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讓你吃的苦都是爲了以後能走得順一些

現在讓你吃的苦都是為了以後能走得順一些

“有些父母喜歡教訓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但他們自己吃盡了苦頭,好像也沒變成人上人……”

在我們的教育中,“能吃苦”似乎是一個無上的褒義詞。

“這孩子這麼能吃苦,將來一定有出息。”

“學海無涯苦作舟“的學習是要能吃苦的,“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生是要能吃苦的。

可很多時候,一味重視吃苦的教育,實際上只是一場徹底的自我感動。

父母對“吃苦”抱有太大的功利心

大概很多人小時候都聽過父母的一句話:“現在讓你吃的苦都是為了以後能走得順一些。”

說是教育孩子,更像是催眠自己。

一份針對“吃苦教育”的暑期調查顯示,81.8%的人贊同父母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65.7%的人認為這樣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幫助。

於是有的父母們為了不讓孩子滑向“養尊處優”的危險境地,開始人為製造苦難,“磨礪”孩子的精神。

今年夏天,各種主打體力教育的暑期夏令營風靡一時:

最小7週歲的孩子們,每天要完成至少五公里的跑山、基本功練習、武術腿法練習……

此外,還有軍事夏令營,荒島求生,一元城市生存挑戰……

明星樂嘉曾經帶著年僅4歲半的女兒4天徒步穿越甘肅張掖沙漠,還將她送入少林寺。

他說:“想了很久,終於決定送孩子進少林學習,願她出來時煥然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