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展覽時間

2018年9月21日至10月21日

開幕時間

2018年9月21日15:00

展覽地點

貴州美術館2樓展廳

指導單位

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

主辦單位

貴州省文化廳

貴州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貴州大學

貴州省博物館

承辦單位

貴州省美術家協會

貴州畫院(貴州美術館)

貴州大學美術學院

展出

藝術家

01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全山石,1930年生於浙江寧波。畫家。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留校任研究員。1954年由國家選派赴蘇聯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學習,1960年畢業回國。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02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王恤珠,195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57年畢業於蘇聯專家K M 馬克西莫夫來華舉辦的油畫研究班,其後在廣州市美術學院任教近二十年,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研室主任、講師。廣東畫院專業畫家。

03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羅工柳,中國現代著名油畫家、版畫家、美術教育家,廣東開平人。早年就讀於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抗日戰爭期間,曾在武漢政治部第三廳參加抗日宣傳活動,1938年到延安,入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負責《新華日報(華北版)》美術工作。1949後,曾先後任教於北方大學和華北大學。建國初期,參與創建中央美術學院,曾任任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美協書記處書記、美協常務理事等職。2003年被文化部授予造型藝術成就獎。2004年10月23日病逝。

04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郭紹綱 ,1932年生於北京昌平。畫家,藝術教育家。兼擅書法。1949年考入國立北平藝專,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1955年至1960年由國家選派赴蘇聯列賓美術學院留學。廣州美術學院教授、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國際美術家聯合會名譽副主席。1999年獲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榮譽教授,俄羅斯政府文化部授予普希金獎章。

05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紹興人,受毛主席讚譽的油畫大師。是國家文物局規定的“作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師之一。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開設油畫工作室培育人才。曾創作過《春到西藏》、《哈薩克牧羊女》、《苗女趕場》、《百萬雄師過大江》等主題性繪畫。

06

雷雨,廣東中山人早年隨李鐵夫學美術,曾在香港與人合辦美術學校。1952年任上海美術製片廠美術設計。出版有《水彩畫技法研究》,設計動畫片《一幅僮錦》、《森林之王》等雷雨的水彩畫在五十年代的上海很有影響,為建囯以後海派藝術代表人物之一,他撞長畫風景、靜物,其感覺明銳、筆調爽利,於清淡中見深沉。

07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胡善餘(1909-1993),廣東開平人。胡先生從藝六十餘年。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長年來,先生潛心研究西歐油畫藝術的優秀傳統,並著意於以民族的審美觀和兼有東方特色的藝術手法來表現多姿多彩的生活。他的藝術語言生動簡潔,色彩豐富明快,意境雋永典雅,具有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風格。他高深的藝術造詣,受到中外藝術界的好評。

08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呂斯百,1905年10月15日生於江蘇江陰,1973年1月14日卒於南京。初入東南大學藝術系,得徐悲鴻賞識,並於1928年被推薦赴法國留學,初在里昂高等美術專科學校,1931年入巴黎高等美術專科學校,曾遊歷西歐各國,考察美術。1934年回國,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後出任系主任。1949年後,先後任蘭州西北師範學院藝術系、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全國第四屆政協委員,省第二、三屆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江蘇分會副主席。他的油畫長於風景、靜物,早年作品筆觸穩健有力,色彩純化雅緻,注重畫面整體的真實性。

09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程十發,中國海派書畫畫匠,在人物、花鳥方面獨樹一幟。在連環畫、年畫、插畫、插圖等方面均有造詣。工書法,得力於秦漢木簡及懷素狂草,善將草、篆、隸結為一體。

10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張安治,近現代(1911-1990) 江蘇揚州人。擅國畫。中央美術學院。1928年考入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1929年入西畫班學習,主要老師有徐悲鴻、潘玉良、蔡任達等先生。1931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科,曾任中央大學助教,重慶中國美術學院副研究員。1946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科塔藝術研究院研修。曾任教於南京中央大學美術系、重慶中國美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藝術師範學院美術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和美術史系,並擔任博士生導師。

11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顧坤伯(1905~1970)現代國畫家、教育家。曾名乙,字景峰,號二泉居士。江蘇無錫人,久居上海。善作山水畫,得力於沈周、文徵明,將沈、文重勾勒的畫理與其所學土木工程講究造型結構的嚴謹學理相貫通,同時又涉獵歷代名家。青綠設色獨具風格,將唐、宋金碧山水的濃豔和元明淺絳山水的清淡自然地結合在一起,傳統功力深厚,如《江山多嬌》、《卓資歷山》等作品,給人以秀麗、滋潤、清新、舒暢的感覺。重視寫生,善用水墨烘染,並滲以西法,自創新意,是一位善於示範而卓有成效的教育家。曾赴內蒙古及興安嶺、雁蕩山、黃山等名山大川實地寫生,獨具風格。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子小坤,能傳其業。

