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是否有「鐘聲」?

“夜半”是否有“鐘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是唐代詩人張繼赴長安應考落榜,回程夜晚船停蘇州楓橋,失意落魄,徹夜難眠而寫下的《楓橋夜泊》。然而,就是這首"夜半鐘聲"曾在宋代文壇上引起了一場爭論。北宋詩人歐陽修《六一詩話》中指責說:"句則佳矣,但三更不是打鐘時!"

“夜半”是否有“鐘聲”?

對此後人多有駁正,南宋文學家葉夢得在《石林詩話》中指出:"此地(指姑蘇)有夜半鍾,謂之無常鍾,歐陽以為病語,非也。"南宋文學家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說得更為具體,他曾去過蘇州,宿一寺中,夜半聞鐘聲,問寺僧何故?僧說:'分夜鍾何足怪乎'!尋聞他寺皆然。始知半夜鐘聲惟姑蘇有之。大家都以事實證明了張繼詩句不誤。

“夜半”是否有“鐘聲”?
“夜半”是否有“鐘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