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賽最後的看點,日本隊還能繼續帶來驚喜嗎?

小組賽就要結束了,有悲有喜,有驚喜有失望。阿根廷人實現了勝利大逃亡,而德國隊沒能擺脫衛冕冠軍小組賽不能出線的魔咒,在巴西隊獲得小組第一之後,小組賽最後的看點只剩下日本隊能不能保留亞洲足球的星星之火進軍十六強。

小組賽最後的看點,日本隊還能繼續帶來驚喜嗎?

日本隊在本屆世界盃的表現收穫了諸多好評,在和哥倫比亞和塞內加爾的比賽之前並沒有太多的人看好他們,而藍武士卻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取得了一勝一平的戰績,在亞洲5隊中,沙特、伊朗、澳大利亞、韓國相繼出局,日本成為了亞洲球隊的獨苗。眼下日本牢牢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們要做的就是在和波蘭隊的比賽中拿到一分。即便日本不敵波蘭,塞內加爾戰勝哥倫比亞的話,日本也可以小組第2身份出線。

如果說這個小組中日本隊是最大的驚喜,那麼波蘭就是最大的失望。有著拜仁鋒霸萊萬的波蘭兩場比賽僅僅取得一個進球,成為世界盃足球賽最早出局的種子球隊——世預賽小組第一的他們世界排名可是第8名,歐洲排名第6。對於波蘭人來說,世界盃已經結束,他們是要用一場勝利來挽回些許顏面還是順水推舟做個人情,這是皮什切克面對香川真司,貝德納雷克面對吉田麻也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

小組賽最後的看點,日本隊還能繼續帶來驚喜嗎?

在亞洲,一提到“勤勉的跑動、不屈的精神”這樣的話題我們總會想到韓國隊,事實上日本隊在這一方面不輸給他們的鄰居,甚至他們更加的隱忍和堅韌。

韓國隊相信勤能補拙,“無盡的跑動+積極的拼搶”是他們在世界盃上最重要的戰術,從1986到2018,這是韓國隊最大的特點也是唯一的特色,其他方面可以說三十年來毫無進步可言。當過分的積極拼搶成為了醜陋的犯規,再加上十六年前欠下的孽債,2018的韓國隊成為被球迷、對手、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

小組賽最後的看點,日本隊還能繼續帶來驚喜嗎?

日本隊的缺陷很明顯——力量、速度、身高等等各方面基本身體素質是他們的短板。1998年首次打進世界盃的日本人面對阿根廷和克羅地亞表現的足夠堅韌,僅僅是1球小負的結果看上去雖敗猶榮。然而從那個時候日本人已然認識到僅僅有“積極”的精神屬性是不夠的,足球本身的技戰術才是取勝的關鍵所在。從1998到2018,二十年的時間裡我們看著當年那個被我們吊打的小日本一步一步成長為世界盃賽場上的藍武士。從三浦知良到中田英壽,從中村俊輔到香川真司,日本隊首發11人中已經有10人來自歐洲聯賽——這些球員正在不斷縮小自己國家隊與世界強隊的差距,這樣的一支球隊擊敗哥倫比亞很奇怪嗎?

小組賽最後的看點,日本隊還能繼續帶來驚喜嗎?

當對手少一人的時候,大迫勇也依然回到禁區內堵搶眼,當塞內加爾球員已經抽筋的時候,長友佑都還在左路高速衝刺。461腳傳球,54%的控球率,591次傳球,58%的控球率。日本人不僅僅保留著勤能補拙的好習慣,更是在其他方面有著巨大的進步。

塞內加爾的教練說:日本隊比我們做的更好。這或許只是一句客套話,但比賽的結果也證明,足球場上身體素質很重要,卻還有比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