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行測方法技巧:行測理科題備考指導

在公務員考試中絕大部分考生對於理科部分總是抱有一種畏懼心理,很多時候都會主觀上把數量關係和資料分析放在最後來做,這樣就導致每次考試數量關係只做了一兩道題就基本沒時間了。當然還有更多的考生對於數量關係部分基本上全靠猜,從開始備考到考試結束壓根就沒有考慮過做數量關係,對於數量關係持有放棄的態度對於考試可能確實難以構成致命的打擊,但是還有一部分考生連資料分析也只是做一兩道題,況且全猜也不一定都是錯的,所以從備考階段的一開始就沒想直面難題,攻克理科部分。在這裡我想鄭重地提醒所有考生理科部分雖然不會是行測分值的重頭,但是絕對是考好行測關鍵,所有行測成績好的考生理科部分絕對不差,最起碼資料分不差。所以對於備考公考行測理科部分我個人總結了一些辦法,希望對廣大考生有一定的指導意見。

一、數量關係部分備考方法

1.熟悉題型,公考數量關係很大程度上考察的知識面是比較基礎的,它不可能涉及到很高端的知識點,所考察的內容為高中及以下,所有具備參考公務員資格的人員在讀書階段是一定接觸過相關知識點的,只是時間太長遺忘的太多或者是當時就沒有學好。不管出於哪一種情況,想要攻克數量關係,在考試時得到一定的分數我們第一步是必須認清行測最常考的知識點為哪些。數量關係常考題型有行程問題、工程問題、利潤問題、排列組合、概率問題、容斥問題、幾何問題、極值問題和日期年齡問題等。在這些問題中普通行程問題、利潤問題和工程問題可能相對較為費時,難度很難把握;容斥、極值問題一般學會做題方法比較容易解決;概率、幾何和一些基本計算類問題題目難度一般居中,當然有時候幾何問題可能是較難的題目類型。

2.嘗試做題,目的是讀題目,熟悉題型特徵,瞭解題型。開始做題的時候可能一道題都做不出來,這個時候不要慌張,屬於正常現象,我們要做的是購買相應的輔導資料或者適當的報一些補習班,來學習簡單的題型。確保每一類題型都能解答最簡單的問題,這個階段只要達到讀懂參考答案或聽懂老師講解的目的即可。

3.總結做題方法,把每一類題型的解題方法進行歸類,比如容斥問題,極值問題,排列組合等常見題型的解題思路,這個階段依舊不需要達到很高的要求。

4.重複練習做過的題目,剛開始看著答案練習做題,看懂答案後開始自己從頭解答一遍,不斷重複類似的動作,當你可以很好的理解題型和能夠自主解答做過的題目以後,開始嘗試做一些新的題目,依舊重複相同的動作。

5.挑題目並堅持,前期每天堅持做2至3道數量關係,後期找到相關的輔導書籍,每天從10道題裡面挑出4至5道題解答並做對即可,時間控制在12分鐘左右。當達到穩定時,考試過程中剩餘題目全猜一個選項。這樣考試時數量一般可以正確五道題及以上,當然對於理科特別優秀的考生而言,這些備考方式都不是最好的選擇。

二、資料分析備考方法

1.所求量的認識和公式的記憶,要知道所求的量代表的含義以及可以用到的公式,特別是公式非常重要,要熟練掌握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四大章節的公式。瞭解現期和基期的公式推導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

2.讀題訓練,這個環節的目的是確保能讀懂題目意思並找到相關聯的量確定列式,可以適當總結題型以及問法。

3.計算能力培養,熟練掌握各列式的計算方法,最主要是要學會估算,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計算量。比如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發和特徵數字等。

4.刷題,國考資料分總題量為四篇20題,建議用時25分鐘正確率為80%,前期準備階段每次做一篇並總結;中期提升階段每次做六篇時間控制在50分鐘,長時間一次性做六篇資料分析,當開始只做四篇的時候會覺得速度提升的很快;後期每次做四篇,時間可以根據正確率做適當調整,長期備考後如果在30分鐘內資料依舊很難突破正確率80%以上,此時建議改變策略,每次模擬資料分析每篇選擇3道題並確保做對,時間控制在7分鐘每篇,最後剩餘六個選項全猜同一個選項。

大家要學會用最有效地練習獲得儘可能高的分數,特別是行測理科部分挑選題目的能力對於考好行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適當的取捨才是獲得高分的有效手段。上述經驗為中公教育專家歸納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