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業批覆後的半年,事關你人生的下半場

轉業批覆後的半年,事關你人生的下半場

在本人上一篇文章《轉業一年談體會》的評論中,我留意到有不少兄弟對轉業怎麼準備定崗、考試,以及對轉業整個流程比較關注。其實這些內容在再出發公眾號裡就有許多前輩介紹過,我去年轉業之前也認真拜讀了許多文章,受益匪淺。

當然,為了與時俱進,我向自己所認識的去年轉業的兄弟們都瞭解了一下他們的情況,收集整理後,發現各地轉業安置政策大相徑庭,而且每年的執行細則都有一些調整,我只能竭盡所能歸納出一些具有共性的東西,僅供大家參考。

轉業之後,就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轉換了身份,進入新的環境,猶如來到一個新的戰場。競爭是無處不在的。轉業安置的單位、職位有優劣高下之分,大家都心知肚明,好單位、好崗位永遠是稀缺資源。大部分同志轉業是為了什麼呢?還不是為了家庭、為了自己能有一個更好的生活,而一個稱心如意的崗位是最實在的。我們常說:“不打無準備之仗。”我希望轉業的兄弟們都能以備戰打仗的精氣神來迎接轉業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心態篇

“上兵伐謀”。對於轉業這場戰鬥,我們要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我覺得,戰略層面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好心態,因為所有的準備都是建立在心理準備的基礎之上。我歸納了幾點,心態方面要做到“松而不散、積極備戰、寵辱不驚”。

松而不散,主要是剛從部隊回家那一兩個月,好好陪伴家人,彌補一下多年的“缺位”,帶全家人出去旅遊一下也不錯。但是,需要參加考試的同志還是要把主要的時間精力放在準備考試上。畢竟,將來的日子還長,在地方工作,法定節假日和每年的公休假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剋扣的,陪伴家人的機會還很多,而選好崗位的機會也許就這一次。人可以放鬆,但不要太鬆,人松得太久,會容易有“長假綜合徵”的。

積極備戰,就是儘自己能力多做一些準備工作,儘量為自己多加分。孔子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尤其是在投簡歷、筆試、面試、體能測試等重要環節,積極準備的人和沒有準備的人,其表現差異是非常巨大的。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做到最好的人,才有最大的選擇權。

寵辱不驚,就是在崗位確定之後,稱心如意的不要得意忘形、馬失前蹄;未能如願的也要淡然處之、正確面對,把目光放長遠,切莫輕易動滯留的念頭。勝不驕,敗不餒。在當前的形勢下,轉業工作還是比較透明公開的,付出心血努力去準備的人,結局都不會太差。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

流程篇

先說一下轉業大體的流程:4、5月份部隊內部申報,名單報到國轉辦(注:今年新成立的退役軍人事務部是否接手轉業工作目前尚未可知,本文先參照去年做法。),然後分到各省,再下達任務到市,由市一級黨委政府統籌轉業安置工作。7、8月份左右組織轉業幹部培訓,9月份左右面試(中直、省直單位),10月份左右上班(中直、省直單位);雙選(市直單位)一般安排在年底,市直單位大約12月底前上班。

結合上述流程,轉業的同志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一、選崗(從部隊批准轉業--確定崗位)

這個工作越早開展越好。我覺得,崗位好不好,首先還是要看是否適合自己。追求家庭生活質量的,可以著重考慮“事少離家近”的單位;追求個人事業進步的,可以著重考慮平臺高前景廣但事多壓力大的單位;文筆好的同志,可以往綜合部門多靠攏;協調能力強的同志,不妨考慮往基層發展,等等。

其次,結合自身情況,儘可能多瞭解地方各單位的職能、部門構成、工作地點等,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信息渠道可以來自政府政務公開的官方網站、軍轉辦的工作人員、在體制內工作的親朋好友、部隊之前轉業的前輩,還有再出發公眾號等等。

再次,根據瞭解到的情況,儘量多做幾個備選單位,因為你之前瞭解的單位不一定會有安置指標。按照自己內心的標準排列好順序,從選崗指標出來到真正選崗只有很短的一段時間,而且中直、省直單位的安置指標不一定報到軍轉辦,這些前期的準備工作更顯得尤為重要。試想一下,某中直、省直單位通知你去面試,問你對該單位有何瞭解,而你卻一無所知的場景有多麼尷尬。

二、投簡歷(4月--6月)

