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冤的臣子,一代名臣被列到奸佞裡面

說起《宋史》中的奸佞傳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說起章惇這個人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章惇是北宋中期政治家,是王安石變法中的重要人物。

史上最冤的臣子,一代名臣被列到奸佞裡面

章惇出身世族,自幼聰明,博學善文。1057年,章惇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和他同期的族侄章衡考中狀元,章惇恥於在章衡之下,然後沒有接受。兩年後,章惇再次參加科舉考試,並且再次考中進士,這次他名列第一甲第五名,開封府試第一名。很多人考上進士就覺得很榮幸,但是像章惇這樣考中後放棄再次參加考試的可以說是很難再找到第二個。

史上最冤的臣子,一代名臣被列到奸佞裡面

進士及第後,章惇受到參知政事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薦,在地方任職政績顯著。他一生經略南北江,平定湖北等地,大規模開發湖南,設立州縣,開拓西南,統一內地割據勢力,對江南地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王安石開始變法後,章惇參與到熙寧變法。舊黨再次掌權後,章惇因反對廢除新法,被貶知汝州。

史上最冤的臣子,一代名臣被列到奸佞裡面

宋徽宗

章惇出任宰相後做出了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在政治上貶斥舊黨(舊黨指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人),流放反對變法的人,在地方上設置隴右節度軍和晉寧軍來增加軍事實力;在法令上恢復部分有益的舊法,並加以完善;在文化和科舉考試上廢除詩賦,代以二經(北宋初期科舉考試考的是詩賦);在軍事上征服西夏,收復失地,開疆拓土,驅逐西夏人並以沙漠為界,為北宋取得對西夏戰爭的優勢奠定了一定基礎,其次他還攻滅唃廝囉;在外交上籤訂元符和議、招降吐蕃諸部;在水利上治理黃河,溝通水系;在吏治上改革官制,罷免不是通過治科、進士、上舍生而得到官職的人(宋朝時期可以蒙祖上蔭而授官)。


史上最冤的臣子,一代名臣被列到奸佞裡面

章惇為人正直,潔身自好,從不肯把官位給自己的親友。哲宗死後,由於沒有子嗣,朝中大臣與太后商議由誰來接替皇位,這時章惇公開反對端王趙佶(也就是後來的宋徽宗),他認為按照宗法制度,應當是簡王繼位。趙佶即位之後,對當初反對自己繼位的章惇懷恨在心,剛好這個時候也有很多的奸臣舊黨看不慣章惇,說章惇要謀反,輕視皇帝等等,於是紛紛上書彈劾章惇。趙佶藉故把章惇一貶再貶,章惇晚年冷落,終於死在去湖州的路上。

章惇是北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他一生的所作所為對北宋造成深遠影響,為北宋國力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功名卓著的人卻因為大臣的誣陷和皇帝的打壓變成了一代奸佞,雖然宋史中把他列為了奸佞,但是後人的眼鏡是雪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