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8月11日傍晚,一場美麗的日偏食天象在我國天宇精彩上演,在野人的邀約下,我們來到縣城附近一個山頂,靜靜地等待著美景的到來。稍顯遺憾的是日食發生不久,太陽就鑽進了天邊厚厚的烏雲裡。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據瞭解,本次日偏食從北大西洋和格陵蘭島開始,向東向北移動,陰影掃過冰島、北歐和北極,在地球頂端繼續移動,覆蓋俄羅斯北部,並深入蒙古和中國,中國除了西藏、臺灣、雲南、廣西、海南和廣東南部等地區外,均可看到“天狗咬日”或“帶食日落”的天文美景。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小科普】日偏食是一種常見的天文現象,是指當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運行到月球的半影區時,地球有一部分被月球陰影外側的半影覆蓋的地區,在此地區所見到的太陽有一部分會被月球擋住的天文現象。日食發生的過程中主要有3個時間節點:初虧(食始),即月球接近太陽之時,太陽、月球的視圓面第一次相外切的時刻,標誌著該地方見食開始。食甚,即月球中心和太陽中心距離最近的時刻,此時,看到太陽被遮掩的部分最大。復圓(食終),即月球離開太陽之時,太陽、月球的視圓面第二次相外切的時刻,標誌著該地方見食結束。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在古人眼中,自打盤古開天闢地,日月星辰就各司其職了。日生光熱,月掌潮汐,日月光華蘊載著天地靈氣,是睥睨萬物、潤澤蒼生的神靈。西方《聖經·舊約》開篇就寫道:“上帝說,要有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於是把光暗分離。”可見很早以前,“光”這個東西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相當神聖的。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古人把日出日落稱為晝,月升月降稱為夜,晝出夜伏一直是人們生活的標準模板。“日食”剛好打翻了晝夜輪替的常態局面,朗朗乾坤,日照當空,忽然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什麼個怪物,竟然一口一口把掌管萬物、創生光熱的太陽神給“吃了”!白晝陡然入夜,天地失去光輝。這種“怪”現象自然很容易掀起恐慌,同樣掀起的還有對“作祟怪物”的各式猜測。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中國的老祖先認為吃太陽的是天狗,即那隻傳說中常伴二郎神左右的哮天犬。發生日食時,得使勁敲鑼打鼓、開弓射天、燃放爆竹,從而趕走“惡犬”,拯救太陽。古印度則認為是巨龍把太陽給吞了,別看在咱們國家“龍”象徵著吉祥,在很多地方卻搖身一變,成了邪惡與暴力的化身。在阿根廷,人們覺得是美洲虎把血盆大口朝向了太陽。此外,還有地方提到青蛙、吸血蝙蝠等,可謂眾說紛紜。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剛開始不久太陽就鑽進了烏雲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不到幾分鐘,太陽就只剩下了一個小角

站在南江縣城山頂,賞日偏食美景

最後完全消失在雲層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