12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潘韻(1905—1985)原名趣琴,號趣叟,長興人。1934年上海新藝術專科學校畢業,長期從事國畫創作和美術教育工作。1940年起,先後任杭州國立藝專與浙江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解放後,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82年3月,兼任浙江省文史館副館長。

13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黃胄,男,字映齋,長安畫派代表人物。因其父四十多歲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黃胄”是初中時自己起的筆名,以後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葉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題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於河北蠡縣,後遷居西安。早年參加革命,任西北軍區戰士讀物出版社編輯。1942年任蠡縣中學美術教員。1946年任陝西省西安雍華圖書雜誌社主編。1949年5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事部隊美術工作,任西北軍區政治部文化創作員,美術組組長。1955年任總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員。1959年,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美術公司顧問。1981年任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黃胄是中國著名的藝術家,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原輕工業部工藝美術公司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4

盧振寰,亦盧鎮寰,廣東博羅人,南簃主人,擅長中國畫。歷任全國文聯廣東分會副主席、全國美協廣東分會副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一至五屆代表、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

15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胡佩衡(1892.6—1962.3),譜名錫銓,又名衡,字佩衡,號冷庵,外號胡塗克圖,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縣,因祖輩做糧商,遷居北京。先後在北平師範、私立華北大 學、北平師範大學、北平藝專任教職,主辦過“中國山水畫函授學社”,又在北京琉璃廠創辦豹文齋書畫店。歷任中國畫學研究會和湖社畫會評議,華北大學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講師,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畫院畫師兼院務委員。

16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於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黎雄才三十年代初的作品《瀟湘夜雨》榮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1954年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被美術評論界譽為“抗洪史詩”。

17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周元亮,字容庵。男,漢族,北京市人,1904年2月生。周元亮1912年進私塾讀書並習書畫。1920年考入北京中國畫研究會,隨陳師曾、湯定之、金北樓、蕭謙中等學習中國畫。周元亮1923年至1948年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曾與王雪濤、吳鏡汀等人舉辦聯展,三十年代晶體在北京榮寶齋“掛筆單”以賣畫為生。1949年以後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書畫展覽。周元亮作品構圖嚴謹,寫景稠密,畫風清雅脫俗。兼工花卉,所畫梅、竹清新雋秀。

18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李苦禪(1899- 1983),男,出身貧寒。現代書畫家、美術教育家。原名李英傑,改名英,字勵公。山東高唐人。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曾任杭州藝專教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擅畫花鳥和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鷹圖》《松鷹圖》《蘭竹》《晴雪圖》《水禽圖》。1978年出版《李苦禪畫輯》。中國近代大寫意花鳥畫宗師、美術教育家李苦禪(1899—1983)原名李英傑、李英,字超三、勵公。生於山東省高唐縣貧苦農家,自幼受到家鄉傳統文化之薰陶,走上了藝術征途。

19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姚茫父(1876——1930年),與張樾臣是同時代人,又是好友。姚名華,字重光,別署蓮花龕主,貴州貴築人,光緒進士,後留學日本,民國後曾出任北平女師、美專校長,其多才多藝,一生作品甚豐,有《弗堂類稿》31卷行世。早年,姚常出入琉璃廠,與張樾臣結為至交,並開始合作,由茫父作畫,樾臣鐫刻,後兩人常合作刻銅墨盒,姚往往署名茫父。而姚自刻之作品,則落款姚華,其作品多篆印章文,刀法清晰,氣韻婉麗。

20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楊之光,又名燾甫,男,漢族,1930年10月生於中國上海,廣東揭西人。1949年入廣州藝專及南中美院,1950年入蘇州美專上海分校中國畫科學習,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長。曾任廣州畫院國畫系主任、教授、副院長,美協廣東分會理事,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嶺南美術專修學院院長等職。代表作有《毛澤東主辦廣東農民運動講習所》《浴日圖》《礦山新兵》《激揚文字》等。著作有《中國畫人物畫法》《楊之光畫集》《楊之光書法集》《楊之光詩選》等。2013年1月獲第二屆“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

21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王雪濤(1903--1982),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歷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著有《王雪濤畫集》、《王雪濤畫輯》、《王雪濤畫譜》、《王雪濤的花鳥畫》等。

