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派齊聚慶「光輝十月」 盼發出支持兩岸統一大聲音!

統派齊聚慶“光輝十月” 盼發出支持兩岸統一大聲音!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為慶祝“光輝十月”,傳承十月中國歷史記憶,“中國統一聯盟”6日在臺北市主辦“臺灣各界慶祝光輝十月”活動,全臺各統派都到齊。“統盟”主席戚嘉林表示,媒體報道美國準備於11月在臺灣海峽舉行軍事演習,值此兩岸關係嚴峻之際,呼籲民進黨當局不要低估大陸的決心,不要將大陸的民族感情逼到絕境,我們應發出支持統一的大聲音,不要使大陸民意對和平統一絕望而誤判情勢

慶祝活動包括新黨主席鬱慕明、“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夏潮聯合會會長”莫那能、“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郭俊次、“臺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會長林耀呈、“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會長潘朝陽、“中國和平統一黨”主席張茂鈺、“統盟”歷任前主席紀欣、陳欽銘、王津平、前副主席王曉波,現任第一副主席李尚賢及“統盟”顧問吳澍培,和各地盟員近三百五十人齊聚一堂。

戚嘉林致詞時表示,十月濃縮我們近代中國的光榮歷史,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日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建立民國、25日臺灣光復重返祖國懷抱,這些發生在10月的重大歷史事件,分別開啟了各個的新時代,是兩岸的共同歷史記憶。

戚嘉林說,但因為特殊的歷史原因,臺灣社會不但“去光輝十月”,民進黨當局甚至強勢修改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從根刨除下一代對祖國的認同,其為“臺獨”鋪路奠基之心,可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民進黨以推動“歷史轉型正義”為名,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振振有詞,那為何臺灣史不納入東亞史?依邏輯推論,課綱修改後剩下來僅存的臺灣史,不就是未來宣佈“臺灣獨立建國”後的“臺灣國史”嗎?因為下一步就是“國名”、“國旗”、“國歌”,故不就是離下一步完成法理“臺獨”只有一步之遙嗎?

戚嘉林指出,齊聚一堂紀念“光輝十月”,就是以具體行動推動真正的“歷史轉型正義”,恢復兩岸的共同歷史記憶,不信青史盡成灰,不信東風喚不回。

吳榮元致詞時表示,“光輝十月”的三大節日,包括十一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雙十”紀念辛亥革命締造“中華民國”,以及1025紀念対日抗戰勝利臺灣重歸中國的光復,這三個歷史節點都是開創新時代標誌著重大歷史進程的里程碑,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資產。

一、臺灣光復是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自強的里程碑。二、辛亥革命和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中華民族自救自強發揚愛國主義的歷史性選擇。三、說明了臺灣與中國的關係具有不可切割的歷史紐帶和兩岸同屬一中的法理定位。面對當前“統獨鬥爭”的新情勢,紀念中華民族“光輝的十月”更具有現實的意義,這三大節點正是“反獨鬥爭”最有理最有力的憑據。

鬱慕明致詞時表示,每年只有“中國統一聯盟”舉辦慶祝“光輝十月”活動,很高興每年都在此聚會。2018、2020選舉是“統派”趁勢而起的機會,惟在當前情勢下,從日前美國副總統的談話來看,美國的國力正在下滑,中國的國力不斷提升,更是我們有所作為的好時機。鬱慕明表示,今年的選舉,一定要贏過民進黨,讓大家能夠更聽到統派的聲音。(編輯 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