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探訪杭州「維權」樓盤:糾紛僅爲個案,但樓市幾大信號不可不重視

國慶期間樓市不平靜!

社交媒體上傳出多地疑似因樓盤降價而引發的糾紛事件。

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

網傳上海惠南碧桂園項目現場

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
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

網傳上饒碧桂園項目現場

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

網傳杭州未來海岸項目現場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實地探訪其中杭州涉事樓盤瞭解到,該樓盤的糾紛僅為個案,開發商調整了部分房源的價格且同意退房。整體來看,由於目前一二線城市大多實施了新房限價制度,普遍存在一二手房價格倒掛情況,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一手房住宅仍有價格優勢。

不過房地產分析人士同時指出,2018年樓市出現了衝高回落的跡象,最近大量房企都在進入促銷優惠,加快回款的節奏中。這種背景下,打折、降價現象很可能由點到線到面擴散。房企將會在運用促銷手段加快銷售和控制風險之間謹慎平衡。

杭州樓盤“糾紛”僅為個案

2008年,萬科在全國降價促銷,杭州萬科業主集體圍攻售樓處,要求退房。10年過去,相似的一幕又在杭州濱江新希望新城•未來海岸項目(後簡稱為項目)發生。由於該項目二期部分房源價格較一期有所下調,部分一期業主拉出橫幅維權。

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國慶期間走訪涉事樓盤瞭解到,項目二期降價僅涉及部分房源,且該房企9月下旬已經與部分業主達成了退房且不收取違約金的協議。退房的業主數目說法不一,大致數目在5-10戶之間。

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該項目先後推出兩批搖號房源,第一次一期是在8月下旬,推出36幢、40幢、41幢,房屋套數382套,戶型面積90㎡以下為16600元/㎡,90-140㎡均價為17200元/㎡。二期推出27幢、28幢,共155套房源,房源戶型為93-115㎡,90-140㎡,均價為16822元/㎡。從均價來看,兩次開盤的90-140㎡,價差為378元/㎡。

不過在個別房型,價差則較為明顯。記者瞭解到,本次價格下調主要是針對項目二期頂層和底層的部分房源。其中,二期頂層115平方米的房源較一期均價下降了2200元/平米左右,92平方米的房源則相較下降了1400元/平米左右。這意味著同等面積房源,一期業主要比二期業主多花十幾萬元至二十餘萬元不等,由此引發一期業主的維權行為。

“二期中的頂層、底層房源較一期有降價,但中間樓層漲了,這樣一降一漲後總體均價基本不變,這是公司為了銷售便利而對定價策略作的一點調整。”一位不願具名的項目銷售告訴記者。

“降價35萬的情況只在個別樓層和房源中存在,主要由於一期房源景觀更好一些,所以頂層、底層的定價也相對略高一些。”前述項目銷售人員這樣解釋道。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樓市接近拐點的情況下,降價項目出現糾紛的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開發商定價隨意缺乏監管,在房價中成本佔比比較少,利潤過高,部分項目預售週期過長,比如北京通州很多項目從開盤的不到5000元/平方米短短几年上漲幅度超過2萬元/平方米。其中成本差別不大,房價過分偏離成本使得購房者投資投機心理過盛。其次,開發商銷售過程中部分的部分違規行為或者承諾也為後續的糾紛埋下了隱患。最後,多年來房價從來沒有真實跌過,使得購房者忽視了房屋作為商品價格不僅會漲,也會下跌。

記者同時瞭解到,部分一期業主的維權行動並未影響到項目二期的銷售,項目二期推出的155套房源目前已經售罄。限價政策導致的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下,“買到即是賺到”仍確保了一手房的銷售。一個頗具戲劇性的細節是,由於二期部分房源低於一期,一期個別業主退房後轉而選擇購買二期的房源。

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实地探访杭州“维权”楼盘:纠纷仅为个案,但楼市几大信号不可不重视

公開信息顯示,該項目位於杭州市蕭山區,並非市中心區域,但由於該區域新房供應較少,且項目均價顯著低於周邊二手房均價,項目在該區域中仍均有較高性價比。

記者走訪項目周邊二手房市場瞭解到,項目所在地附近的住宅房源單價在20000-23000元/平方米左右,酒店式公寓單價在17000-19000元/平方米左右。

“附近住宅房源最高賣到過25000元一平方,現在回調了一點,目前附近有一些二手酒店式公寓在賣,單價在17000-20000元左右,所以如果能買到該項目的限價房,肯定是賺的,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一位房產中介人士告訴記者。

一位杭州房產從業人士告訴記者,今年杭州對新房價格做出限制,實行搖號購房,這使得能搖中的購房者大多都能買到比市場價格低的房子,“這其實在客觀上對購房者產生了一種保護,所以這次該項目的維權相對比較平和,沒有出現打砸的現象。從目前的周邊而搜房價格來看,購房者並沒有虧本的問題,只是少賺一點而已”。

兩大信號不可不重視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由於新房供給增加,包括北京、南京、深圳、寧波、福州等典型城市的庫存都有不同程度上升。於此同時,熱點城市仍處於嚴格調控之中,信貸收緊,不僅僅商業貸款繼續高壓,公積金政策在全國多個城市也開始收緊,使得市場繼續開始觀望。現階段購房者的購買力很難再支撐市場繼續衝高,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房價下行苗頭已經出現。

此外,樓市幾大信號也傳達出重要信息——

1售樓處糾紛越來越多

目前樓市降價還未普遍,只在小部分城市的個案項目中出現。思源地產市場發展部副總經理、首席分析師郭毅表示,雖然“房住不炒”,但就算是自住型購房者,也希望資產價值持續上漲,並在歷史的驗證中對此抱以樂觀預期,因此很難接受房企的降價行為,特別是很短時間內,樓盤價格出現的下調。糾紛的出現,也是房企真實降價、樓市成交轉冷的體現形式之一。

2搖號中籤率越來越高

搖號本是為了應對熱點城市一手房一房難求的產物。當搖號中籤率越來越高,甚至出現搖號補選的時候,這種信號值得玩味。

以杭州為例,記者瞭解到,9月以來上市限價樓盤越來越多,購房者趨於理性,觀望態勢明顯,搖號中籤率越來越高,多個樓盤出現搖號補選、開盤未售罄等現象,甚至有部分樓盤出現撤銷搖號登記的現象。有業內人士指出,或許未來非熱門樓盤將不需要搖號。

此外,一些銷售進展不佳的樓盤開始重啟引入中介分銷。而事實上,2017年以來的杭州樓市很少需要引入中介分銷,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市場趨勢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