22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宗其香(1917.11.30--1999.12.29),江蘇南京人。幼家貧,自學美術。1937年當徒工時,《山水》即入選教育部第二次全國美展。1939年考入中央大學藝術系,1944年畢業,被徐悲鴻聘為中國美術學院助理研究員。歷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講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國畫系山水科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人物、山水畫,尤長夜景。代表作品有《藝君像》《灕江夜》《寺前小集》等。有《宗其香畫集》行世。

23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號公煒,祖籍山東樂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莊。師承張大千、趙夢朱、吳鏡汀、於非闇、齊白石諸先生。早年拜張大千門下,為大風堂弟子之一 。早年求學於京華美術學院,專攻國畫花鳥,解放前在北平國立藝專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長期從事花鳥、山水畫創作,繼承了宋元派雙勾重彩工筆花鳥畫的優良傳統技法,並賦之予新的時代精神,為我國現代工筆花鳥畫名家。田世光先生是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副會長,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院務委員。

24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葉淺予(1907.3.31-1995.5.8),浙江桐廬人,從事國畫教育,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奠基人。曾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文聯委員,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央美院教授。擅人物、花鳥、插圖、速寫等。曾為茅盾小說《子夜》、老舍劇本《茶館》等書插圖,出版個人畫集多種。 創作長篇漫畫《王先生》、《小陳留京外史》、組畫《天堂記》等,著有《畫餘記畫》和《十年惡夢錄》 。

25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李震堅,(1921—1992)新建巖山下人。1936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前身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畫科,專攻中國畫人物畫,由講師、副教授而教授。在多年的美術教育和中國畫人物畫創作實踐中,繼承中國畫優良傳統,並吸收西洋畫之所長,融會貫通,為中國畫藝術教育的中堅力量,現代中國畫人物畫奠基人之一,名揚海內外。

26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吳光宇(1908—1970)原名顯曾,以字行。浙江紹興人。幼喜繪畫,1926年求學於北京中國畫學研究會,師事徐燕蓀。曾執教於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京華美術學院。1949年後入北京畫院從事專業創作。曾為中國美協會員。擅人物,取法宋元,以工筆重彩見長,多取歷史題材、神話傳說及古裝人物入畫,筆法嫻熟,設色古雅,形象生動。曾與其兄吳鏡汀在北京等地舉辦聯合畫展。亦擅連環畫。

27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秦仲文,(1896-1974)名裕,河北省遵化縣人,近現代中國畫家、美術史論家、美術教育家,是著名山水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的山水畫宗法清初“四王”,上溯元代四家,兼擅墨竹,亦精書法。解放前曾在北平大學藝術學院、京華美術學院、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編寫了中國繪畫學史一書。解放後任北京畫院畫師及院委。出版有秦仲文作品選集。

28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原名揆,字諧伯,後慕南田惲格惲壽平遂改名壽平,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杜戍村人。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以畫松、竹、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全國政協書畫室主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日友協理事,北京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

29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3歲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裡旅行寫生。72歲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晚年用筆趨於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代表畫作有《灕江勝境圖》、《萬山紅遍》、《井岡山》等。代表畫集有《李可染水墨寫生畫集》、《李可染中國畫集》、《李可染畫牛》等。

30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宋文治(1919-1999),現代畫家。江蘇太倉人。早年從張石園學習山水,後得陸儼少指授並拜吳湖帆為師。1951年入江蘇省國畫院受傅抱石影響,致力於山水畫創新。其早年作品風格疏秀;中年筆墨勁健,意境靈奇,時代氣息濃郁;晚年變法,嘗試沒骨潑彩,格調清新,意境空濛迷茫。曾任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美協副主席、江蘇省國畫院副院長等職。出版有《宋文治畫集》《宋文治作品選集》等。

31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王夢白(1888~1934) [1] , 中國現代中國畫畫家。名雲,字夢白,號破齋主人,又號三道人,祖籍江西豐城,出生於浙江衢州(今柯城區)。 [2] 因住地與三溪接壤,自號三溪漁隱,即三道人的來源。幼年在燈籠店、錢莊當學徒,刻苦讀書,勤奮作畫,稱居所為映雪館,又稱三衢讀畫樓。

32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李斛,號柏風,四川省大竹縣人,畫家、美術教育家。李斛是一名在中國畫技法上有著開創性成就的國畫家。他堅持用中國畫的筆墨進行西洋畫法的寫生,並對素描基本功十分重視。創作了大量了別開生面的夜景山水畫。具有全面的造型能力,在人物肖像畫方面有獨到的成就,留下了《印度婦女像》、《關漢卿像》、《齊白石像》等傑出作品。文革時期被當成黑畫家遭到迫害。於1975年去世,享年56歲。

