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入伏

当毒辣的阳光

交织整日的蝉鸣

热浪从发烫的沥青路上不断升腾

三伏天

也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天文专家通报说

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

“三伏天”长达40天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三伏天”是个啥?它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潮湿、闷热不说,还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段日子,一般三十天,有时候是四十天,名字里的“伏”就是指“伏邪”,“邪”是指“六邪”中的“暑邪”,“伏邪”,意思是在这段时间内,宜“伏”不宜动。

听上去就不是很美好……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三伏天这7件事千万别做

1、好吃冷饮

喝常温白开,朴素而养身。如果你能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好一大半。

在此给大家推荐两个夏季适宜的消暑祛湿的佳饮:

1、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加适量冰糖,凉后饮用。

2、绿豆山楂汤:绿豆150克、山楂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冰糖,晾凉饮用。

大家要记得:小口慢饮方解暑!

2、湿发入睡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所以,一定要把头发擦干再入睡。

3、空调吹背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

在空调房里穿衣服,要尽量过肘过肩,女性注意不露腰。

4、熬夜纳凉

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三伏天应该注意补一个午觉,二三十分钟都可以。但如果过了1个小时,就会影响晚上睡眠了。

5、久坐不动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有些人不爱动,但是,久坐会导致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适当排汗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有助于人体“排废祛湿”。

美国糖尿病学会2016版指南中明确指出:所有人都应该减少久坐时间,特别是避免久坐超过90分钟。

久坐还容易导致腿脚肿、下肢血栓形成,加速脊柱老化。

建议大家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活动。

6、盲目进补

天气炎热并不适合进食滋补之品,这一时期稍稍不注意,进食不适当的食物就很容易上火。

但可以适当进补西洋参,特别是汗出过多,人觉得很疲惫、心慌的时候,适合用西洋参泡茶饮,对苦夏者很有利。

7、日光暴晒

三伏天烈日高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引起皮肤脱皮、红斑,严重的甚至会起水疱。

过度暴晒,紫外线会破坏胶原、弹力纤维,让皮肤提前衰老,甚至引发皮肤癌。此外,强烈的阳光还会损伤眼睛。

上午10点到下午2点紫外线最强,这个时段要特别注意防晒。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伏天要做的3件事

1、热水洗澡: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洗热水澡。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洗热水澡这个习惯给忘记了,觉得夏天要洗冷水才够清凉。其实天气越热,热水洗澡就显得更有必要,而且洗完以后身体会觉得神清气爽,并不会觉得出汗难受。

2、入伏吃瓜

伏天三神瓜

苦瓜,丝瓜,冬瓜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苦瓜

去痱子

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

丝瓜

平痰喘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

可谓是三伏天里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好帮手”

冬瓜

增食欲

清热化痰,除烦止渴

降火解毒、利尿消肿

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较低

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

等人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3、伏天开空调:26℃最适合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限度的。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在8℃~10℃左右最适宜,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

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应该开窗户透透气。

一定不能忘记补水

三伏天一定不能缺水

入伏后

人体在三个时间段容易缺水

起床时、睡觉前和洗澡后

这三个时段应注意补水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各位!今天正式入伏

暑邪盛行,防止寒气入体

不然留下病根!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来 源丨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

图文编排丨董 彦

校 检丨杨 晨

终 审丨余 泳 忠

入伏啦!这些常识请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