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小編所在的高中,是一所重點高中,學生來自全市前5000名,屬於非常優秀的學生。然而,高一開學兩週後,我卻聽到了以下幾種聲音:

數學老師:“這些學生雖然都很優秀,但是總感覺比較笨,上課的內容,你不留個他時間記,他們根本不知道記。”

兩名女生:“老師,請問歷史和地理買什麼題目好,我們上課能聽懂,但是一做題,錯題很多,不知道哪些是重點,有些內容課本上根本找不到。”

一名因為午休玩三國殺被懲罰的學生:“老師,我感覺壓力很大,我們玩三國殺的初衷是想利用閒暇的中午,尋求一些娛樂感,緩解我們白天的壓力。”

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問題暴露出來了,我覺著,可以適時開一節班會了!班會圍繞什麼主題呢?根據我的分析,這些學生的初高中銜接出了問題!所以,班會的題目就是《為什麼很多優秀的初中生到了高中成績會嚴重下滑?》,為什麼從這個角度講呢?

以前有親戚朋友家孩子上高中,讓我跟孩子談談,我總是選擇在其高中未開學之前,跟他談談初高中銜接的問題。因為初高中銜接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絕對不是一次考試、一個暑假就能過渡好的;雖然有的輔導機構高調炒作“銜接班”,但實際上銜接班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對於學生高中成績嚴重下滑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智商問題,有人認為是性別問題,好像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更傾向於初高中銜接出現了問題!因為學生的智商差距不大,尤其是考生重點高中的學生,況且裡面成績下滑嚴重的,恰恰包括了老師認為非常聰明的學生;至於性別,看看每年的高考狀元,你會會發現,性別不是問題!

我認為,高一新生,要面臨三個挑戰,認識不到、處理不好這三個挑戰,就是沒有做好銜接,就是不能適應高中學習,成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

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第一個挑戰:心理定位不準確!

這個問題很容易被忽略,也是初高中銜接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其實,有些原本優秀的學生變得不愛學習了、逃避學習了,很可能是高中的定位出現問題。

初中你是班級甚至是學校的佼佼者,是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到了高中,你可能變得不那麼優秀,不那麼突出,老師也可能對你冷漠了,你慢慢變得不自信了、找不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了,對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轉而從其他方面尋找刺激,遊戲、小說、籃球、談戀愛等等。這其實並不是學校的原因、也不是老師的原因,而是學生心理定位的問題。

先說說同學,再優秀的學生,到了一個新的群體,都要重新排個一、二、三,你在初中範圍內的優秀,不代表高中範圍內依然還很優秀,更不代表你一進入這個群體就優秀,當然,只要進入這個群體,就表明你已經很優秀了,只是很多學生認識不到,從而產生了心理問題。

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再說說老師,初三的老師,和高三的老師一樣,和學生有深厚的感情,但是這份感情不可能在高一的時候就能建立起來,這和時間有關係,和老師帶的班級多也有關係,比如高一階段,有的老師可能會帶六七個班的學生,每週上那麼兩節課,想讓老師認識每一個學生,顯然不現實。這個時候,不要認為老師不關注你了,而是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有的學生認識不到,這個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很孤獨,由此產生了逃避的想法,導致自己遲遲融入不到新的環境,對學習產生很大影響。

第二個挑戰:學習內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增大!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借助網上一個生動的例子進行解釋:

小學的時候,一節課教你和麵,作業也是和麵,一節課教你擀皮,作業也是擀皮,考試是考和麵或擀皮;幾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學會和麵和擀皮兒。初中的時候,一節課教你和麵,作業是和麵;一節課教你擀皮,作業是擀皮;考試就考包餃子;有的孩子還停留在只會和麵或擀皮的階段。高中的時候,一節課教會你包餃子,作業是回家蒸包子;考試的時候,考的就是烙餡餅;一部分孩子只學會了或者包餃子,在家長和老師的幫助下,勉強能包成包子。但就是弄不成餡餅。

高考的試題,讓你開卷,也得不到高分!這就是和初中不同的地方。如果學生在初中一味應付考試,只是死學硬背,不注重自己思維能力的訓練,不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不注重良好學習方法、習慣的養成,成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

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再說作業問題,高一有9門學科,假如每天上5科,每科的作業量是30分鐘,一天3節晚自習根本不夠用,更何況像數理化這些學科,學生可能會用一兩個小時來寫作業,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作業完成不了,更不要說根據作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了。而有些學生,雖然天天在努力學習,但是由於各科作業平均用力,對於重要的學科、難度大的學科不夠重視,甚至避重就輕,逃避困難學科的學習,同樣會導致成績下滑。

第三個挑戰:學習方法的轉變!

初中很多很好的學習方法,到了高中未必就是好的!比如問問題,初中遇到不會的,就要及時積極的問老師或者問同學,這是一個好習慣;而高中階段,你需要嘗試獨立的去解決,如果遇到困難就問,很難學的深入。此外,還有兩點高中要特別注意:

用包餃子形容初高中學習的不同,太生動形象了!


1、注意學習過程的完整性:學習的完整過程應該包括預習——聽課——複習——做作業幾個階段,但是很多學生養成了聽課——做作業的習慣,這在初中學習內容少、內容相對簡單時,沒有問題,但是在高中階段,忽略了預習和複習兩個環節,就會遇到不小的麻煩。

2、注意課堂筆記和複習的重要性:初中可以不用專門的筆記本,記了筆記也看的不多,因為老師補充的不多,而高中,老師會補充大量教材中沒有,但是考試中常考的知識點或者技巧和方法,這就需要記筆記,而且還有常複習筆記,才能把老師的知識,變成你的知識。複習筆記抓住三個節點:當天晚自習、當週週末、當月月底,用好了,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以上分析,能夠給迷茫中的高一新生提供幫助!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高中教學和高考研究,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