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注意:2019高考命題定調,各科怎麼考?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姜鋼、黨委書記劉桔,在《中國教育報》發表署名文章《牢記立德樹人使命 寫好教育考試奮進之筆》,就教育考試工作發表了重要意見。

此文可以說是對高考命題的“最新定調”,對於2019年高考命題尤其是全國卷的命題具有非常明確和重要的指導意義!自然,對同學們複習和老師指導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

核心觀點:“用黨的十九大精神統領高考命題工作,全面落實立德樹人要求”是為該文的核心觀點。


十九大多次講話中總是強調教育的“四個堅持”、“四個服務”即:

教育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大局、堅持改革創新;

教育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

所以我們要時刻遵循這“四個堅持”、“四個服務”,把握好人才的培養和人才選拔的規律,貫穿於整個高考過程,全面提升高考在育人和導向上的作用。

解 讀

十九大精神必將體現在2019年高考命題中。考生們切勿認為,這些只會出現在文綜試題中,各個學科都會體現十九大的新精神、新論述。

“四個堅持”要理解

1、堅持正確方向,就是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參與命題的全體教師和全部學科中,確保命題工作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紀律不懈;

2、堅持立德樹人,就是藉助教育內容的改革,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

3、堅持服務大局,

就是要時刻緊繞“提高教育質量”這一戰略主題,在高考命題中去謀劃、去設計、去實施;

4、堅持改革創新,就是要把黨的教育方針和人才培養的重點任務細化、實化、具體化,既為高考考試內容改革和高校選才提供科學的標準,又有力引導中學推進素質教育,創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途徑和載體。

如何命題

圍繞高考核心功能

全面深化考試內容改革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什麼?

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

高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立德樹人“一堂課”、服務選才“一把尺”、引導教學“一面旗”。

高考的命題要求是什麼?

科學設計考試內容,優化高考選拔功能,強化能力立意與素養導向,助力推動中學素質教育。

那麼,2019年乃至今後一段時間,高考命題工作如何體現上述功能、任務和要求呢?

1聚焦“立德樹人”,上好“一課堂”

高考命題工作中要以立德樹人為引領,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實現“四個正確認識”。

解 讀

今後的高考要凸顯“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語文的名篇默寫、文言文閱讀,政治、歷史、地理試題的背景材料。要更注重從優秀文學作品和歷史、現實積澱中,精心選粹飽含人文精神與時代氣息的素材。

今後的高考會更加重視對傳統文化的考查。也就是說,名篇名句、歷史典故、各類遺產,考生們不能臨時抱佛腳地去背,而是需要靠日常的積累感悟。

高考命題將不拘泥於“固定”的教材,而是從歷史到現實,從國際到國內,從社會到個人,從理想到實踐,環環相扣,融會貫通。

2注重“服務選才”,做精“一把尺”

考關係大學入學新生質量、關係社會長遠發展,必須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深化內容改革,提升科學性、權威性和公平性。

解 讀

高考試題必須保持一定的難度!

近年來,多個省份的高分考生數量不斷創下新紀錄。有人說,現在上清華北大,已經不是看考了多少分,而是看不被扣掉多少分。這種現象多少反映了升學考試簡單化、模式化的趨勢——試題難度和區分度下降

像高考這種重要的選拔性考試,如果降低試題難度,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拼命刷題取得較高的分數,不僅不利於選拔人才,學生的應試壓力還會越大!

事實上,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不僅要確保機會均等,更要保證選拔公平。而機會均等與選拔公平並不矛盾,因為,不同水平的學生適合不同層次的學校,每一個學生在適合自己層次的學校繼續深造才是更廣義的公平,才能順應人才培養的潛在規律。

3積極“引導教學”,樹好“一面旗”

2017年的高考命題命題理念、考試內容、試題設計等方面都有所改變:

語文學科:完善試卷設計,實現“關鍵能力”全面考查;

數學學科:加強理性思維考查,體現創新性;

英語學科:突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考查,促進學科素養養成;

