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三體》是當代科幻小說界的一本驚世作品之一,世界知名大佬,比如奧巴馬、馬雲、馬化騰、扎克伯格等均是該書的粉絲。因為《三體》是一部思想實驗的大合集,書中內容可以引發大家對複雜社會進行深入思考,信息時代中人和系統,誰比較脆弱?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牛人?接下來就讓我們分三期,15個實驗體來走進劉慈欣帶給我們的,科幻鉅作——《三體》。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關於作者

劉慈欣,科普作家、高級工程師,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一邊在發電廠擔任計算機工程師,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出版了13本小說集,連續數年獲得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銀河獎。2015年,憑《三體》獲世界科幻界的最高獎項——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這是亞洲作家第一次獲此殊榮。

關於本書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講述的是一個叫“三體”的外星文明與地球文明交流、搏殺以及各自興衰的故事。這本書是“三體三部曲”的第一部,經劉宇昆翻譯後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核心內容

本書的思想核心是:對人性絕望的天文學家以太陽為放大器,向宇宙發射代表文明的信號,被臨近星系的三體人截獲,引發了三體人對地球的侵略之心。一小撮試圖毀滅人類的成員與三體人勾結,成為了叛軍,內外夾擊之下,地球進入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一、什麼是思想實驗

《三體》這部小說,可以看做是一個“思想實驗大合集”。劉慈欣說“他只寫可能的世界”,就是在想象裡設定一個極端的情況,然後沿著真實可能的邏輯推理,把可能發生的故事寫出來。這就是思想實驗,使用想象力去進行那些在現實中無法做到的實驗。由於所有事都是在腦子裡想象出來的,所以做思想實驗,可以不用真的面對極端情況,能用很低成本想明白很重要的問題。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二、三個實驗體

實驗1:在信息時代,一個普通個體,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壞系統

小說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在信息時代,一個小小普通個體,完全可以毀掉一個系統。三體人生活在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系裡,科技發達,遠超人類,但他們的恆星系極不穩定,不適合生存。當他們監聽宇宙信號尋找新行星的時候,三體人1379和地球人葉文潔發生了對話,而就是這兩個普通個體的偶然對話,引起了未來人類幾百年的動亂,幾十億人死亡。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實驗2:我們知道打蛇要打七寸,那打一個文明的“七寸”,應該打什麼地方

一個文明的七寸,就是科技,再具體一點,是基礎科學。2017年,人類的理論物理學,是在大跨步前進的。人類的探索方向,就是極化的兩個方向,一個是極大,一個是極小。極大靠望遠鏡,極小靠對撞機。三體人派出了一個叫智子的東西來封鎖住人類科學,智子能干擾粒子對撞機,製造大量的假信息,破壞人類對微觀世界的繼續探索。對撞機無法工作,人類基礎科學的探索就被封上了一層天花板。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實驗3:一旦發現系統出現叛徒,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答案是,要獲取叛徒和對手的聊天記錄,對手想搶佔的要點,就是你要搶佔的要點。葉文潔在地球上還組織了一支地球叛軍,配合三體入侵地球,他們的通信往來留下了大量的聊天記錄,獲得叛徒和對方的聊天記錄,可以獲得高質量的反饋,看清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同時,還能知道對手的重點是什麼。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三、尾聲

小說的最後,強大的三體艦隊已經出發,大概在450年後,地球上人類的子孫後代就會面對這些異星侵略者。他們具備無與倫比的科技力量,他們用智子封住了人類的科學發展,他們每時每刻都在監控地球的動態,面對這樣的對手,人類要如何應對?敬請關注《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金句

1.過去的時代,是誰知道答案誰牛的時代。而現在這個時代不一樣了,很多問題的答案太複雜了,幾乎沒有正確答案。所以,那些能提出好問題的人是最牛的,那些能用問題,把所有人的所有知識攪動起來,然後去無限接近真相的人是最牛的。

2.有了化學家,原始人就離造出槍近了一步。同時,如果這個部落裡還有一個原始人,每天都研究幾何和數學,那我們也傾向於把他幹掉,因為他只要能計算拋物線和彈道,他就離造出炮近了一步。

3.人類歷史裡,一個普通個體決定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在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都不會發生。但一個信息通暢的時代,賦予了普通個體極大的破壞力。

4.一個叛徒能從前所未有的客觀角度,來對你進行判斷,因為這話是要說給你的對手聽的,所以更大概率是實話,你自己到底什麼方面很強,什麼方面很弱,這個反饋是有很高的價值的。

《三體:地球往事》第一部 思想大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