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员工不满意薪酬,绩效激励不够大,怎么办?

员工关注的绩效模式,才是老板真正想要的模式!

点击右上角【关注】“企业主之家”头条号,私信回复“学习”,赠送您价值9800元的学习视频、资料一份,掌握丰富、创新的薪酬绩效激励技巧。

前言:

任正非在《我若贪生怕死,何来让你们英勇奋斗》的讲话稿中说: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我们公司没有退休金,公司是替在职的员工买了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险等。你的退休得合乎国家政策。你即使离职了,也得自己去缴费,否则就中断了,国家不承认,你以后就没有养老金了。”

任正非在讲话中表示,“30多岁年青力壮,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任正非在讲话中也分享了自己的以身作则的拼搏经历,这位今年已经73岁的创始人表示,“我鼓励你们奋斗,我自己会践行。”

另外,任正非此次也透露,华为尼泊尔办事处从2014年亏损2.7亿美元,到2015年亏损3000万美元,于去年实现了盈利2140万美元。

任正非的这份讲话依然延续了他原来的风格:真诚、真实、狼性、还有一丝情怀,这份讲话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奋斗者为本和富于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新华社4月5日播发了记者白瑜采写的、题为《华为,下一步如何作为?——对话任正非》的电讯稿。在这一对话中,任正非延续了一贯直指痛点的风格,对华为的业务方向以及管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回答了包括华为“外迁”这类已成老茧的问题,读来令人深受震动。

任正非:我们永远都是狼文化。可能有人把“狼”歪曲理解了,并不是我们拟人化的原意。第一,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第二,狼从来是一群狼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第三,可能吃到肉有困难,但狼是不屈不挠的。这三点对奋斗都是正面的。

在4月8日,华为蓝军面向华为全员发布了一份针对任正非的批判意见汇总,洋洋洒洒十大条。

从中可以体会到华为一贯的危机感和自我批判意识。实际上是一直在与人性作斗争。

华为已经是我所见的同类企业中激励机制做得最好的一个。

然而对一个18万人的企业来说,没有问题意识才最致命。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提出了老员工先辞职再竞岗

来自华为员工的消息显示,华为鼓励员工辞职的方案去年9月已获通过,10月前华为公司先后分批次与老员工私下沟通取得共识,10月开始至11月底实施,必须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完成。

共计将有超过7000名工作超过8年的老员工,需要逐步完成“先辞职再竞岗”工作。

按照华为公司的要求,工作满8年的员工,由个人向公司提交一份辞职申请,在达成自愿辞职共识之后,再竞争上岗,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工作岗位基本不变,薪酬略有上升。

老员工辞职之后,这些有着华为最老的工号也将消失,某种程度上体现等级的工号制度取消,所有工号重新排序,排序不分先后,也不再体现员工工作年限长短。

任正非的这份讲话依然延续了他原来的风格:真诚、真实、狼性、还有一丝情怀,这份讲话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华为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奋斗者为本和富于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

我们在这里清楚的认识到任正非给我们释放的一个强烈的信号:公司不是家,你该要去奋斗!

但是虽然这样华为并不缺优秀人的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真正的尊重和重视人才。

前一段时间,华为一名技术人才,因为技术牛叉做出贡献,破格被提为项目管理人员,但因项目管理压力大、事务多而分心,无法专心研究技术而辞职。任正非得知后,公开场合道歉,说是公司错了,希望这位离职员工回来。华为全球几十万员工,任正非为了一位员工,亲自出面道歉(见下图),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和重视人才。

  • 反观我们很多企业老板,嘴上说尊重和重视人才,心里却认为员工就是公司赚钱的工具,不愿和员工分享企业利益,还抱怨员工不能像老板那样卖命的工作;
  • 有些老板画饼去不兑现,员工经历了苦难,却不能享富贵;
  • 这些老板把员工当傻子,以为员工好忽悠,员工不愿意干了就换人。
  • 有这样想法的老板才是傻子,优秀的人才都是极少数的,走一个,是很难招到招到类似的人才的,这样的企业留不住人才,何谈发展,何谈做大做强,不改变最后都是要死不活的。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2. 人才是用钱堆起来的

“财散人聚,财聚人散”这句话是用6年时间把蒙牛做到中国乳业第一的牛根生管理心得。任正非曾经说过,华为的人才都是用钱堆起来的。

  • 确实对于员工来说,在一家企业工作,只要心不委屈,挣到钱是最重要的,哪怕再辛苦再累也值得,确实华为工作很辛苦,加班都是家常便饭,但是华为的收入确实不少,基本工资福利待遇很好,年底还能分红,公司甚至借钱给员工买股票;
  • 当下的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能3-4年就能上市,员工实现财富自由,除了自身模式外,更重要的互联网公司员工可以参与持股,员工不是为老板和企业在干活,是为了自己在干活,员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 反观我们很多企业老板,格局不大,小农意识,宁愿把企业越做越小,哪怕作死倒闭,都不愿意和员工分享;企业老板首先要有愿意和员工分享的意识和想法,这个是最重要的;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企业应该如何考核、激励人力资源部去满足人才需求?我总结了一下这三个方法,或许对您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KSF薪酬全绩效模式:

针对管理层员工。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员工的工资收入与他的价值贡献全面融合,让员工为自己干、为自己加薪,全面激发员工创造显性价值的热情。

什么是KSF?

KSF是一套给员工提供加薪机会,又不增加企业成本,以此激发员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

  1. 找出影响到公司利益的,与岗位直接相关的6-8个指标
  2. 根据以往财务数据,找出员工和老板达成一致意见的平衡点
  3. 超出平衡点员工就可以获得加薪,反之,低于平衡点,员工获得减薪
  4. 员工加薪的同时不会增加企业成本,并能为企业创造收益
任正非:华为不是家,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意识,都要在前线奋斗

SF是怎样激励员工拼命工作的?

  • 1、员工清晰的知道怎样可以获得高薪,因此工作有了方向
  • 2、员工的薪资完全与其所做的事情结合,你只有干的多,你才拿的多
  • 3、公司整体会形成一个积极工作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员工干活的动力更强

KSF模式是最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总结:人才与机制,如鱼水的关系。好鱼要配上好水,什么样的水养活什么样的鱼。

  • 1、没有好的机制,就会埋没人才。没有选对人才,再好的机制也难以发挥最大的价值!
  • 2、人才是舟,机制是水;人才是鱼,机制是海。
  • 3、选人不一定要用最优秀的,而是适合的,关键是适合企业当前的环境和机制。
  • 4、在机制面前,人人平等;在团队面前,机制要灵动平衡。
  • 5、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越来越完美的机制。
  • 分享是一种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也期待你的转发,谢谢!
  • 更多行业案例内容,欢迎关注“企业主之家”,持续分享更多干货!
  • 如您正面临企业识人用人、薪酬绩效以及合伙人方面的问题,欢迎随时和我私信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