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世界上最大的玉佛

玉佛苑是鞍山著名的旅遊景區,坐落於玉佛山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內,佔地面積27萬平方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因供奉世界最大玉佛而享譽海內外。玉佛苑以玉佛閣為主體,由天王殿、舍利堂、藥師殿、地藏殿、羅漢聖地等組成,融玉文化、佛文化和山水園林文化為一體。主體玉佛閣氣勢恢宏、金碧輝煌,殿內的"釋迦牟迡-渡海觀音"玉佛重260.76噸,七色一體、色彩斑斕、雕琢細膩、光澤瑰麗,1997年11月榮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位於中國:世界上最大的玉佛

公元1996年9月3日,玉佛苑這一氣勢恢弘的建築群連同人們翹首以待的世界最大玉佛,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以其現代中蘊含古樸、別緻中顯現凝重的建築風格、集玉文化與佛文化於一身的豐厚文化底蘊,展現於世人面前,呈現出獨特的魅力玉佛閣高33米,有佛教三十三重天之意,至吻高35.2米,是我國最高的古典式建築之一。閣寬66米,進深58米,運用雙層重簷歇山式結構,簷上有簷,蓋紅色琉璃瓦,顯得層次分明,金碧輝煌,雄渾壯觀。坐落於玉佛閣內的玉佛是由1960年發現於玉鄉——岫巖的,玉石王琢成,它體積100.68立方米,重260.76噸,集七色為一體,色彩斑斕,光澤瑰麗,並以其博大雄偉,榮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玉在中國之珍貴猶如金之於西方,是神奇和極具象徵的自然之寶,將沉睡32年的玉石請出深山,並由120名玉雕師歷時17個月精雕細琢成舉世仰目的玉佛,其本身就是一項壯舉,而以自然之體——玉,雕琢過程中所出現的諸多奇蹟,更顯現了佛面天成的佛緣和宏大悟真的佛法;龍鳳飛舞於佛前,普陀隱現於觀音身後,所有奇蹟與現實的碰撞,都出自於玉文化和佛文化的淵源交融,讓人歎為觀止,忘返流連。

位於中國:世界上最大的玉佛

如今,玉佛苑二期工程已經竣工並且於2006年10月1日正式對遊人開放,玉佛山風景區正致力於玉文化和佛文化建設,全力打造世界級的旅遊景區。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擁有世界最大玉佛的玉佛苑,必將成為令國內外矚目的名寺和名勝旅遊景區。拋開都市的喧囂,感受世外的平和,以一種感悟,領悟人生的真諦,玉佛苑——您心中的福地。

位於中國:世界上最大的玉佛

舍利堂

舍利堂是玉佛苑的另一個主體建築,由門樓、觀光臺、垂花門和舍利堂四部分組成。主樓為單簷歇山式門樓,高8.9米,至地面高18.9米。山門的門洞口採用漢白玉浮雕,雕有54條龍和24只獅子。在三洞門上眉,設大型垂花門,與主樓上下呼應,連貫一體。山門正中間的垂花門上端懸掛“玉佛苑”九龍金匾,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教授親筆題寫的。主樓兩側有長122米、寬10米的觀光臺,城牆用240組漢白玉欄板圍護,在欄板柱頭上雕有392只造型生動、形態各異的獅子,可與聞名世界的蘆溝橋的獅子相媲美。山門前有一對3.3米高的漢白玉石獅,做工精溢,形態威猛。

玉帶橋

位於玉佛苑北側,為復拱式仿古三孔橋,通體白色,長33米,寬9米,高10米,造型流暢、柔和、勻稱,遠觀宛如一條美麗的玉帶,因此稱玉帶橋。玉帶橋兩側是荷花湖和放生池。放生池是佛教信眾用來放生的專用水域。置身玉帶橋,倒影中玉佛苑的紅牆金瓦隨波盪漾,應季綠草依依,楊柳青青,蓮荷滿塘,令人流連忘返。

