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講解」知道嗎?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國石林景觀羣中獨樹一幟,彌足珍奇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說起來,我似乎與陶公洞還有點緣分。因南朝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此修道,故得名陶公洞,這在乾隆《溫州府志》、光緒《永嘉縣誌》中都有記載。傳說陶弘景還曾在瑞安結草為廬,種藥濟世,其所居之地即稱陶山,“六朝霸業成誓水,千古名山猶姓陶”,而我正是陶山人。陶公洞所在的大若巖,在唐宋年間就屬天下第十二福地。陶公洞雖是道家的洞天福地,但進洞伊始,聳立兩旁的卻是佛家的四大金剛,而香火最盛的則是胡則胡公大帝,而我也姓胡。所以說,我與陶公洞還是有點緣分的。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陶公洞香火極盛,在溫州地區(尤其是甌江南岸各縣市)名氣很大,昨天偶然聽美女群友@漪nana說,她父母已經連續20多年,年年都從永強到此上香捐助。陶公洞與溫州其他民間信俗場所一樣,也是不拘一格,開放包容的,洞中供奉的除三清天尊外,還有如來佛祖、胡公大帝、文昌帝君與魁星,儒釋道三教合一,共居一室,這也許就是大若巖陶公洞信眾眾多的原因之一,各燒各的香,各拜各的神。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陶公洞頂壁的節理與破碎帶

陶公洞是一個斜拱形的石洞,洞內面積約6000平米,寬與深的距離差不多,最高點有50多米。“石室冠林陬,飛泉發山椒。虛泛徑千載,崢嶸非一朝。”永嘉太守、山水詩人謝靈運於1600年前所作的《石室山》,應該就是對陶公洞的真實描述。而清代釋蓮舟《大若巖記》記述,陶公洞闢為道場,始於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按此推斷,其歷史更是長達2200多年。陶公洞是“天人合一”的產物,是在自然地質作用的基礎上,經人工開鑿修整而成。在洞的盡頭,就有一尊鑿巖開洞的人物雕塑。陶公洞洞壁的巖性是白堊紀流紋質火山碎屑岩,節理髮育,巖性破碎,不時還會有小石塊從洞頂脫落。巖洞前丹崖壁立,碧水潺潺。顯然,陶公洞與斷層破碎帶為所鄰,受斷裂帶的影響,所處的岩層遭受過強烈的應力地質作用並形成三組不同方向的節(劈)理,使岩層的整體性、均一性和穩定性受到嚴重破壞變形,從而成為山體的薄弱地帶。根據周邊的圍巖分析,這裡的岩層中夾有球泡流紋岩,中空的球泡經風化脫落,就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空洞、孔穴,在水流的侵蝕作用下,這些分佈於特定層面的洞孔就會不斷的擴大、相連。最初的“陶公洞”應該處於溪流之下或流水之畔,因高洞主說,陶公洞往下挖9米才到基岩,其底部全是碎石。密集發育的節理破碎帶,首當其衝的成為流水不斷侵蝕沖刷的薄弱環節,加之凍融作用和崩塌作用,年積月累,漸成大型洞穴。隨著地殼的抬升和溪流的下切,原始的“陶公洞”便慢慢“升”出水面並初具規模。漢晉年間,當地的永嘉山民發現了這個天然洞穴,因勢利導,通過人工錘撬,拓展洞窟並修整成型,建屋搭閣,遂成修仙問道的絕佳之處。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玉峰洞洞壁上的球泡流紋岩夾層和中空的火山球泡構造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玉峰洞頂壁上可能因火山球泡風化脫落形成的孔洞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永嘉的山體,幾乎全是由白堊紀火山岩噴發堆積而成,距今約1億年,在岩漿活動和風化剝蝕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火山岩地貌,而十二峰的地貌類型歸屬於溝谷型銳鋒。永樂一帶的火山岩,以多次(不少於4次)爆發的破火山相流紋質火山碎屑岩為主。這種酸性岩漿熔流,非常粘稠,遂堆積疊覆成巨厚狀的火山岩層,在冷凝階段和後期構造作用下,局部岩層會出現密集的垂向節理,在凍融風化、流水下滲侵蝕和重力崩塌等外動力地質的綜合作用下,部分巖體會與山體分離、崩析、垮塌,從而形成溝谷型銳鋒地貌。通常,這種高挑聳立的銳鋒,多呈單個的、一柱擎天的石筍狀,而像十二峰這樣在一個不大的範圍內,形成密集性的石筍聚集區或銳鋒石林,非常少見,這也正是十二峰的獨特珍稀之處,殊為難得。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胡雄健,1982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1992年破格晉升為高級工程師並獲中國地質學會金錘獎、地礦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专业讲解」知道吗?楠溪江有片石林,在中国石林景观群中独树一帜,弥足珍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