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秋,宜團圓!

今日中秋,宜团圆!

今日中秋,宜团圆!

中秋佳節,三秋至此為半,一年中最有詩意的時節就要到了。中秋,是團圓的節日,也是思念的節日。中秋,天高月圓,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今天,一起走近傳統節日——中秋節。

中 秋

知 識

今日中秋,宜团圆!今日中秋,宜团圆!
今日中秋,宜团圆!

中 秋

習 俗

賞 月

今日中秋,宜团圆!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之後每逢中秋,便擺出果品,賞月暢談,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此外,我國很多地方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嚮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吃月餅

今日中秋,宜团圆!

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人們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賞 桂

今日中秋,宜团圆!

人們經常在中秋時賞桂花,食用桂花製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中秋之夜,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閤家甜甜蜜蜜,已成為節日一種美的享受。

玩花燈

今日中秋,宜团圆!

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廣東地區將花燈掛於高處,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觀 潮

今日中秋,宜团圆!

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大賦名篇《七發》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中 秋

品 讀

中秋節,是團圓的佳節,也是思鄉的日子。還記得和家人共賞的那輪明月嗎?還懷念記憶裡月餅的香甜嗎?今天,和小編一起來讀讀這些名家筆下的中秋↓↓↓

思 念

《月是故鄉明》(節選)

季羨林

今日中秋,宜团圆!

我只在故鄉呆了六年,以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過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後在歐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在這期間,我曾到過世界上將進三十個國家,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芒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到我故鄉中那個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萬萬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少萬里,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我的小月亮,我永遠忘不掉你!

團 圓

《母親的月餅》(節選)

肖復興

今日中秋,宜团圆!

只有曾經吃過翻毛月餅的人,才會體味得到趙先生所說的皮子的特點,這是區別於蘇式月餅最重要之處。蘇式月餅的皮子也起酥,但那皮子是浸了油的,是加了甜味兒的。翻毛月餅的皮子沒有油,也不加糖,吃起來絕不油膩,入口即化,而且有一種任何餡也壓不過的月餅本身最重要的原料——麵粉的原來味道,這是來自田間的味道,是月餅最初的本色,現在的月餅做得越來越花哨、越來越昂貴,已經離本色越來越遠。由於皮子沒有油,翻毛月餅放幾天再吃,皮照樣的酥,蘇式月餅就不行,放幾天,皮就硬了。翻毛月餅皮子到底是怎樣做的,充滿謎一樣的迷惑和誘惑,只獻身,不現形,英雄莫問來處似的,只把餘味留下,便瀟灑而去。好多年不見翻毛月餅賣了,也不知道現在這手藝傳下來沒有?

美 好

《北平最美的時候》(節選)

老舍

今日中秋,宜团圆!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攤與地攤,和果店裡,都陳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來的水果。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像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隻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為拜月用的,貼著金紙條的枕形西瓜,與黃的紅的雞冠花,可就使人顧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經辨不清哪一種香味更好聞,哪一種顏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中秋前三日》

冰心

今日中秋,宜团圆!

浸人的寒光,

撲人的清香——

照見我們絨樣的衣裳,

微微地引起了

絨樣的悲傷。

我的朋友,

正是“花好,月圓,人壽,”

何來惆悵?

便是將來離別,

今夕何夕,

也須暫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