鐘鼓樓

2001年4月28日落成的玉佛苑鐘鼓樓高15米,分上下兩層,下層是9米×9米、高4.5米的觀光臺,上層為八密重簷亭式結構,做金龍和璽彩繪。鐘鼓樓設計新穎,工藝精湛,是東北地區鐘鼓樓之經典。1999年12月,為迎接新世紀的到來,玉佛苑設計、鑄造了高3米,口徑2米,重5噸的青銅大鐘,稱“世紀鐘”,鐘上鑄有佛教著名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飾有九條飛龍,九隻蝙蝠,21朵蓮花,63顆寶珠,以此祈願鐘聲一響,如意吉祥,榮華富貴,與日增長。鳴鐘能得到六種福報:長壽、正直、聰明、和善、充實、為公。

鼓樓內置一面外徑2.8米的大鼓,是東北三省鼓中之最,稱“東北鼓王”。鼓架是用紅木精雕而成,由四條貼金雲龍構成“雲龍捧月”之勢。鼓,又稱法鼓,“扣鼓,譬佛之說法,為誡眾進善者”。

配殿長廊

玉佛閣兩側各建有6間對稱的仿古式配殿。配殿建築面積為431.4平方米,高7.55米,屋頂採用園山單簷懸山式結構,屋面蓋綠色琉璃瓦,外廊各立有13根紅漆立柱,牆面為仿青磚瓷面。配殿以旋子彩畫為裝飾,在外廊天花板上畫有120只飛鶴。在宏大的玉佛閣的兩側,配殿顯得小巧玲瓏,古色古香。玉佛苑兩側有對稱的長廊,分別以“開慧”、“悟真”、“通靈”、“見性”命名的廊亭,是您小憩和拍照的理想去處。如果您在禮拜玉佛之後,選擇長廊作為回返路線,將會品味到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風韻。

無字碑

美玉為碑,已不多見,玉碑無字,更是少有。因為圍繞玉石王和世界最大玉佛的故事實在難以用語言表述,玉文化和佛文化淵緣交融而產生的如此眾多的神奇實在難以盡述,我們設立無字碑的意義就在於啟迪人們用心去感悟這裡無盡的神奇和動人的神韻。雙碑均為岫玉所制,呈淡綠色,晶瑩剔透,基底護以漢白玉圍欄。用來馱碑的叫贔屓,傳說是龍的九子之一,它由五種動物的特徵組成:龍頭、獅鼻、龜身、鷹爪、蛇尾,相傳它力大無窮,喜好負重,因此用它來馱碑。從古至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摸摸贔屓頭,做事不發愁;摸摸贔屓背,一生享富貴;摸摸贔屓尾,做事不後悔,大家也不妨摸摸它來添增福慧。

蟠龍玉柱

立柱是古建築的主要構建,立柱不僅具有很強的“力”的功能,而且對建築體的風格、造型起著重要的裝飾作用。玉佛閣有102根立柱,除90根為鋼筋混凝土澆灌、八角稜形大理石貼面的立柱外,另有12根高7.2米、直徑0.9米,以高浮雕手法雕刻而成的漢白玉蟠龍玉柱。蟠龍玉柱以兩根為一組,成對稱式。每根柱上雕有兩條巨龍,為升龍和降龍組成的二龍戲珠圖案。特別是大殿正面中間的兩根,每根雕有兩條大龍、一條小龍。小龍在下面,一條大龍吐出的雲氣中飄然升騰,上面一條大龍俯視著飛騰著的小龍,象徵著“望子成龍”之意。這12根蟠龍玉柱的挺立,使得玉佛閣格外壯觀,這又是玉佛苑建設中的一絕。

