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帮实扶暖人心

真帮实扶暖人心

真帮实扶暖人心

2017年,邻水县成功实现33个贫困村退出,4066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89%。看着这组数据,县政协主席冯永斌感到十分欣慰——成效的背后,离不开县政协的倾力帮扶。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邻水县政协积极响应省政协“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号召,动员组织全县282名政协委员深入贫困村及贫困户开展对口帮扶,通过围绕脱贫目标“谋”,聚焦增收难题“帮”,开展服务活动“送”,使帮扶取得明显成效。仅2017年,该县政协系统共为贫困村协调项目48个,资金1500余万元,捐款捐物600余万元,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做好事480余件,为1000余名群众进行了免费义诊。

故事一:

一次偶然的发现

7月6日一大早,听说县政协机关干部要到村上来,观音桥镇大安村村民张素华早早地等在了村口。她是专门来向县政协机关干部说一声“感谢”的。正是由于今年春节前夕县政协开展的那场“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才让她重见了光明。

活动当天,邻水县政协医卫界委员一早就出发,前往大安村开展义诊活动。听说县里的医生来义诊了,大安村及周边村庄的不少村民都赶来看病咨询,里三层外三层,把义诊台围了个水泄不通。活动中,县政协委员、县人民医院医生龚应兰偶然发现一个现象——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在无意间谈到看东西有些模糊,但是大家都认为是年纪大了,视力下降导致的,并没在意。不过有多年从医经验的龚应兰则认为,这些村民或许不仅仅视力下降导致视线模糊,有可能患有眼疾,例如白内障。

义诊结束后,龚应兰及时向院领导汇报这一情况,引起高度重视。随后安排大安村张素华、刘书花等6位贫困村民到县人民医院进一步检查,果然如龚应兰预料的那样,这些贫困村民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疾。之后按照相关政策,县人民医院对6位村民免费进行了手术,让他们重见了光明。

“谢谢你们哦,要不是春节这次义诊活动,我都还不知道自己患有白内障。”上午9点过,张素华看见县政协机关干部来了,她激动地连连道谢。

故事二:

两头“撑家”的水牛

下午4点过,76岁的擂鼓坪村村民王大友牵着一头水牛,往附近的山坡走去。旁边院子的一位村民跟他打着招呼。在王大友眼里,家里的那两头水牛可是宝贝。也正是因为这两头牛,王大友家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全家5人,3人残疾,房屋破漏、衣食困难,家庭年收入不足4000元,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这是一年前王大友家的真实写照。转机现于去年4月,邻水县政协在开展送温暖走访活动中,了解到王大友家的现实情况,参与活动的委员当场表示愿意捐款出资,但仅仅是“输血式”帮扶解决不了王大友家的根本问题。对此,邻水县政协组织委员进行了讨论分析,针对擂鼓坪村荒山荒坡多、牧草生长较好这一实际,确定把养牛作为王大友家的脱贫产业。

随后,由县政协委员捐款1.2万元,先后购买两头水牛送到了王大友家。目前,一头母牛已经产了两头崽,王大友卖了一万多元钱。同时,毗邻群众犁田需要耕牛,王大友将水牛出借,又带来一笔收入。

今年春季,王大友家用卖牛崽的钱发展起了西瓜种植。不久前,当县政协委员余碧珍来到王大友家的瓜田,见到绿油油的瓜苗上已经长出了西瓜,她无比欣慰地说:“原本贫困的家庭,这下有了希望。”

故事三:

牵挂于心的村道

2017年10月2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邓有宽怎么也不会忘记。这一天,香炉山村9.8公里村级公路竣工通车,作为观音桥镇香炉山村村委会主任,邓有宽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好多年了,一直想修,但都未能如愿。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得感谢县政协。”邓有宽激动地说着。香炉山村是省级贫困村,距离观音桥镇政府13公里。一直以来,村里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发展,也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不便。当地村民谈道,以前外出要翻山越岭10多公里,运送物资只有靠肩挑背扛。

邻水县政协领导在一次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一直牵挂着这条路的修建工作。去年4月, 县政协相关人员又来到香炉山村,先后用了近1个月时间,走访了近百名干部群众,搜集意见建议。当地村民说得最多的还是修路。这更加坚定了县政协帮助香炉山村修通道路的决心。

去年5月,县政协一班人开始四处奔走,找项目、筹资金,先后召开20多次会议,与10多个部门、单位进行沟通协调,最终筹集到资金495万元。紧接着,修路进入施工阶段。

半年时间,这条牵挂于心的村道修通了。如今回忆起道路开通当天的场景,邓有宽记忆犹新——村民们像过节一样,纷纷奔走相告,欢天喜地。

真帮实扶暖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