33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徐燕蓀 (1899.9—1961.11.4)原名徐存昭,別名徐操,號霜紅樓主,又號霜紅龕主、中秋生,齋號霜紅樓、寒水堂、歸燕樓等,擅長中國畫。原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許多作品被美術館與博物館珍藏。祖籍河北深縣徐家灣。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1899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公曆9月20日)生於北京。

34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周昌谷(1929—1985)號老谷。浙江樂清人。自幼喜愛詩文書畫,1948年考入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教。作品有《荔枝熟了》、《 春》 等。著有《意筆人物畫技法探索》、《妙語與創造》,出版有《周昌谷畫選》等。

35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俞劍華,是我國著名的中國繪畫史論家、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對我國現代美術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先生畢生奉獻於中國美術史和中國畫論研究,成就卓著,著作等身,出版有近千萬字的美術史論方面的著作,如《中國繪畫史》、《中國畫論類編》等,對推動我國美術史論研究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36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王漁父 (1907.3—1974.9).貴州著名國畫家。河北涿縣人。原名王柳汀。幼年學習繪畫,尤喜花鳥。1929年後,考入北京大學藝術系和北平京華美術院學習,1933年畢業於北平私立京華藝術專科學校,先後得王夢白、齊白石、陳半丁諸大師授業。

37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宋吟可 (1902----1999),原名蔭科。江蘇南京人。曾任中國美協第二、三屆理事,中國文聯委員,貴州省文聯副主席,美協貴州分會主席,貴州省國畫院院長。

38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諸樂三 (1902.2.14-1984.1.29),原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別署南嶼山人。浙江安吉鶴溪村人。著名國畫家、傑出的藝術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浙江省政協常委、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分會副主席、中國第四次文代會特邀代表。

39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陳半丁1876--1970),即陳年,畫家。浙江山陰(今紹興)人。家境貧寒,自幼學習詩文書畫。拜吳昌碩為師。40歲後到北京,初就職於北京圖書館,後任教於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擅長花卉、山水,兼及書法、篆刻。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會會長。代表作品有《盧橘夏熟》、《高枝帶雨壓雕欄》、《惟有黃花是故人》、《赤壁夜遊圖》,《莫負此生》等。1956年在北京舉辦個人作品展覽。 有《陳半丁畫集》、《陳半丁花卉畫譜》、《當代中國畫全集·陳半丁》行世。

40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魏紫熙(1915—2002)江蘇國畫院著名山水畫家。河南藝術師範學院畢業。建國後,歷任江蘇省國畫院畫師、徐州市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協第三屆理事。作品有《魏紫熙畫集》。

41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溥心畲(yú)(1896年9月2日~1963)原名愛新覺羅·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號羲皇上人﹑西山逸士。北京人,滿族,為清恭親王奕訢之孫。曾留學德國,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畫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書法,與張大千有“南張北溥”之譽,又與吳湖帆並稱“南吳北溥”。

42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餘紹宋(1882一1949), 字越園,早年曾用樾園、粵採、覺庵、覺道人、映碧主人等別名,49歲後更號寒柯,浙江龍游人,生於浙江衢州。日本法政大學畢業。

清朝宣統二年(1910)回國,以法律科舉人授外務部主事。民國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教務主任兼教習。翌年赴北京,先後任眾議院秘書、司法部參事,次長、代理總長、高等文官懲戒委員會委員、修訂法律館顧部、北京美術學校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法政大學教授、司法儲材館教務長等職。

43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於非闇(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中國畫家。原名於魁照,後改名於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閒人、聞人、老非。原籍山東蓬萊,出生於北京,自幼得書畫家傳。1912年入師範學校學習,後任教於私立師範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1949年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畫院副院長。作品有《玉蘭黃鸝》、《丹柿圖》、《牡丹鴿子》等。著有《非闇漫墨》、《藝蘭記》、《中國畫顏料研究》、《我怎樣畫花鳥畫》。

44

展覽預告|發現文化貴州品味真跡藏畫

吳茀之(1900-1977),中國花鳥畫大師,現代浙派中國畫首領人物。初名士綏,改名溪(溪),以字行,號溪子,別署廣明畸士,又號逸道人。浙江省浦江縣前吳鄉前吳村人。

吳茀之的寫生觀及其對花鳥畫的理念,是以革新與個人品格為根基的,體現出關照自然、高逸靈秀的人文情懷。吳先生擅長寫意花鳥,間作山水、人物,亦自氣格不凡。

信息整理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