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爲何不能用美元?

本文為史圖館專欄約稿,僅代表作者觀點,與史圖館立場無關。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一百美元鈔票

美元是當今世界上流通範圍最為廣泛的貨幣。它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你知道嗎?美國人,卻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美元用。

這事還要從英國人統治時期說起。當時的美國人民把僅有的金銀財寶都用來找歐洲人買日用雜貨了,沒有錢,相互之間就只能以物易物了。這樣一來殖民地政府就不樂意了——你們都用雞豬牛羊換東西,我怎麼收稅?收不上稅的殖民政府自然搞了不少文件要求這群不聽話的美國人用錢交易方便收稅。

美國人看了這些文件雖然心裡不爽,但也無可奈何,不用錢交易可是要罰款的啊,想不交罰單就只能乖乖用錢。不過,這錢可不是颳大風就能弄來的,是要用真金白銀鑄的!美國這邊的“破地”就是因為缺金銀礦產才讓英國人撿了個漏,這邊這麼多人,人人都用貴金屬貨幣,那可不是這片“貧瘠”的土地能擔負的。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1739年鑄造的西班牙銀幣

幸好旁邊有西班牙人的墨西哥,那裡的礦洞富含各種貴金屬;美國的商人通過各種有恥無恥的手段(包括正當貿易,也包括走私),從西班牙人手中拿到大量的西班牙大銀幣(Spainish Dollar,是現代美元“Dollar”的詞源;同時這種銀幣在國內也俗稱“本洋”、“佛頭”或“雙柱”)才解決了美國先天不足的問題。西班牙銀幣從此被美國人大量使用。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1652年馬薩諸塞鑄造的1先令(12便士)銀幣

精明的人不會放棄任何獲利的手段,殖民地政府自然也不會放過收鑄幣稅的機會。美國東北部的馬薩諸塞殖民地(即現今麻省理工學院所在地)此時也設立了鑄幣廠鑄造銀幣。但注意,當時美國仍然是英國殖民地,使用英鎊(1鎊=12先令=12便士)作為貨幣,上述的西班牙大銀幣在美國國內也折算為英鎊流通。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1764年發行的3便士紙幣,背面有富蘭克林名字

或許有些人會問,美國這麼缺金銀,就不能用紙幣嗎?美國人當然沒有那麼蠢!同樣是上文的馬薩諸塞政府,因為打仗,就狂發白條給士兵當工資,還規定這些白條能當錢用。其他的殖民地政府一看,噫,真乃妙計也。於是開動幾百臺印刷機,卯足馬力,每天弄出成千上萬張“小紙片”揮霍。商人也不傻,看著每天幾百個人拿著“當十”紙幣找自己換金銀,他們也調整了金銀比價。這段期間美國東北地區和倫敦市場的銀價很好地反映了美國當時的通貨膨脹,從1702到1749的半個世紀內,美國的銀價從倫敦銀價的一倍多一點,漲到了十一倍。同樣的,這些紙片上的“當十”、“當百”,單位也是英鎊。

既然是英鎊,這些紙片也能和真金白銀的硬幣一樣和英國商人交易。英國人也不會放任美國人用這些紙片白拿英國商品——對於英國國會里的貴族老爺來說,從來都只有宗主國剝削殖民地的道理,豈能讓美國殖民地逆向剝削宗主國?憤怒的英國人頒佈了幾部法令限制美國人隨意印白紙,美國的紙幣流通量因此逐漸減少,美國的通貨膨脹也因此得到了遏止。但美國人就不爽了,我自己缺金銀弄些代用品你英國人還要管?美國人也被憤怒的英國人惹憤怒了,這件事也成為後來美國獨立戰爭的導火索。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1776年的一張“大陸白條(Continental Bills)”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為了保衛自己印“白條”的權利(只是原因之一),美國人發起了獨立戰爭。獨立的美國政府在戰爭期間又印了一大堆“白條”,導致了超級恐怖的通貨膨脹。有趣的是,雖然獨立的美國甩開了英鎊,但卻投向了另一個列強西班牙的貨幣。這段期間內美國的政府的“大陸白條”(這是真的白條,名字上就有表示賬單的Bills)用的標價單位就是西班牙銀幣。

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美国人,为何不能用美元?

在貨幣上獲得真正的獨立,則要再過多幾十年。直到十八世紀末期,美國國會頒佈《鑄幣法案》(Coinage Act 1792),美元才真正成為美國的法定貨幣;美國人,也是從這時起,才真正意義上用上了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