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雖現有不足,但未來可期

區塊鏈是多種技術創新的組合,並且是一種可能成為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新興技術。在區塊鏈背後有一個系列的技術創新的支撐,包括廣域分佈式、區塊鏈式結構、智能合約。

一是廣域分佈式。從傳統機構內的系統走向機構外,在更大範圍內構建的分佈式系統。由此帶來傳統分佈式系統共識算法方面的創新設計與應用。

二是區塊鏈式結構。區塊鏈在賬本層使用密碼哈希技術為基礎構造鏈式數據結構,增強了數據安全性和防篡改。各個節點底層數據依然可以採用數據庫或文件系統等。

三是智能合約。過去的代碼主要解決自動化問題。而智能化是解決可信問題,可以消除人為干預,實現強制執行。智能合約提供了技術上可信,過去的信任機制依然存在,並且可以結合。

區塊鏈的幾大優勢:①難以篡改,更加安全;②異構靈活,可靠性強;智能合約、自動執行;④網狀直接協作機制,更加透明。

BLOCKCHAIN,一些學者認為它是繼大型機、個人電腦、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計算範式的第五次顛覆式創新。區塊鏈有望像互聯網一樣徹底重塑人類社會活動形態,並實現從目前的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轉變。

具體來說,它具備難以篡改、更加安全。異構多活、可靠性強。具備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網狀直接協作機制、更加透明等優勢。

優點一,難以篡改,更加安全。巧妙的哈希鏈式結構以及密碼學和共識機制和修改難度極大。

優點二,異構靈活,可靠性強。網絡問題、硬件故障、軟件錯誤和黑客控制等均不會影響其他參與節點。

優點三,智能合約、自動執行。自尼克·薩博1993年提出以來,智能合約始終停留在理念層面,重要原因在於長久以來沒有支持可信代碼運行的環境,無法實現自動強制執行。區塊鏈第一次讓智能合約的構想成為現實。智能合約是建立在區塊鏈上的一段代碼,在制定時間、事件觸發下自動執行。

優點四,網狀直接協作機制,更加透明。作為信任機器,區塊鏈有望成為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種全新的協作模式,以對等的方式把參與方連接起來。由參與方共同維護一個系統,參與方職責明確、無需向第三方機構讓渡權利。最終形成更大範圍、更低成本的新協同機制。

區塊鏈目前分為三類:

公有區塊鏈(PublicBlockChains)

聯合(行業)區塊鏈(ConsortiumBlockChains)

私有區塊鏈(privateBlockChains)

赤鏈系統定義為:聯合區塊鏈(ConsortiumBlockChains),赤鏈(redchain)技術是域分層立體結構的區塊鏈模型。同時,赤鏈(redchain)不同於傳統區塊鏈,在保留了區塊鏈技術的必備特徵以及安全特點的前提下,結合社會化網絡的複雜需求,形成了適合於實現自組織機構、分佈式節點互信社交網絡及蘊含的相應經濟社會制度的社會化區塊鏈系統。把個體的人和商品、貿易和貨幣、組織和社會全部通過區塊鏈體系融合在一起。

區塊鏈雖現有不足,但未來可期

當然,區塊鏈除了優勢,也存在一些不足,而不足在於:①是性能和擴展性不能滿足要求;②數據隱私和訪問控制有待改進;③治理機制有待完善。。

一是性能和擴展性不能滿足要求。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區塊鏈的性能問題主要表現為吞吐量及存儲帶寬遠不能滿足整個社會的支付需求。

二是數據隱私和訪問控制有待改進。在區塊鏈角度共識要求數據公開透明,而這與隱私保護存在矛盾。利用密碼學算法可以實現某種程度的隱私保護下的共識,但目前效率非常低下。業內尚未有成熟方案。而這些問題在傳統信息系統中並不存在。

三是治理機制有待完善。公有鏈社區摸索出了“硬分叉”和“軟分叉”等升級機制,但遺留問題有待觀察。由於公有鏈不能“關停”,其錯誤修復也異常棘手,一旦出現問題,尤其是安全漏洞,將非常致命。

區塊鏈雖現有不足,但未來可期

雖然現有區塊鏈還有不足,但隨著技術不斷改進和創新,可以看到區塊鏈的性能也在不斷提升,未來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