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盜乾隆墓時,隨手丟了一塊「裹屍布」,70幾年後賣了1.3億

早在東漢末年,盜墓就開始廣泛興起,雖然在之後的歷朝歷代中,都對這種行為加以了禁止,但在古物的吸引之下,不管禁得有多嚴,仍然有人頂風作案。

孫殿英盜乾隆墓時,隨手丟了一塊“裹屍布”,70幾年後賣了1.3億

在歷朝歷代的盜墓賊中,真正稱得上是文物專家的人少之又少,因此當挖開了一座墓後,盜墓賊最熱衷的還是墓中的那些真金白銀、珠寶陶瓷等,從而忽視了墓中一些真正的瑰寶,甚至還將其丟棄、毀壞。

1928年春,孫殿英對清東陵(清朝皇室陵園)進行了長達7天7夜盜掘。當挖到乾隆陵寢的時候,孫殿英的手下將其中所有的寶物洗劫一空,連乾隆遺體上的東西都沒有放過。

孫殿英盜乾隆墓時,隨手丟了一塊“裹屍布”,70幾年後賣了1.3億

乾隆的遺體上蓋著一塊“裹屍布”,由於這塊布上鑲滿了各種各樣的珍珠和寶石,所以盜墓賊們扯下了這塊布,並將布上鑲嵌的寶物一顆一顆的取了下來,然後便將這塊布給隨手丟棄了。

當清東陵被盜的消息傳出後,滿清遺老紛紛趕來“護墓”,等到孫殿英等人帶著盜掘的寶物離開後,他們才敢過來收拾殘局,重新安葬祖先的遺體,並大呼“子孫不孝”。

孫殿英盜乾隆墓時,隨手丟了一塊“裹屍布”,70幾年後賣了1.3億

在整理乾隆陵墓的時候,其中的一位滿清遺老發現了被人隨意丟棄的“裹屍布”,這位滿清的遺老畢竟是乾隆的後代,經過仔細查看後,便確定了這塊所謂的“裹屍布”,其實是乾隆時期,西藏活佛獻給乾隆的“陀羅尼經被”(經過多位大師開光)。

當發現了這張“裹屍布”的不凡之後,那位滿清遺老將其帶回家珍藏了起來,為了防止這件寶物被別人覬覦,他便將其縫在了一件袈裟之中,正是因為如此,這張“陀羅尼經被”才得以在戰亂中被保存下來。

孫殿英盜乾隆墓時,隨手丟了一塊“裹屍布”,70幾年後賣了1.3億

那位滿清遺老去世後,這件袈裟中的秘密也就沒有人知道了。在2005年的時候,這件清末的袈裟出現在了拍賣會上,但卻沒有人對這件袈裟感興趣,後來一位姓秦的業餘收藏者抱著搏一搏的心理,花5萬塊將其給買了下來。

這位收藏家將其買回家後,經過仔細的研究,終於發現了縫在其中的“陀羅尼經被”,於是他立馬找專家對其進行了鑑定,結果自然讓他欣喜無比。不久後,這位藏家就將乾隆的“陀羅尼經被”拿出來進行了拍賣,並賣出了7205萬的天價。

孫殿英盜乾隆墓時,隨手丟了一塊“裹屍布”,70幾年後賣了1.3億

後來,當這件“陀羅尼經被”再次出現在拍賣會上時,成交價漲到了1.3億。如果被盜墓賊知道了他們當時隨手丟棄的“裹屍布”竟然價值1.3個億,不知會作何感想,會不會找塊豆腐撞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