玉佛閣

玉佛閣是玉佛苑的主體建築,也叫大雄寶殿。高33米,有佛教33天之意,寬66米,進深58米。其規模之大在全國同類型建築中名列前茅。玉佛閣的建築形式,是按照清代營造法則,採用雙層重簷歇山式結構,即在重簷上加簷,形成了造型空間層次上的變化,再配上金黃色的琉璃瓦,使玉佛閣顯得恢弘典雅、雄偉壯觀。玉佛閣的內部結構分三層:一樓為禮佛區,是遊人仰瞻和禮拜世界最大玉佛的地方;二樓為觀佛臺,可從各個不同角度觀賞玉佛;三樓外為觀光長廊,可憑欄遠眺鞍山市區景色。”

佛面天成

“玉石王”是一塊七彩花玉,各部位的顏色用現有的科學技術尚無法探明,人們擔心將佛面雕成花臉,但雕刻結束時,人們驚奇地發現,佛祖的面部恰恰刻在一塊純淨的墨綠色玉塊上,佛面靈光,神韻倍增,而佛祖的金冠恰逢一塊淡黃色的玉面。在整體上,顏色恰巧搭配成法相莊嚴的釋迦牟尼佛身披黑白相間的袈裟,打坐在蓮花寶座上,周圍七彩祥雲繚繞,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慰藉。同樣,觀音的面部也恰好位於一塊晶瑩剔透的淡綠色玉面上。玉佛雕刻之完美可謂巧奪天工。

龍鳳呈祥

一九九五年農曆二月初二,即傳說中“龍抬頭”的那一天,上午九時,當雕刻部位進行到觀音右側的時候,淡綠色的玉面上出現了一塊斑駁的黑色。就在人們為之惋惜,又苦於無法補救的時候,奇蹟出現了,磨平的黑玉上隱現出一條盤龍。下午三時,一隻相同顏色的回頭鳳躍然出現在盤龍下方,這一上一下、一龍一鳳、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正是“龍鳳呈祥”真實的寫照。

普陀聖境

觀音的背後是一座山景,站在觀音面前彷彿能聽到飛瀑流洩的聲音。為儘量減少玉石王的重量損失,設計時完全按照玉石王各部位顏色和自然形狀,隨彎就勢,高處雕成山體,低處雕成河流瀑布。在玉佛苑對外開放一年之後,人們偶然發現這座山景幾乎就是普陀山的縮影!不知何時,普陀山隨著曾經在那裡講經說法的觀音菩薩一起悄然來到了玉佛苑。

洪大悟真

在觀音一側,鰲魚擺尾,把幾縷淡黃色的魚尾紋狀的玉石拋向上方。來自武漢的德修禪師悟出這淡黃色的玉石構成了隸書體的“真”字。大師臨行前,題寫了“洪大悟真”四個字,旨在告訴人們:玉佛上出現的奇蹟都是真的,讓人們用心去悟徹佛法的真諦。

佛送吉祥

2002年年末,人們發現佛祖釋迦牟尼左胸前呈現出一隻山羊的頭像,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因為羊與佛教、羊與中國傳統文化都有著深深的淵緣,加之發現時適逢羊年即將到來之際,又在玉佛開光之年,實為瑞兆,這似乎昭示著世界最大玉佛將給世人帶來幸福與吉祥!

金鵬展翅

2005年4月24日,玉佛苑對世界最大玉佛進行大規模維修保養。作業人員偶然在渡海觀音正上方、接近佛光的部位,一隻金色的“鵬”赫然在目:輪廓清晰、展翅欲飛。據佛經記載,鵬為觀音菩薩的護法,這隻金鵬自然顯現於佛光之上,護持觀音,再一次讓人們領略了佛法的博大和無窮奧妙。

金雞祈福

2005年4月24日,同一時刻,彷彿是佛法的點化,又好似金鵬的指引,人們在觀音的左側鰲魚尾部又發現一隻栩栩如生的雞。05年是雞年,“雞”與“吉”諧音,寓吉祥之意。是為“金雞祈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