑲嵌、京東景泰藍,文安韻迪樂器等高科技文化產品,香河國華生態農業產業園、固安農博園等一大批農業休閒觀光園,不斷為廊坊文化旅遊產業增添新內容。

依託各地特色文化資源,廊坊深入實施“一縣一品”或“一縣多品”工程,推進名企、名園、名鎮建設,新繹文化、樂聰科技、華夏幸福、天音樂器等一批“精品企業”不斷壯大,安次區第什裡風箏小鎮、京津冀中華大廟會、河北·勝芳民俗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每年吸引大量京津及周邊地區遊客,實現了產業品質與文化底蘊雙促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提升。截至目前,廊坊市已建成1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1家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26個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市規模以上文化產業項目達到182個,累計投資規模達到1318億元;新增規上文化企業62家,增幅全省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