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流產?蟹黃背黑鍋了!

致癌?流產?蟹黃背黑鍋了!

左天宇,解放軍306醫院,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秋風起,蟹正黃,又到一年一度吃蟹時。大閘蟹熱鬧上市,此時正是螃蟹黃多油滿之時。但一些懷孕的準媽媽可能會被家裡的老人、身邊的親友勸說"千萬別吃",說法是螃蟹性偏寒,吃了會引起流產。還有一種傳說是蟹黃、蟹膏包括了消化腺、排洩腺和肝胰腺,是化學物質集中之處,多氯聯苯、二噁英和鎘可能會超標,化學物質經過長期蓄積會致癌!

致癌?流產?蟹黃背黑鍋了!

事實上,現代的研究從未發現流產與任何正常食物的正常吃法有關。孕婦的自然流產率本來就高達10%~15%,其中有80%是發生在懷孕的前三個月。而在孕早期的自然流產中,有70%左右都是因為胚胎本身就有基因缺陷,不能發育成正常的健康寶寶,從而出現流產,這其實是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與飲食沒有很大關聯。螃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和少量鈣、磷、鐵等,因此孕婦可以適當吃一些。但螃蟹性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會使胎動不安,孕期吃大量寒涼食物,易導致腹痛腹瀉,且螃蟹易殘存寄生蟲,吃多了對孕婦健康和胎兒都不利,所以不能過量食用。

螃蟹安全與水質等有關,如果在良好水域生長,螃蟹的重金屬含量微乎其微。目前國內大部分螃蟹為人工養殖。相比於野生環境,人工養殖具有可控性,若水質、用藥等方面檢測合格,養出的蟹可放心食用。攝入量不大,不會對健康問題造成威脅,每次的食用量應保持在2只以內,蟹具有高膽固醇高蛋白,超量會增加消化負擔。尤其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等病症的老年人,年齡較小的兒童以及患有糖尿病、腎臟疾病的病人都不宜食用。聯合國糧農組織就曾指出,野外捕獲的水產較可能帶有寄生蟲。但除寄生蟲外,還可能存在著其他汙染物。例如:在一些被汙染的水體中,二噁英、多氯聯苯以及鎘等危險化學物質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入水體並吸附在淤泥中,然後經過食物鏈進入貝類、甲殼類和魚類體內。所以說,想吃水產還得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啊,"野生""純天然"未必好。

致癌?流產?蟹黃背黑鍋了!

螃蟹味美膏濃,營養豐富,是不少市民深愛的水產品。購買螃蟹時,應注意選擇大型、正規的超市或市場購買鮮活的螃蟹。大閘蟹含豐富蛋白質,死後蛋白質會迅速分解,有利細菌迅速繁殖,所以須選購生猛(蟹眼閃爍轉動)、沒有異味、外殼完整且有光澤的活蟹。建議購買後立即食用,以保證產品的新鮮和安全。蒸熟炒透,保證徹底殺菌;限量食用,每天不要吃超過2兩的蟹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