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你們天天吵著漲工資?因爲我們的待遇僅有工資

為何你們天天吵著漲工資?因為我們的待遇僅有工資

圍牆外的人們估計很難理解圍牆內的人們對“漲工資”這個事情感興趣的程度,每年“兩會”時軍費的增長幅度、國防部發言人關於軍隊人員待遇應當適度改善的發言、又或者僅僅是一張未知真假的工資調整明細表,都會掀起一波“漲了嗎?漲多少?啥時候漲?補不補?退伍的有沒有?”的天問,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以希望滿懷開始,以大失所望結束,但是,下一次有什麼風吹草動,又會掀起新的騷動……

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不天天研究打仗,咋對漲工資這個事情這麼關心?

應該說絕大多數同志並沒有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可是到底為啥他們對漲工資這個事情如此關注?除了作為一個特殊職業,我們現有的工資水平並不算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待遇,說白了,也就僅有工資而已。

每一個軍人作為一個社會人,除了履行好自己保家衛國的職業職責外,也必然承擔著一個家庭住房、醫療、子女教育、養老等責任,而作為家庭的頂樑柱,我們只能發出無奈的嘆息。

住房:

當地方的住房公積金制度早已實行多年,甚至裝修、租賃都可以提取的時候,我們的公積金還在賬戶上一年一年的貶值,當終於小心翼翼的可以使用的時候,漫長的流程、複雜的審批、苛刻的條件下,不知房價連漲背景下的開發商們是否願意等你這個磨嘰客戶?這還是自己的錢,更不要說單位集資建房、團購優惠房這些聽起來就像是神話的事情在我們基層官兵身上發生了。

醫療:

當高強度、大負荷的訓練帶給我們一身傷痛的時候我們能指望什麼呢?基層衛生所軍醫的“多喝水、多休息、少訓練”?缺器械少藥材的衛生隊?體系醫院內明顯對地方患者更感興趣的同志們?還是去了肯定不能報銷的地方醫院?當家人生病的時候,我們除了電話裡焦灼的問候又能做什麼?也就是說,我們是醫療保障,管不了自己,幫不了家人。

子女教育:

恐怕不少同志覺得最愧疚的就是孩子,不管多麼鐵骨錚錚的漢子,當一年中僅有一個月與孩子團聚時發現孩子根本不認自己時也會黯然傷心,當孩子問一句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時也只能無語凝噎。

即使隨軍的同志,跟自己的孩子也是聚少離多,更不用說為了孩子上幼兒園、上小學帶來的煩惱,2017年河南省焦作市出臺一項政策,移防軍人子女入學可自主選擇入校,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在為焦作市政府點讚的同時,我們也心酸的發現,好像沒有聽說其他城市有類似的政策……

當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只能靠我們那點工資的時候,我們除了盼望漲工資,我們還能怎麼辦?

軍人是保家衛國的特殊群體,我們理解工作性質特殊性導致的我們上不能侍奉雙親、中不能撐起家庭、下不能照顧子女的現狀,並願意奉獻我們的青春和熱血。

可是軍人也是人,除了保家衛國的大責任,也有需要承擔的家庭小責任。衷心的希望我們以後不用天天盼著漲工資,衷心的希望我們有更多的保障,衷心的希望我們少一點後顧之憂,多一點義無反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