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水峪者,顧名思義,水源豐富之山谷也,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但大家是否知道,

僅僅北京境內,

都有6個水峪村,

而房山區都佔了3個。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房山區大安山鄉水峪村吧!

大安山鄉水峪村>>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大安山鄉水峪村,

位於鄉境東部,

大寒嶺東南麓東大尖山腳下。

清代成村,

現有人家160餘戶。

該村所處山谷常年有娟娟的流水,

故名水峪。

為避免與青龍湖鎮水峪村重名,

於1980年更名為上水峪村。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大安山水峪四周山場廣闊,

山地植被豐富,

煤礦開採原為村支柱產業。

在礦山政策性關閉後,

該村利用山體得天獨厚、

山勢起伏蜿蜒、

山水一體的自然優勢,

建成1.5萬米的峪壺峰登山步道。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步道建設因地制宜,

有碎石鋪設的步道,

有原木架設的棧橋,

有藉助山泉打造的水面,

路旁櫪樹、黃櫨、側柏、落葉松林鬱鬱蔥蔥,

路人彷彿陶醉在優美的山水畫卷之中。

在這個炎炎夏日,

中國農業大學的同學們來到了

這個如詩如畫的水峪村,

在村莊中進行了豐富的活動。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走入鄉村>>

同學們沿盤曲不絕的環山公路搭乘公交來到了水峪村附近唯一一家旅店,40公里的顛簸讓同學們切身體會到山村的偏遠。短暫停留後,便乘公交到達村莊與水峪村第一書記陳書記匯合,他一邊領著同學們進村,一邊給介紹村裡的基本情況。

進村之後,陳書記詳細的介紹了村中的基本情況,也溝通了同學們的活動內容,表示非常歡迎同學們到村莊裡,把知識和朝氣帶到村子中。同學們非常感謝陳書記的支持,在村中展開了基礎的問卷調查工作。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深入調研>>

同學們通過調研深入瞭解了村裡的現狀。

教育方面,村裡沒有學校,留守的孩子們寄讀在鄉里的小學,平時和家長聯繫有限,學習方面與家庭互動較少。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醫療方面,村裡並沒有診所,只有每週三有鄉衛生院的巡診,最近的醫院在5公里之外,雖保證了平時的小病有藥可取,但若遇到老人突發情況不能及時救治。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商業情況,同學們在走訪中發現,這裡的商業相當落後,村裡並沒有商店或超市之類的經營性場所,加上交通不便,村民購買生活用品特別麻煩。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旅遊情況,水峪村知名的峪壺峰登步山道,共計15000米,這裡依託自然山體為資源,將棧道發展為特色旅遊。村委會也在加強與銘泰公司的旅遊運營的合作,協助完成精品民宿改造,讓閒置民宅早見效益。同時爭取500畝優質核桃採摘園項目能夠獲批,增加旅遊體驗項目,擴大產業規模。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關於農作物及病蟲害方面,同學們瞭解到村內主要農作物也有茄子、黃豆、辣椒、芝麻、萊豆等,主要的病害為鏽病、皺縮、花葉、白粉病等;由於水峪村地理位置特殊,所以蟲害的發生幾率很低,但同學們知識有限,未調查清楚原因。但是關於當地的蟲害,同學們拍攝了許多照片和視頻資料,會持續關注且調查清楚。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心懷鄉村,振興鄉村>>

對水峪歷時一週的調查,讓同學們感受最深的是困擾這個村莊的不是貧窮,而是嚴重匱乏的各種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的缺乏,讓離村民們過上小康生活還有很大距離。

這個村莊幾乎與外界失聯的不是連綿的山巒,而是高度缺乏的科技人才,對網絡的利用較少,村裡沒有官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旅遊項目的宣傳效果甚微。所以如何將村裡的基礎設施一步步建設起來,怎麼引進科技人才是水峪村亟待解決的問題。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山之深者曰峪,峪之通者曰溝,溝之旁支曰港,山之穴曰洞曰塘。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就有了靈氣。

相信在社會的幫助下,水峪村的村民會逐漸擺脫傳統的生活模式,熱愛村莊、發展村莊,重新裝扮著美麗的村莊,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尋找山山水水間的故事

“鄉村振興·青年作為”陽光使者專項社會實踐活動還在進行,

如果你們需要增加所在村莊的知名度,

可以在微博上加話題#鄉村振興·青年作為#

並@智惠鄉村志願服務中心,

也可以編輯你們服務隊的新聞稿、照片、視頻等資料,

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會篩選後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