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出無人駕駛跟新能源兩張牌能否實現自主品牌彎道超車?

我國汽車市場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我國汽車消費市場上自主品牌跟外國品牌實現了二分天下的格局,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

祭出無人駕駛跟新能源兩張牌能否實現自主品牌彎道超車?

不過仔細分析各細分市場,我們不難從數據上看出雖然我國汽車品牌市佔率逐漸提高,但難形成對合資品牌形成壓倒性優勢,而且主要消費市場僅侷限於中低端市場,在高端車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的尷尬。

祭出無人駕駛跟新能源兩張牌能否實現自主品牌彎道超車?

其實也不難理解,國外汽車品牌相對於自主品牌而言,經過了上百年的技術積澱,無論是在技術積累,還是管理經驗上都有很強的優勢,特別是在汽車三大件上,短時間內更是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讓自主品牌在品牌提升上形成了較高的跨入門檻。

不過自主品牌在近三十年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在很多製造工藝上也實現了趕超。

祭出無人駕駛跟新能源兩張牌能否實現自主品牌彎道超車?

不過汽車從本質上講既是工業產品,也是科技產品,由於近年來汽車消費市場上對汽車給予的期望也不再侷限於出行工具,在以後更是成了人類生活的衍生區。

祭出無人駕駛跟新能源兩張牌能否實現自主品牌彎道超車?

由於石油資源的侷限性以及人們對汽車的定位,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跟智能汽車開始興起,在拋開汽車三大件後也給自主品牌汽車一個千載難逢的彎道超車機會。

祭出無人駕駛跟新能源兩張牌能否實現自主品牌彎道超車?

小編認為新能源跟智能汽車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管靠某一類想實現對國外汽車品牌實現超越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兩塊內容上下足功夫才能有所作為。

像自主的長安汽車就是在這兩方面上做了一個垂範,不管是為了新能源發展的香格里拉計劃,還是實現智能化發展的北斗天樞計劃,特別是近期準備上市量產的無人駕駛技術,更是看出長安汽車佈局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所以趨勢是明顯的,不過機會跟挑戰是並存的,自主品牌要加大技術投入,才能有機會實現彎道超車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