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生活——螃蟹到底怎麼吃

又到了吃大閘蟹的季節了,每年10-12月份就是大閘蟹最肥美的時候。在內陸的小夥伴不是經常能吃到螃蟹的,所以對螃蟹總有些不熟悉,有時候也不值得從哪裡下嘴。其實別看螃蟹個不大,出了硬硬的殼以外也有一些地方是不能吃的,今天就來說一說螃蟹哪些地方不能吃。

拿到螃蟹的時候總覺得螃蟹張牙舞爪的不知道從哪下手,正確的吃螃蟹方法是先把蟹鰲和蟹腿弄下來,有剪刀的用剪刀,沒有剪刀的扭一扭就能拽下來。因為等螃蟹涼一些了,蟹腿肉就會和蟹殼分離,吃起來不會很狼狽。

生態生活——螃蟹到底怎麼吃

弄完蟹腿就可以把蟹身上的蟹殼掀開了,蟹殼上面會有一些蟹黃和一個三角形狀的東西,那個三角形狀的東西就是第一個不能吃的部位——蟹胃,因為蟹胃裡面會有一些螃蟹吃的髒東西,所以不建議吃。但是蟹殼上的蟹黃是可以放心吃的。

接下來輪到了被剝開的蟹身,蟹身左右兩側像流蘇一樣的東西就是蟹腮,會過濾水裡一些不乾淨的東西,而且口感不好,是不建議吃的。

蟹身中間有蟹黃或者蟹膏,還有所有動物都必不可少的心臟,蟹心長成六邊形,很好認。普遍認為蟹心性寒,吃了傷身,不建議吃。

生態生活——螃蟹到底怎麼吃

把螃蟹翻過來,扒開蟹臍會看到蟹腸,蟹腸可不像鴨腸一樣好吃,不僅口感不好,裡面還會有一些髒東西,所以蟹腸也不要吃。

蟹胃、蟹心、蟹腮、蟹腸這四個就是吃螃蟹時要注意避開的地方,雖說偶爾吃一回尚無大礙,但個人體質不同,少吃為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