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曝3億元借款逾期,「海航系」資金危機繼續發酵……

又曝3億元借款逾期,“海航系”資金危機繼續發酵……

作者|高遠山

來源|野馬財經

“海航系”的資金困局仍然沒有得到完全化解,樹欲靜而風不止。

9月13日,海航創新(600555.SH)被曝出3億元信託借款逾期。隨後,公司發佈公告承認逾期的事實,同時稱正與湖南信託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

巧合的是,就在9月11日,由於投資的“海航系”公司互金平臺“聚寶匯”出現產品逾期,數十人在位於北京三元橋的海航大廈樓下耗至深夜。

“海航系”再曝借款逾期

9月13日,據湖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湖南信託”)官網顯示,其設計並推出的“湖南信託-海航創新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涉及3億元借款逾期。

又曝3億元借款逾期,“海航系”資金危機繼續發酵……

據瞭解,該信託計劃成立於2016年9月8日,資金用於向海航創新(海南)股份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海航創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航創新”)發放流動資金貸款,貸款規模人民幣3億元,貸款期限24個月,由海航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旅遊集團”)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信託貸款合同》約定,海航創新最遲應於2018年9月10日歸還上述全部貸款本金。湖南信託在公告中稱,貸款到期日之前,公司曾與海航創新方面進行了多次電話溝通及現場面談,海航創新方面均表示正在協調落實還款資金。但截至公告發出時,湖南信託暫未收到相關款項,海航旅遊集團亦未履行相應擔保義務,海航創新、海航旅遊集團均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湖南信託還稱,目前公司已委派專人前往現場催收,敦促海航創新儘快還款。同時,公司擬立即啟動司法程序,申請法院凍結海航創新及海航旅遊集團相關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不動產、銀行賬戶、公司股權(含上市公司股權)等。

海航創新當日發佈公告對此作出回應稱,由於公司九龍山景區當前經營受到歷史遺留問題影響,景區部分資產被查封影響到新的融資,目前公司流動性緊張。截至本公告日,上述信託借款已逾期。公司目前正在積極與湖南信託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

資料顯示,海航創新前身為“茉織華”,主營業務為服裝和印刷;2006年更名為“九龍山”,原控股股東李勤夫曾被稱為浙江“服裝大王”。2011年,在九龍山產業轉型過程中,李勤夫將九龍山29.9%的股權轉讓給“海航系”公司,雙方試圖聯手開發九龍山旅遊項目。然而在股權過戶後,雙方發生了股權轉讓糾紛,一直延續至今。但目前尚不清楚上述股權糾紛與海航創新今日公告中提到的“歷史遺留問題”是否為同一件事。

截至今日收盤,海航創新下跌5.43%,收報於2.96元/股。

不僅是海航創新,事實上“海航系”今年的日子都不怎麼好過。除了旗下信託計劃被媒體曝出或存在兌付困難之外,債務危機事實上也已經蔓延至互聯網金融平臺。

危機蔓延至互金平臺

9月11日晚8時已過,北京下著雨,在三元橋附近的海航大廈門口,“聚寶匯”投資人張哥等數十人還在焦急地等待投資者代表與海航方面的談判結果。

聚寶匯是海航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於2014年7月正式上線運營。“投資”業務中包括收益型保險、基金投資、固定收益類等產品。

“今天就沒打算去住酒店,就在這大廈底下睡吧。”張哥等人已經在海航大廈樓下耗了一天,仍舊沒有拿到答覆。當天,距離他投資的產品出現逾期已經過去一個多月。

“多的投了上百萬,趕過來的都是急需用錢的。”張哥和來自各地的聚寶匯投資者來到海航大廈,他們希望能夠當面跟聚寶匯方面談談產品逾期兌付的事情。

“9月初他們就發沒有兌付的郵件,客服那邊一直說不晚於18個月內兌付。”投資者李姐湊上來告訴野馬財經。她買的產品7月份就到期了,目前狀態是部分兌付。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海聚寶”項目投資人向野馬財經表示,“月初發了郵件通知,撥打客服的說法是不晚於18個月完成兌付。對方稱,海航集團提供所需資金保障,在資金充裕的情況下進行提前兌付”。

逾期的是“海聚寶”項目,利息兌付都正常,然而到期後遲遲未兌付本金。

又曝3億元借款逾期,“海航系”資金危機繼續發酵……

圖為聚寶匯向投資人發來的短信

資料顯示,“海聚寶”是聚寶匯平臺推出的產品。“海聚寶”項目融資主體多為海航集團的關聯企業。也就是資金最終流向相關的公司。

一位投資人向野馬財經表示,“他們所購買的海航集團關聯或實際控制企業的融資項目產品,融資方來完成兌付。投資人出示的郵件信息顯示,聚寶匯方面已經在協調融資方和擔保方進行還款。”

流動性困難何時破局

事實上,除了上述信託借款、互金產品逾期之外,今年以來“海航系”公司曾多次出現兌付困難。

早在2月6日,便有媒體報道海航一筆總計17億元的信託計劃很可能無法按期兌付。

該筆貸款名為“中信·海航地產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二期”,於2017年2月16日成立。該計劃累計向海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航地產”)發放貸款16.997億元,資金用於海航日月廣場和海航首府項目建設,信託期限為12個月,到今年2月16日起陸續到期。

報道稱,由於目前“海航系”企業整體現金流緊張,該項目貸款本金以及信託收益或無法按期兌付。

又曝3億元借款逾期,“海航系”資金危機繼續發酵……

針對上述報道,2月7日,海航基礎(600515.SH)發佈澄清公告稱,“經核查,公司認為上述媒體報道內容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截至公告披露日,涉及貸款餘額為16.997億元人民幣,信託計劃項下貸款將於2018年2月16日起至2018年11月底陸續到期。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不存在貸款本金以及信託收益或無法按期兌付的情況”。

雖然海航最初曾多次否認資金短缺的說法,還表示自身財務狀況良好,與境內外各大金融機構合作一切正常且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可還是有陸陸續續的兌付困難消息曝出。

對於“海航系”頻頻曝出借款逾期,存在兌付困難等事宜,你是怎麼看的呢?“海航系”的流動性困難又該如何破局?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