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出行安全宣傳」高平公安交警發布老年人出行安全提示(三)

「老年人出行安全宣传」高平公安交警发布老年人出行安全提示(三)

老人出門所選的交通工具無非有這麼幾種:自行車、公交車、地鐵、代步車、自駕車、飛機和輪船,無論選擇哪一種,都應遵循量力而行、遵守規則、安全第一的原則。

騎自行車,老年人應該別載重物、靠邊行。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人眼神不好使,反應變慢了,靈活度、平衡力也差一些,不太適合自行車這種對平衡力要求比較強的交通工具,一旦需要緊急停車、轉彎時,很容易出現意外。統計發現,老人因騎車摔倒、被機動車撞倒的事情經常發生。

身體較好的六十多歲老人可以騎,70歲以上的老人就儘量不要騎車了。為了防止意外發生,騎車時也不要載重物、帶人,要靠邊騎。

乘公交、地鐵抓牢扶手。

如果離公交車或地鐵還有一段距離,或者趕不上這一趟車,千萬記住不要著急追趕車輛。

一是因為著急容易跌倒,二是急火攻心,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很容易在這個時候發生危險。

老人乘車時還要注意,抓緊扶手或椅背,以免突然出現急剎車而摔倒、碰傷;等車停穩了再起來;身體不適時,學會請別人給自己讓座,禮貌地說:“請讓我坐一會兒好嗎?謝謝。”聽到這句話,大多數人都會站起來讓座。

改裝代步車最好別用。

老年代步車嚴格來講屬於醫療器械,服務於行動不方便或有疾病的老人,不允許在機動車道路行駛,但如今馬路上的老年代步車主要是指以蓄電池或者燃油驅動的非法組裝、拼裝的三輪車或四輪車。這些車雖然掛的是代步車的牌子,但內部剎車、油門卻一應俱全,完全是機動車的配置。中消協發佈預警,這種代步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

首先,這種車起步猛、底盤輕,特別容易發生傾斜。剎車零件容易損壞,緊急情況下難以保證安全停車。同時,這些車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危險係數極高。因此,老人最好不要買、不要坐,更別自己開。

自駕車前先體檢。

如今開車的老人越來越多,但人的年紀大了,身體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隨之降低,再加上不少老年人有慢性病,都會影響到開車的安全性。因此,要獲取開車的資格證,身體運動功能、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方面以及聽力、視力的檢查要達到要求。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老人最好不要獨自開車上路,尤其是服藥期間,一旦發現身體狀況不適,千萬不要開車。另外,老年司機每年都應檢查聽力、視力,並進行體檢。

高齡老人坐飛機出行須慎重,乘坐飛機要視其健康狀況而定。

對於高齡或者健康不佳的老人,應該向醫生詢問是否可以乘機旅行,同時讓醫生出具證明。對航空公司而言,也需嚴格把關,在地面,工作人員就要詢問其健康狀況。登上飛機後,乘務員也會仔細瞭解老人的身體狀況,對於身體不適的老人,會要求出示健康證明或者由機場醫生決定其是否可以乘機。

01

對心臟病、高血壓病及極度衰弱的病人來說,大氣壓變化的作用會更加明顯,尤其是血壓升高、心輸出量減少、呼吸困難等症狀的出現,更易引起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據資料統計,在飛行中因急性心臟病死亡者佔乘客的3/10萬。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人,在空中旅行容易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血、肺動脈高壓和併發高血壓病。因此,有這類病史的人,乘機前要先請醫生鑑定,以決定能否乘機。

02

心血管疾病患者。因空中輕度缺氧,可能使心血管病人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特別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及嚴重高血壓病人,通常認為不宜乘飛機。

03

患有高血壓 糖尿病 冠心病 腦血管病人如腦栓塞、腦出血、腦腫瘤這類病人

由於飛機起降的轟鳴、震動及缺氧暈機等,可使病情加重,禁止乘飛機。

04

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如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因不適應環境,如果有氣胸、肺大炮等,飛行途中可能因氣體膨脹而加重病情。

05

嚴重貧血的病人。血紅蛋白量水平在50克/升以下者,不宜乘飛機。

選擇輪船出行時,老年人應注意如下安全事項:

01

不夾帶危險物品上船。

02

不要乘坐缺乏救護設施、無證經營的小船,也不要冒險乘坐超載的船隻或者“三無”船隻(沒有船名、沒有船籍港、沒有船舶證書)。

03

上下船時,必須等船靠穩,待工作人員安置好上下船的跳板後方可行動;上下船不要擁擠,不隨意攀爬船杆,不跨越船擋,以免發生意外落水事故。

04

上船後,要仔細閱讀緊急疏散示意圖,瞭解存放救生衣的位置,熟悉穿戴程序和方法,留意觀察和識別安全出口處,以便在出現意外時掌握自救主動權。同時按船票所規定的艙位或地點休息和存放行李,行李不要亂放,尤其不能放在阻塞通道和靠近水源的地方。

05

客船航行時不要在船上嬉鬧,不要緊靠船邊攝影,也不要站在甲板邊緣向下看波浪,以防眩暈或失足落水;觀景時切莫一窩蜂地擁向船的一側,以防船體傾斜,發生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