簡歷非常重要,這是你給地方單位的第一印象。認真準備好一份簡歷,但不要囉囉嗦嗦,人家對我們在部隊的經歷興趣不大,重點突出自己擅長什麼會做什麼。然後,可以提前給你喜歡的單位人事部門郵寄簡歷,特別是中直、省直單位。據我所知,前年有位前輩就提前給中直、省直不少部門郵寄了簡歷,基本都收到反饋,還有單位給他拋來了橄欖枝。而這些部門人事部門的電話、地址和e-mail,都是公開的,如果你選崗時,做好了信息收集工作,這些都不是問題。

三、備考(4月—考試前)

筆試方面,上個月公眾號裡有篇文章《乾貨:軍轉考試及選崗攻略》珠玉在前,我這裡就不贅述了。筆試時間大約是11月份,各地時間安排會有所差異。

面試方面,一般由中直、省直單位組織。這類單位是單獨選人,不參與雙選招聘會,不發報名通知。單位派人到軍轉辦看檔選人,電話通知本人面試面談,面試方式各單位都不一樣,因為各單位的職能不同、安置崗位的需求不同。

據我瞭解,去年有的單位面試就是即興演講,考察臨場應變和邏輯思維;有的單位帶你轉一圈院子,當場拿白紙寫體會;有的單位面試是英語口語對話;有的單位是看你寫過的材料,問你寫作有哪些心得;有的單位是讓你談自己專業的看法,然後是談自己的專業在該單位如何發揮作用……

唯一相對固定的就是要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而你之前如果認真做好了自己的簡歷,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心裡就應該有譜了。我個人覺得對於形式靈活多樣的面試最重要的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吧,準備好一套面試的正裝,瞭解面試單位的基本情況,按時到達考場,打好自我介紹腹稿,在答題過程中揚長避短,思路清晰,談吐大方。儘量把每個細節做好了,成績自然就好了。

體能測試方面,一般由公安部門組織。有的地方組織,有的地方不組織,有意願去公安部門工作的同志要事先打聽清楚。其餘的就沒什麼好說的啦,當兵十幾年,怎麼保持體能訓練水平,大家心裡都有數。

四、準備上班(定崗後—上班前)

這是一個大家容易忽視的階段。到一個新的單位,如何開好局,亮好相,打響“第一炮”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搞好外在形象,總體要求是既不張揚,也不土氣。可以換個乾淨利索但洋氣點的髮型,買幾套經典款式的正裝,一般夏天穿襯衣,冬天穿夾克、西裝,建議不要穿軍裝,顯得自己沒有融入新集體。

其次,要熟悉工作環境,提前到上班的單位轉一轉,瞭解一下單位的領導班子,熟悉上班的路線,尤其是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同志,要實際測算好上下班需要的時間,避免遲到。最後,要了解當地的情況,摸清市區的主要街道,學習當地的方言等等。

能力篇

心態是基礎,流程是套路,而能力是核心。前文也說過,地方單位不關心你在部隊做過什麼,只關心你能做什麼。無論投簡歷、筆試、面試還是體能測試,都是為了知道你的能力水平如何。就我在地方工作這段時間的體會而言,地方單位更看重軍轉幹部以下幾種能力:

一是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這些可以從你對地方單位職能、地方民情的瞭解程度有所反映。在地方單位工作,每天接觸的信息量是非常龐雜的,信息報送是政府部門的日常工作,處理事務的節奏很快,無紙化辦公已是主流,而不能熟練使用電腦、網絡工作的人是會被鄙視的。

二是公文寫作的能力。

筆桿子是份苦差事,但也是每個單位都缺、每個單位都爭著要的人才,而且越是大機關,越是看重公文寫作的質量。所以,毋庸置疑,想要在地方有更好的發展,練好筆桿子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三是溝通協調、統籌謀劃的能力。不管你在哪個部門工作,你都需要和同事打交道,有時還需要和領導、和其他部門、和老百姓打交道,沒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是很難打開工作局面的。

四是專業能力和突出特長。有些部門,對專業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司法部門(如:法院、檢察院、司法局)會要求你通過司法考試;公安部門可能會對體能、射擊有一定的要求;商務部門(如:工商局、貿促會)會更喜歡外語方面有特長的人等等。 如果你在文體方面有一定的特長,也是受歡迎的。

總之,還是希望大家對自己的能力有個比較中肯的評估,在寫簡歷的時候就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梳理好,做到心中有數,這樣選崗的時候才能有的放矢,考試的時候才能揚長避短。

最後,希望轉業的兄弟們都能擺正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自己的能力出發,認真按流程做好每一步準備,打贏轉業這一仗,開啟人生華麗的下半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