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道理,只有等你轉業後才會明白

許多道理,只有等你轉業後才會明白

個人是去年轉業的,轉業到當地人社系統工作。說實在的,在轉業之前,也曾和很多已經轉業的戰友瞭解過轉業後的生活,他們也給我說了很多這方面的事情。於是,很多時候,對於轉業後的事情,自己是很期待,也很惶恐;也充滿希望,也覺得事情會很麻煩。帶著這種複雜的心情,開始了自己的轉業之旅。

到單位上班也快大半年了,發現很多事情可能是時代在發展或者各個單位也有自己的特殊情況,並不是大家說的那樣好,也不是大家說的那樣差;很多時候既是意料之內,也是意料之外。這裡,就把自己轉業大半年特別是上班以來的一些體會和感悟和大家進行分享,雖然這只是個人的一點體會,但是也能給大家一些參考。還是那句話,轉業後的生活不是大家說的想象的那個樣!

曾經以為自己服役期間的榮光會給自己帶來一些方便,事實上考試結束後這些榮譽就已經清零了。

個人曾經在服役期間也是很努力的,因為表現突出,也榮立了多個三等功,就差二等功。那個時候認為,立功受獎多好,不管是對服役期間還是退役之後,都是很有用的,至少二等功都不用考試,三等功會加分。而且立功越多,代表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各方面值得肯定,對將來的工作在未來的單位也會受益。可是一路轉業下來發現,其實立功受獎真正的作用,就是檔案加分,就是在你考試的時候給你的照顧。

不管你是二等功也好三等功也罷,當你考試積分結束之後,他的意義已經不大了。因為你能到某個單位去,和你立功有一定關係但是關係不大,立功不一定就能進去,沒有工也不見得進不了。立功只是一個參考而已。同樣的,來到一個單位,人家可不會關注你到底曾經幹了什麼,不會關注你的軍齡,地方單位關注的是到底能幹什麼,來到單位之後幹得如何,關注的是你的廳齡、局齡,是你今後的表現。所以,轉業之後一切清零,雖然聽起來殘酷,但是卻是基本事實。

曾經以為地方工作幹起來會很複雜麻煩,事實上其實挺簡單,咱們軍轉幹部一點問題都沒有。

地方上班怎麼辦?會不會很複雜難以搞定?這是自己一直擔心的事情。畢竟一直在部隊工作,習慣了部隊的工作方式和標準,這些和地方標準相比,有很多的不同。有的時候戰友們也說了地方工作如何如何複雜,人際關係如何如何麻煩,軍轉幹部來到地方後容易受到排斥,受到特殊關照,只允許幹一些跑跑顛顛的事情,融不進去。可是自己幹了大半年的工作,從工作上來說,地方的工作狀態和標準相比軍隊,是相對寬容的,用一些軍轉幹部的話說就是拿出曾經工作的60%的精力和標準,就足以應付現在的工作,而且還是大家眼中的好同志。

是的,自己剛開始也拿出了曾經的“事不過夜”“按時按點”等等的工作標準,可是大家說不用那麼認真,差不多就行。文字能夠說清楚就好,不需要對仗排比;報告快到時間在動手也不遲,不催的話還可以往後拖……久而久之才知道,是我們把問題想複雜了,是我們把困難估計得太高了。輕鬆面對,對於大多數的軍轉幹部來說,地方工作不復雜也不難,稍微熟悉之後就很適應。

曾經以為轉業幹部都是一家人情同兄弟,事實上這只是一廂情願,只是同事關係。

一直以為,扛過槍的都是一家人,到哪裡都是戰友。特別是軍轉幹部,相同的經歷會讓大家更加親近一點。事實上,單位裡很多人都是軍轉,聊起曾經的經歷時,大家似乎就一下子自來熟了。

可是,脫下軍裝就是地方人,並不是所有的軍轉幹部都是兄弟。如果你們之間沒有啥利益衝突還好,一旦成為了競爭對手或者平級關係,很多時候可能這份友誼也就沒了。有的時候,雖然都是軍轉幹部,都有著類似的經歷,但是大家不會達到部隊時那種感情,只是一個同事關係,只是一個工作上的關係。想要進一步發展友誼,可能人家對你還是比較排斥的。

曾經以為地方單位的領導會很高高在上,事實上他們比部隊的領導來說,更親民一點,隨和一點。

部隊上的領導絕對是領導,那種威嚴和感覺是讓人難忘的。曾經一個調走的領導路過老單位,一個曾經被他收拾過的幹部看到他,依然是不寒而慄,小心臟怦怦跳。自己也擔心這個問題,地方領導是不是也是這樣,高高在上,威嚴萬分?有些人說是,有些人說不是。

到了單位發現,相對部隊上的領導,地方領導特別是自己的直接領導,還是相對比較親和一點隨和一點,沒有曾經那份架子,說話辦事也是比較好的。可能也有比較厲害的,但是個人接觸的還都是可以的。有的時候感覺,地方上的下屬和領導關係,不是那種你說我聽,你說我必須乾的直接,有的時候領導也會商量、協調甚至哄著去幹,有的時候下屬如果對你不感冒,科長處長也是不太好處理的。平時大家一起吃飯的機會,也是比較多的,吃飯也是商量著去而不是命令著來。也許是自己碰上了好領導,但是總體感到地方的領導還是比較好處理的。

曾經以為除了工資之外自己將沒有任何收入,事實上地方的收入總體比部隊高,如果你還能開闢第二職業的話。

曾經聽說公務員工資不高,和部隊上純粹沒法比。自己也擔心一旦轉了,這收入直線下降,生活該咋辦。

過了一段時間,和很多人交流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之前的我們認識出錯了,我們把收入等同於工資,而地方上是收入等於工資加津補貼加個人創收(不是灰色收入,是正常的第二職業),所以一路算下來,理論上的收入地方還比部隊上還多。是的,過了大半年,也發現是這麼回事。而且,因為時間比較多,大家還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和經歷搞搞第二職業,比方說寫寫稿子,開開網店,幫忙設計個東西等等,都會讓你的收入有所增加。

曾經以為回到地方要發展宏圖,事實上大家都滿足於工資發了,副處退休。

在體制內單位,都會遇到一個發展問題。相信每個軍轉幹部都不是甘於平庸的。但是曾經的要回到地方好好幹,爭取幹個局長處長的理想,很快會被現實所擊碎。

對於大多數的營連職轉業的大家來說,副處甚至是主任科員就是我們的天空了。在往上,什麼實職這長那長,不是說沒機會,但是機會不大,咱們本來就來的晚,而且年齡也不小,沒啥競爭優勢,所以安安穩穩一直幹到退休,就是自己的終極目標。這不是我們安於現狀,而是現實就是如此。

以上只是個人大半年轉業報到工作後的一些體會,想象中的轉業和事實上的轉業,期盼的未來和現實的未來,是有距離的,有的可能還很大。需要我們既要充滿希望,也要正視現實;既要熱情依舊,還要適時轉變和修正。未來的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不是靠想象的。願大家都能在轉業的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