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哲學會有慰藉作用?

為什麼說哲學會有慰藉作用?


聲明:↑照片來自 Internetwork,基於 CC0 協議,有一定幅度通過專業創意應用程序完成的更改。

輕觸下方聲音標識,即刻收聽語音版。

還可移步【喜馬拉雅 FM】、【網易雲音樂】或【企鵝 FM】,搜索【更好時代知識服務】收聽:

(音頻由 CV 楊一方演繹)

為什麼說哲學會有慰藉作用?來自更好時代

00:00

03:30


一般我們看到哲學這個詞語,都會認為很高大上,那些高深的哲學家說話我們都聽不懂,更別提從中得到慰藉了,確實,一些體系嚴謹的大牌哲學家強調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的確不是一般老百姓消遣的。

真正的哲學不應該遠離世人

,而應該多花力氣去研究更加現實的論證,我們從三個哲學家的不同想法來看看哲學為我們帶來的自我慰藉。

塞內加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代表人物,這個學派的哲學家本身比較注重哲學的慰藉作用,他們有一個觀點:我們不快樂的原因在於我們試圖控制我們自身無法控制的很多東西

我們真正能夠控制的只有我們的想法、慾望等,而我們的財富、容貌,甚至我們的身體,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因為財富可能散盡,容貌不能長存,身體可能受到傷害,我們總想著控制超出自身能力的事物,就會徒增煩惱。

當面對一些無法控制的事情,我們只有隨時想好各種準備,才不會驚慌失措,見過大世面,就是能夠享受最好的,同時也能承受最壞的。但是這種觀點不是讓我們逆來順受,我們要理性區分必然和非必然,不要將非必然當作必然,從而拒絕可能的事情,也不要拒絕承認必然,而妄想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所以塞內加的哲學幫你認識到兩方面內容:

第一,任何事情都可能隨時發生,你做好準備,這樣就不至於受到太大打擊;第二,那些已經發生的壞事,回想一下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

伊壁鳩魯關於對缺少錢財有著哲學的慰藉,他認為哲學是快樂的源泉和法則,一個窮人可以和富人一樣快樂,甚至更快樂,我們不應該根據自己的第一感覺行事,而是應該先審視自己的慾望是不是理性。

所謂快樂,更多依賴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而對物質的東西依賴較少,如果金錢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後,財富和快樂的聯繫就逐漸分離了,即使財富繼續增加,快樂水平也只能停留原處,自由和思想也可以使你更快樂。

蘇格拉底給我們帶來的哲學慰藉,我們一定聽說過蘇格拉底的鼎鼎大名,蘇格拉底看來,只有那些不能被理性地駁倒的論斷才是正確的,不能被證偽的論斷才是真理,他告訴我們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反覆思考遠比直覺靠譜,在理性思考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自己原有的想法會變得支離破碎

但是蘇格拉底沒有強調真理和少數的關係,他只是敦促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反對者得出結論的邏輯上,提醒我們應該關心的不是反對我們的人數有多少,而是他們反對我們的理由有多充分

真理並不是來自大多數人的說辭,而是源於合理的邏輯,有時我們提出的想法或行動不被人理解,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妥的,在放棄我們的觀點之前要先審視一下他們得出結論的邏輯。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