文科綜合:體現學科素養導向,引導教學深入探索;

理科綜合:科學設計試卷結構,凸顯探究精神。

所以要改變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拼命刷題取得較高分數的現象,而是不僅要確保機會均等,更要保證選拔公平,使學生能夠進入到與之水平層次相匹配的學校接受教育。

如此下來,既能減輕學生壓力,還順應了人才培養的潛在規律。

考查目的

你不得不重視

第一,高考命題要增強基礎性,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

解 讀

增強基礎性是要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識結構、靈活紮實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養。

所以,未來高考將會更加加強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考方法的考查。

第二,高考命題要增強綜合性,體現學生綜合素質和學科素養;

解 讀

高考命題考查的是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對知識間聯繫的把握,要求學生學生能夠基於試題情境深入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觀點和結論。

第三,高考命題要加強應用性,注重理論密切聯繫實際;

解 讀

高考命題不能理論“空對空”,而要考查解決現實問題。要注重學科內容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聯繫,通過設置新穎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進步和科學發展。

第四,高考命題要增強探究性和開放性,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解 讀

各科的壓軸題要重點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試題通過增強情境的探究性和設問的開放性,允許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對同一問題或現象得出不同的結論,使學生能夠從標準答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增強創新意識。

2019複習備考

以上內容的解讀也將會對2019學生在進行各科的複習備考提出明確的指引,大家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備考規劃!


語文:將擴大文本選取範圍。

2019高考語文將擴大文本選取範圍。論述類文本將多選用論文和時評,考查邏輯論證和批判推理能力;實用類文本將多選用新聞和報告,考查

信息處理和超文本閱讀能力;文學類文本將多選用小說和散文,考查審美鑑賞能力


新高三注意:2019高考命題定調,各科怎麼考?


高考語文閱讀反映了信息時代閱讀的特點和要求,將全方位考查閱讀的“關鍵能力”。學生在閱讀廣度、數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養閱讀能力、文學素養和思維品質,才能笑傲今後的高考考場!

數學:邏輯推理能力要比刷更多題重要。

2019年高考會把考查考生邏輯推理能力作為重要任務。同時,通過多種渠道滲透數學文化,如有的試題將通過數學史展示數學文化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有的將通過揭示知識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體現數學的創造、發現和發展特點;有的將通過對數學思維方法的總結、提煉,呈現數學的思想性。


新高三注意:2019高考命題定調,各科怎麼考?


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得儘快養成。

2019高考英語將通過深度發掘語篇材料思想內涵,加強對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比如閱讀理解部分可能選取科技創新、環境保護、一帶一路、遺產保護等話題文章設計試題,引導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基礎上深入思考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體悟和諧發展之道。

文科綜合:學科素養不是一句空話!

2019高考文科綜合將注重創新試題設計、挖掘時代主題、構建問題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歷史學科所獨具的思維與分析方法。

地理試題將更加註重反映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的價值取向,將地理學思想方法自然、貼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學科將精心選擇能夠更好地承載學科知識、反映學科特色的素材,貼近學生生活、貼近時代。

歷史學科將更加註重考查歷史思維過程與方法,如學生對歷史事實和歷史敘述這兩種不同史學概念的理解和辨別程度。

理科綜合:新知識或拓展信息將更多出現!

堅持把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考查滲透到命題全過程,向學生提供新知識或原有知識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化學試題可能增加化學反應圖形和性能關聯圖形的體裁,讓學生在獲得化學信息的基礎上,迴歸到基本反應原理和物質結構知識中去。

物理學科通過將動量和近代物理作為必考內容進行考查。

生物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對生物學問題進行探究,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科學表達等;同時,要求學生具備實驗設計、實驗結果預測的能力。

目前,高考改革正處在由點到面梯次推進的戰略攻堅期,也走到了各種矛盾和問題集中爆發的改革深水區。而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各類政策好,做好複習規劃。

以上的各科的複習要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理解,但是無論如何,打好穩固的基礎對於高三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高三的第一次考試也同樣重要,所以大家務必要重視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