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常見病及預防大全(3)

斜視

人們的眼睛在注視某一方向時,兩眼的動作應該是協調一致的。若兩眼視軸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目標,僅一眼視軸指向目標,而另一眼視軸偏向目標之外的現象稱為斜視。

1、斜視的分類

(1)按視軸偏斜方向可分為內斜視(角膜靠近鼻樑,俗稱“對眼”)、外斜視(常使人感到患兒的眼睛盯著別處)、上斜視、下斜視等。

(2)按發病年齡分為先天性斜視(出生後 6個月前發生)或後天性斜視(出生 6個月後發生)。

(3)按融合狀態分為隱斜、顯斜和間歇性斜視。所謂融合狀態是指視中樞把兩眼的視覺衝動分析融合成一個完整的、具有立體感的單一物像,即雙眼單視功能。當眼球有偏斜趨勢涸有正常融合功能的控制仍能維持雙眼單視,不顯露偏斜,一旦融合功能受到干擾,即出現偏斜,這種潛在性偏斜稱為隱斜。時而隱斜時而顯斜者,稱為間歇性斜視。

(4)按引起偏斜的原因可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痺性斜視兩種。其中,共同性內斜視最常見,多發生在3歲左右,是因遠視性屈光不正使眼過度調節而引起的內斜。

2、斜視的矯治

應早期治療,使兩眼視功能恢復,獲得正常眼位,達到功能治癒。斜視對兒童美容的影響及由此產生的心理壓力,往往受到家長的普遍重視,但對於斜視可引起弱視而失去完善的雙眼單視功能卻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常不能儘早帶病兒就醫,錯誤地認為待成人後做美容手術即可,以致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國內外的研究證實,治療愈早,效果愈好,恢復雙眼單視功能的機會愈多。否則,只能達到美容的效果,原來斜視眼的視力得不到改善,將終生成為“立體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