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投入少 增收效益高

再生稻,民間又稱“懷胎草”。再生稻米很香很糯,營養價值豐富,還具有化積除溼、寬腸消脹等藥用價值。

稻農在頭季水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收穫再生稻,全程農藥化肥、零投入。蓄留再生稻,省工、省時,經濟效益高。

再生稻:投入少 增收效益高

犍為縣地處亞熱帶溼潤性氣候區,屬於再生稻次適宜區,27個鄉鎮適宜蓄留再生稻。農業工作者大力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和實用技術,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發揮區域優勢大力推廣再生稻助農增收

經過幾十年雜交稻品種選擇、示範蓄留技術試驗和大面積推廣應用,蓄留技術成熟。截至2017年,全縣常年蓄留再生稻面積已達14萬畝以上,有收面積穩定在6.7萬畝以上,再生稻年產量可達到0.57萬噸以上。

近年來,縣農業局根據多年研究成果及生產實踐,提出大力發展再生稻、促進農民增收的思路:堅持以良種為中心,配套技術為重點,繼續抓好犍(為)-羅(羅城鎮)線、犍(為)-孝(孝姑鎮)線兩大片(帶)12萬畝再生稻的蓄留生產,主攻單產,提高品質。

該局發揮科技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推進 “科技入戶”,切實解決技術推廣“最後一公里”問題。通過“百畝攻關、千畝展示、萬畝示範”,層層落實技術宣傳、培訓、指導工作力度,提高農民發展蓄留再生稻水平,帶動全縣再生稻生產,促進全縣平衡增產。

抓“龍頭” 建機制 做大“再生稻事業”

縣農業局“築巢引鳳”,引入社會資本-樂山惠田米業有限公司、四川犍為縣鴻亨米業,以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為紐帶,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連結機制,推行定單蓄留、合同收購。堅持互惠互利原則,形成多形式利益共同體,確保小農戶的利益。

再生稻:投入少 增收效益高

提檔升值,拓展增收空間。犍為縣以“龍頭”企業為載體,推進再生稻大米的精、深、新加工開發。犍為再生稻米粒細長偏小,色澤潔淨鮮亮,腹白較小,具有膠稠度高,堊白米率低,直鏈澱粉(幹基)和脂肪含量較高,礦質營養元素豐富的特點,米飯清香、潔白、油亮,飯粒結構緊密,軟硬適中而略帶粘性,口感細膩舒適,深受大眾喜愛。

“龍頭”企業順應市場需求,開發“金犍為再生稻”、“犍為再生稻”兩個系列,提升經濟效益。

2018年戰績:全縣再生稻總產9520噸

科學引領,艱辛探索,犍為縣“再生稻事業”結碩果。近日,國家統計局樂山調查隊、市農業局、國家統計局犍為調查隊、縣統計局、及縣農業局一行來到舞雩鄉玉泉村再生稻種植區域實割測產。他們隨機抽選田塊,採取田間棋盤式5點測產,現場收割再生稻;根據測產公式現場除去水分含量、雜質、空秕,扣除邊際效應問題,畝產量為203公斤。

再生稻:投入少 增收效益高

據2018年萬畝再生稻示範片調查統計,畝平產量140公斤至200公斤,每公斤“定單”收購價3.6元至4.2元,畝增產值504元至840元。經精加工成大米後,市價每公斤銷售價為20元。以出米率60%計,畝產再生稻大米84公斤至120公斤,畝增產值1680元至2400元。

初步統計,今年全縣再生稻有收面積可達6.8萬畝,平均畝產140公斤,總產9520噸,加工成再生稻大米5712噸,可增加產值11424萬元,效益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