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之道

員工不滿意薪酬,績效激勵不夠大,怎麼辦?

員工關注的績效模式,才是老闆真正想要的模式!

點擊右上角【關注】“企業主之家”頭條號,私信回覆“學習”,贈送您價值9800元的學習視頻、資料一份,掌握豐富、創新的薪酬績效激勵技巧。

作為企業管理的中間人,中層管理人員既要組織、協調所屬部門人員的日常工作,又要對上級領導負責。可以說,中層管理人才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人物。俗話說,幹部強則企業強。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但是在民營企業很多的中層管理人員都是欠資格上崗,加上老闆對於中層培養與培訓重視度不足。導致民營企業中的中層管理者普遍存在以下四方面問題。

企業管理之道

一、角色轉換速度慢,管理能力差

中層管理人員從基層員工走向管理崗位,不但管理經驗欠缺,管理技能更是一知半解,從被管理者到管理者,自身對於崗位角色需要一定時間來轉換。如何能儘快進入角色,與時俱進呢?首先要使他們從潛意識中做出改變,從“我”自己做到“我們”一起做。其次,一定要多向其他管理者請教,觀察他們的管理方式,再根據自己本身的特點出發,最終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管理風格。其中,心理上崗位角色的轉變在先,管理技能的提升在後。管理能力提升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管理者不斷的學習、總結、幾率、提煉、改進方能練就。

二、危機意識淡薄,學習力不夠

中層管理崗位是一個人走向管理層的第一步,是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走得好,能牢牢地樹立自身的自信心,後期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和學習,走向更高的管理崗位。而這一步如果走不好,有些人就會自我否定,對自身的能力產生懷疑,從此與管理崗位無緣。所以這個階段是一個人職業生涯中的危險期。因此企業領導人對中層管理者員的關注和鼓勵必不可少,要給他們試錯的機會,通過關注、鼓勵和幫扶,讓他們的腳步越來越踏實。同時要時刻加強他們的危機意識,讓他們意識到中層管理崗位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加強學習力,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更進一步。

三、業務能力強,交際能力差

企業中層是由基層員工提拔起來的,他們大多因為業績過人而脫穎而出。因此,他們業務能力都很強。提升到中層崗位之後,工作的主要方向發生了變化,由原先基層崗位的親力親為,變成了帶領基層團隊做戰及與上級與平行部門溝通。這樣崗位對能力的需求發生了變化,這就要求中層管理人員能夠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儘快地調整,把自己的業務能力轉變為指導和管理能力,同時加強溝通交際能力。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缺少主人翁意識,總覺得是為別人做事

中層管理者與企業最高領導有一定的距離,平時工作中接觸溝通的機會不多,所以總會產生一些失落感。覺得自己不過是企業中管理一些小事的小角色,所以缺少主人翁意識,總覺得自己的工作是在為別人幹。這種想法十分可怕。如果我們中層管理人員有這種意識,那麼公司的未來肯定是無可限量。

企業管理之道

公司如何培養中層管理者?

在國外,很多僱主都很重視對中層管理人才的培養,美國企業界每年的培訓費用約有四分之一用於培訓中層管理人才。

而國內,很多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都是從對公司的貢獻比較大,在公司的工作年限長髮展起來的,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在管理能力上難免會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雖然也意識到中層管理人員的重要性,但總是找不到方法去提高他們的能力,該說的也說了,該罵的也罵了,該獎勵的也獎勵了,可很多中層管理人員就猶如扶不起的“阿斗”一般。對此,企業如何培養中層管理人才呢?

一、建立導師機制

由經驗比較豐富的企業管理者擔任新晉升的中層管理人員的導師,負責輔導、幫助和指引他們,給他們放權,並提供相應的學習管理機會。

二、進行工作輪換

企業要培養中層管理複合型人才,可以定期讓他們去不同的部門體驗不同的工作崗位,以擴大他們對企業各個工作流程環節的瞭解,增進對不同部門及崗位的認識,提高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減少部門摩擦。

三、讓中層管理人員參與決策

在培養中層管理人才時,還可以讓中層管理者參與到高層決策會議,讓他們就企業管理問題,如組織結構、獎酬機制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一來可以為中層管理人員提供分析和處理整個企業範圍內的高層決策問題的機會和經驗,促進了管理者的成長。二來可以挖掘中層管理者的創造力,同時能給管理層帶來新的思路。

總之,關於企業如何培養中層管理人才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必須予以重視。

企業管理之道

一定要樹立制度高於一切的管理思想

制度是保障一個組織正常運行的基石。隨意踐踏制度的管理註定是失敗的管理。

管理者最忌諱而又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個人意志凌駕於制度之上,長此以往,制度形同虛設,員工的行為、組織的運行必然產生不可逆轉的偏差。

細則:

  1. 建立健全組織結構
  2. 建立嚴格的用人制度
  3. 設計好薪酬制度
  4. 建立競爭機制
  5.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應始終放在首位
  6. 堅決拋棄法不責眾的思維定式
  7. 制度下以身作則

管理有威信,管理才會出成效

制度是管理的一根標杆,但有了制度、按制度辦事並不意味著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管理者的個人威信對管理的成效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當然,樹立威信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管理者多個方面把握好自己。

細則:

  1. 威信是管理者的第一要素
  2. 樹立威信要有戰術
  3. 慎重表態,說道就要做到
  4. 用自己的風格感染下屬
  5. 適當時候要“御駕親征”
  6. 千萬不能感情用事
  7. 面對壓力自己扛
  8. 不做假公濟私有損個人形象的事
  9. 堅決拆散小圈子
  10. 適度的發發火
  11. 距離產生威嚴
  12. 對於下屬恩威並用
企業管理之道

一碗水端平是管理者應常唸的管理要訣

其實,一般員工對管理者的要求並不高,很容易得到滿足,你只要做到了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員工,準確、客觀地評價員工的工作表現,他就很願意服從你的管理。

“一碗水端平”是老百姓常唸叨的義舉俗話,而這也正是管理者應該常唸的管理要決。

細則:

  1. 公正比公平更重要
  2. 處理員工之間的矛盾要先給矛盾分類
  3. 藝術性的決絕衝突
  4. 學會減少與員工利益上的衝突
  5. 認清幫派的危害
  6. 用競爭取代“內耗

所以我認為,管好自己,管好下屬,就是中層管理者面臨的管理。

良好的溝通能力發揮上傳下達的紐帶作用

職場上,經常聽到一些中層管理者抱怨他們處境尷尬,有點夾心餅的味道,不僅要伺候上級,還要照顧下屬情緒,一旦溝通協調不好,兩頭受氣不討好,就難免有挫敗感。

在企業管理中,中層管理者起了一個紐帶、橋樑的作用。如果把一個企業比作一個人,高層管理者就像人的大腦,思考企業方向和發展戰略;中層是脊樑,要協助大腦傳達指令到四肢—基層。在整個上傳下達的過程中,有效的溝通方式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團隊管理是個技術活,需要不斷的學習精進。

  •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 更多行業案例內容,歡迎關注“老闆與員工共贏”,持續分享更多幹貨!
  • 如您正面臨企業識人用人、薪酬績效以及合夥人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和我私信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