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感覺大家對郵票的保存還是存在許多誤區,在前一陣子我也發過相關的帖子,但看的人很少,最後發一次我的經驗和觀點,也希望大家踴躍討論,共同提高。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首先談談郵票的構成:紙+背膠,清票和解放區票以及解放初期用的紙由於條件限制,使用的是書寫紙,新聞紙,電報紙等,現在郵票都是用的郵票專用紙,基本上不會外流,所以紙張也是區分真假票的主要途徑。背膠從以前的精糊膠到化學膠,也是品種繁多,保存難易程度差距很大。紙是有機物,容易被微生物和水侵襲汙染,精糊膠也是一樣。而且經過漫長的時間,有機物本身也會發生氧化變質,這是客觀規律,無法改變的。所以老票如何保管,只要接觸空氣就會慢慢變黃的,除非保存在真空狀態下。但這種緩慢的整體變黃,區別於受潮引起的黃斑,還是可以算作全品的,而黃斑票只能稱為上品,在老紀特中,價格相差懸殊。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減緩郵票變質的時間,避免郵票受到外界的干擾,包括:水汽的侵入,灰塵汙染,油脂汙染,過高的溫度等等。這是保管好郵票的終極目的。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我總能感覺到現在大家有一個保存郵票的誤區,就是迷信高檔OPP塑料護郵袋,無論是燈塔,琳達,皇冠等進口的護郵袋。但是這種護郵袋在國外還有個名稱-郵展護郵袋,也就是說這種三面開口的護郵袋,目的是郵展時用的,因為郵集的郵票需要完全清晰的展現出來,因此只能選用透明度高的塑料材質護郵袋。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這種護郵袋我認為是不能長期使用的,原因是塑料材質的特性決定了,它不吸水分,不透氣。寫到這裡,我要解釋一下郵票透氣的問題。郵票本身是含水的,只是多與少的問題,郵票透氣,指的是水分和外界交換,平衡。所以天氣潮溼的時候,不要翻動郵票。郵票不一定非要在房間中裸露透氣,在一個相對小的乾燥環境中平衡溼度透氣就可以了。但這個小環境也是需要有一定空間,空間中的乾燥空氣總量能夠承載一定的郵票溼度,才能達到平衡水汽的目的。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有的廣告或文章中稱三面開口的好處是開口處可以透氣,但實際上,透氣是全方位的,郵票正反兩面緊貼在護郵袋內壁上,在護郵袋裡內部就形成了乾燥程度不一的小環境。而且,由於表面光滑,靜電作用下三面也是吸附緊貼在一起的,開口則會有灰塵進入,不開口則還是密封環境。這個小環境過於狹小了,不能迅速的平衡郵票本身水分揮發後袋內環境溼度的變化,因此由於塑料材質的護郵袋內壁光滑,就會造成內壁水分凝結結露。而內壁凝結的肉眼不可見的微笑水滴,這就是背膠變黃的罪魁禍首。郵票正面由於只有紙纖維沒有背膠,可以吸附平衡微量的水分,反而不會有黃斑。從以上可以得出結論,塑料材質的護郵袋,不能保證郵票變黃受潮,因為堡壘從內部被攻破了。有人也許會有疑問,在郵票乾燥時裝袋不就可以了嗎?其實即使在乾燥時,郵票仍然含水,在溫度升高後還是會揮發,護郵袋內環境飽和以後,還是會凝結到護郵袋內壁上。因此只是揮發的量大小的問題,也許沒事也許有事。護郵袋內環境可以吸收這部分量就能沒事。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另一個問題是護郵袋吸塵,大家總更發現長期使用的護郵袋,郵票齒孔邊位置處,總有白色的印記,這個其實是護郵袋靜電吸附的微小塵土堆積形成的,也是受潮後黴菌滋生的土壤。大部分齒孔黃的郵票,就是這種情況發展後的結果。這種微小的塵土,在空氣中肉眼是不可見的,大部分室內環境下都達不到10W級潔淨度,微塵數量可想而知了。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用這種護郵袋,定期檢查多少塵土進入,及時換袋很重要。另外就是乾燥時再裝袋整理。即使如此,也不推薦使用,原因上面已經論述過了。總結一下,使用OPP護郵袋:第一層護郵袋內小環境最重要,第二層郵冊相對其次,起到基本的隔潮防塵作用就可以,第三層冊子的存放環境還是密封比較好,比如放在櫃子裡箱子裡。2,3層相互彌補就可以,一般問題出在最裡面的凝結,第三層環境就算是防潮箱也是一樣,內部凝結不可避免。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我還是推薦使用紙袋保存郵票,首先不吸塵,一般紙袋都有個折下來的蓋子,隔絕了塵土進入的渠道。最重要的是,紙袋本身內壁不凝結水分,郵票散發出來的多餘水分直接被紙袋的紙纖維吸收了。使用紙袋的話,郵票保存的三層環境中,最重要的是冊子的外部環境,其次是冊子,紙袋本身雙向吸收水分,郵票的交換環境變得大了很多,可以說一直在和最外部環境進行平衡,或者說一直在透氣當中。因此說冊子的外部環境最重要。使用紙袋,最好放棄夏天打開郵冊欣賞的郵票,同時需要在空氣乾燥時最外層開始密閉。因此適合長期保存復品。

有幾個事實可以證明我的觀點:

1,有老一輩的集郵者,幾十年把郵票放在紙袋裡,然後放在月餅盒中,幾十年郵票嶄新和剛發行時一樣,這是我買郵票時親眼所見。

2,見過燈塔護郵袋中變黃的郵票,而且是放在防潮箱內存放的。

3,國外用紙袋是主流。

4,幾十年前同樣用烙鐵密封的票,一套全部變黃,一套嶄新。應該是當年放入密封時郵票含水量差異造成的,嶄新的那套含水很低,而且袋內環境足以平衡了郵票散發的水汽,所以內壁沒有凝結。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5,我最早的1本質紙集郵冊,裡面插了幾十枚小時候買的的郵票,都是裸票放在冊子裡。從85年開始放在一個大盒子裡算是密封保存,今年才打開看,一套票也沒發黃。

我認為保存好郵票,只要把握住郵票的3層大中小環境,最外層保證夏天外界溼氣進不去,中間層的郵冊和最內部的護郵袋保證郵票水汽能交換循環,就可以了。根據這個原理再選購適合自己的護郵產品和保存方式。

集郵收藏學問大護郵袋選用是關鍵,郵票保存專業玩家經驗全部乾貨

希望寫了這麼多,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歡迎交流和討論。

寫了這麼多,基本上網上是沒有的,我發現業內對郵票保存總是遮遮掩掩當做不傳之秘,個人有個人絕招。這次全面總結一下,主要是從原理分析一下(本人是空氣調節工程專業的),希望版主加精,讓看到的人多一點點。也歡迎大家把自己的絕招亮出來,或者把教訓也說一下,避免大家走彎路。希望此貼能夠讓大家對郵票保存的正確方法徹底搞清楚。

文by彌諾陶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外郵之窗”是國內少有的純外郵自媒體!傳播集郵知識,交流集郵樂趣,分享世界郵票精品的窗口。這裡匯聚的都是真正的外郵愛好者,從大咖到小白都會在這裡有所收穫,我們都會不斷創造驚喜,快快加入我們的大家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