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英國公司靠在中國賣鴉片發大財

在中國的世界500強中,目前大部分都是屬於央企,比如現在排名世界500強的第二到第四位的國家電網、中石化、中石油就是典型的央企。在北京入選的世界500強中,央企也達到了93%。其實刨除了央企之外的世界500強,中國的民營公司入選者其實寥寥無幾

這家英國公司靠在中國賣鴉片發大財

怡和集團是一家英資的公司,他是由凱瑟克家族控制一個基於亞洲業務的龐大英資帝國。在香港怡和的實力,甚至超過了李嘉誠的長和帝國。怡和已經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了,2017年怡和的排名是277位,年收入達到了394億美元。怡和最近已經又差不多200年的歷史,200年後怡和依然是世界500強,這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怡和背後的凱瑟克已經富過了五代人了,目前怡和是由亨利·凱瑟克接管,他也是凱瑟克家族的第五代傳人。可以說凱瑟克家族才是世界上最大的隱形富豪。

怡和是目前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1832年,威廉·渣甸跟詹姆士·馬地臣來到了中國的廣州,在廣州成立了怡和洋行。這個時候還是中國清朝中期的時候,當時英國有著日不落帝國之稱,中國則是東方雄獅。不過這隻雄獅卻實行閉關鎖國,而廣州是唯一可以或許對外貿易的地方。

這家英國公司靠在中國賣鴉片發大財

可以說如果沒有怡和洋行,就沒有後來的鴉片戰爭,也不會有香港成為殖民地的歷史。在鴉片戰爭爆發後,怡和的總部遷移去了香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怡和成為了香港重點英資洋行之首。當年怡和、會德豐、和記、太古成為了四大洋行,其中又以怡和為首,成為了當時遠東最大的財團。

怡和後來除了對華貿易外,還開始在中國投資了鐵路、工廠、船塢、礦業等等,在中國瘋狂斂財。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中國的第一部電梯等等都是怡和在中國建造的。除了這些實體業務之外,怡和還跟清朝政府從事金融業務。當時怡和利用跟李鴻章的關係,然後利用中國關稅在擔保,在倫敦籌集資金借給清政府。

這家英國公司靠在中國賣鴉片發大財


在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之前,怡和在中國內地的許多城市都有資產,是最大的遠東英國財團。不過在1949年之後,新中國成立後,把怡和在中國內的的財富都充公了,也算是大快人心。

1961年,怡和集團在香港上市,獲得了市場的追捧。怡和開始了以香港位核心,然後向整個亞洲擴張的時代。怡和的業務從金融保險、零售百貨、建築工程、機械製造、汽車貿易、再到房地產等等行業。怡和旗下又以置地跟九龍倉兩家公司為左膀右臂。一度是香港最大的房地產商。

這家英國公司靠在中國賣鴉片發大財

其中為首的就是兩代華商俊傑包玉剛跟李嘉誠。當時李嘉誠是香港地產新貴,包玉剛則是老牌世界船王。兩個人利用凱瑟克家族出現的財務危機,靠著豐富的財記,聯手拿下了九龍倉。包玉剛當時跟凱瑟克家族進行資本大戰,這場大戰一直從1978年打到了1980年,最後包玉剛花了幾十億的代價才拿下了九龍倉。開始了華商在香港的一個全新的時代。

如果不是包玉剛,今天九龍倉旗下的幾塊風水寶地都依然在怡和之手,九龍倉如今旗下的海港城每年在香港就收租達到了100多億元,整個九龍倉每年的租金達到了151億。如果不是包玉剛當年拿下九龍倉,今天中國人每年依然要向怡和集團交上百億的租金。

這家英國公司靠在中國賣鴉片發大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