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這裡見證了一位文人的風流倜儻,

這裡也經歷了一場慘絕人寰的戰爭。

在歲月的長河中,

它不是最耀眼的,

卻是不可忽視的,

它就是房山區石樓鎮二戰村。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說起二站村的歷史,

要追溯到隋末時期,

那是一段社會動盪的時段,

各地民不聊生,

紛紛起義,

這其中便有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和其妹竇建娥。

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竇建德和其妹竇建娥,曾分別屯軍於漢良鄉故城(今竇店西之古城)和西鄉故城(今長溝東之古城),兄妹兩人約定,遇到緊急情況則以點燃狼煙為號,以便及時相互救援。

有一次,竇建德想試探妹妹竇建娥的警備情況,下令於良鄉故城的四個墩臺上點燃狼煙。竇建娥見狀,以為哥哥那裡有緊急情況,遂火速出兵前去救援,但行至二站村處,前方探知真情,竇建娥便領兵回營。這情形與褒姒烽火戲諸侯有點相似。後來,竇建德果真遭遇敵情了,他立即下令點狼煙報警,希望妹妹馬上發兵前來救援。但這次竇建娥卻誤以為竇建德又在考驗她是否保持高度警備狀態,遂按兵不動,後來看到狼煙久燃不止,才感覺大事不妙,趕緊出兵援救。但大軍行至今二站處時,前方探子傳來消息,得知其兄竇建德的城池已失,只好回馬入營。因為竇建娥二次到了二站村打馬回營,故將此村名稱為“二站”。

如此傳奇的故事,

也為二站村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唐代時期,

二站村形成規模。

晚唐時期,

一位文學大師在這裡誕生。

賈島,

他是苦吟派的代表,

他創作的詩詞對後代文人影響深遠,

學習他作品的人可是不計其數,

而賈島就是房山人。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

前半生是貧苦的僧侶生活,

偶然遇到伯樂韓愈,

開啟科舉趕考生涯,

但屢屢不中,

使得他苦悶,

後因“吟病蟬之句,以刺公卿”而被黜落。

在鬱鬱寡歡的生活中,

接連兩位至友的逝去,

使他對生活的的鬱悶全部抒發在詩句中,

成為“苦吟詩人”的代表。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二站村有座賈島的祠堂,

名為賈公祠。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賈公祠的建立追溯到清康熙年間,

嘉慶二十二年進行了一次大的修繕,

不幸的是,

在1956年被毀,

至2003年重新修繕。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賈公祠為二站村增添了一份文風古韻之感,

而後來的歲月裡,

二站村被打破了平靜。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清末民國時期,

世界的局勢十分動盪,

西方傳播著先進的文化、經濟,

宗教也不例外,

那段時期,

中國各個地區紛紛建立了教堂,

二站村也是在那時起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

殊不知,

這座天主教堂後來是二站村村民揮之不去的夢魘。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1937年,

日軍全面侵華,

這其中也包括了京郊地區。

同年9月,

國民黨軍被迫撤離到二站村,

隨即,二站村被日軍強行佔領。

慌亂中,

村民四處尋找躲藏之處。

村內的天主教堂成為避難所,

當時天主教堂接納所有前來避難的百姓,

在這一刻沒有了信仰的界限,

只有人性的善良。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然而被佔領的幾天後,日軍讓村公所的人到教堂通知所有的男勞力都出來。100多名青壯年男人被趕到二站村西大溝裡,四周有日軍騎兵隊圍著,高坎上支著機關槍。日軍頭目讓這些男勞力脫下衣服檢查身體。發現頭上有戴草帽印的說是軍帽印,肩上有擔子印的說是扛槍扛的,腳腕上有腿帶子印的說是綁裹腿綁的。總之說他們是八路軍或是宋哲元二十九軍。檢查完畢,就開始殺人。每兩個端刺刀的日兵趕著三名百姓到西邊的谷地裡,走出不遠,日兵就用足了勁兒,用刺刀扎進他們的後心。好端端的漢子橫七豎八地倒了一地,有的胸口或脊背上咕嘟咕嘟地冒鮮血,有的痛苦地慘叫。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圖/興旺達小分

天黑後,還有10來個人沒被殺。他們一起被趕上地坎兒。當兩個日兵從前邊動手時,一個18歲叫張潤生的小夥子就勢躺在死人堆裡裝死。日軍殺完了查看是否有活的,發現張潤生身上沒有血,便向他刺了三刀。因他穿著10多斤重的棉襖,才沒扎到要害處。這次慘案日軍共殺害中國村民110人。張潤生是這次慘案中唯一的倖存者。

飽經風霜的二站村沒有倒下,

村中的人們自強不息,

不畏侵略者的殘暴,

頑強的生存。

後來天主教堂不復存在,

但現在佇立著一座紀念碑,

為悼念逝去的人們,

也使後世人銘記那段悲痛的歷史。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的興旺達小分隊,

來到二站村,

一起尋找過去的過去。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圖/興旺達小分隊

二站村第一書記周書記和伍村長為小隊進行對接,

同學們走進村莊,

簡單地瞭解了村莊的情況。

興旺達小分隊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中,

主要致力於探究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文化古村走出去策略

古村發展的第一步就是發聲,

互聯網對村莊來說是最便捷的工具,

它拉近了外界與村莊的距離,

最大化的展示村莊。

小隊同學們就是要充分挖掘二站村的歷史文化,

用新興的工具為二站村發聲。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圖/興旺達小分隊

小隊同學參觀賈公祠,

看著賈島的生平事蹟,

感受到當地對文化建設的重視。

一座見證歷史的村莊

圖/興旺達小分隊

伍村長為小隊同學講述那段駭人聽聞的慘案,

每一位同學都受到了很大的震動,

身處在和平年代的每一個人,

都應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鄉村振興·青年作為”陽光使者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還在進行,

同學們在鄉村中

想切實為鄉村做些貢獻。

如果你們需要增加所在村莊的知名度,

可以在微博上加話題#鄉村振興·青年作為#

並@智惠鄉村志願服務中心,

也可以編輯你們服務隊的新聞稿、照片、視頻等資料,

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篩選後發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