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山西首富:父親被槍殺後他接手百億遺產,卻用11年將其敗光

80後山西首富:父親被槍殺後他接手百億遺產,卻用11年將其敗光

6月14日,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1.95億股,轉讓價格為9.56億元,掛牌項目中並未顯示轉讓方信息。查詢工商資料發現,山西建龍鋼鐵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1月18日,前身為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查詢工商資料發現,山西建龍鋼鐵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1月18日,前身為海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海鑫鋼鐵原實控人為前山西首富李兆會。2014年3月18日,海鑫鋼鐵因金鍊斷裂全面停產,當時持股90%的李兆會也陷入債務糾紛,涉案金額總計2.16億元,而後李兆會被裁定限制出境,旗下主要公司也相繼停止運轉。2015年5月,建龍集團併購海鑫鋼鐵,並由其子公司吉林建龍持有海鑫鋼鐵集團100%股權,在吸收合併其餘4家公司後,正式更名為山西建龍鋼鐵控股有限公司。

80後山西首富:父親被槍殺後他接手百億遺產,卻用11年將其敗光

說起海鑫鋼鐵和李兆會,就不得不提及那個令人惋惜的山西前首富李海倉。李海倉是李兆會的父親,在1987年,他成功集資了40萬元,在山西開了一個洗媒焦化廠,後成立海鑫鋼鐵,歷經十餘年發展成為山西省第二大鋼鐵企業及最大的民營公司。在200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李海倉以1.95億美元位列第27位。

不過在2003年,李海倉卻被意外槍殺,就這樣把22歲的李兆會推到了臺前。其實李兆會並非唯一接班人選,無論是他的五叔,還是六叔,都是海鑫的元老,擔任了多年的高管職位。

但在關鍵時刻,他的爺爺力挺,“從繼承遺產的角度來看,只有直系親屬有資格,但我和海倉的母親都年事已高,所以只有兆會繼承名言正順。”就這樣,在父親去世後的第28天,李兆會正式接班。

接班初期,李兆會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連續好幾個月他都在連軸轉,不是出差談生意,就是帶領核心團隊熬夜工作,經常熬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照常工作。此外,他還對公司部門進行了局部調整,成立了人力資源部,開始刻意吸取家族外的人才。上任沒多久,他就定下了未來工作方針:“精誠團結,穩定人心,內強管理,外固網絡。”

由於工作勤奮、措施得當,再加上當時鋼鐵價格暴漲,海鑫鋼鐵在李兆會掌舵的頭兩年發展得相當不錯。2003年,海鑫鋼鐵資產總值達到50億元,超過了父親留下時的40億元。2004年,海鑫鋼鐵資產總值達到70多億元,成為當年中國民企中的第一納稅大戶。

80後山西首富:父親被槍殺後他接手百億遺產,卻用11年將其敗光

不過,這種狀態也就保持了兩年,李兆會的注意力開始有了轉變。2004年—2007年,李兆會在資本市場聲名鵲起。他實驗的第一單是民生銀行。2004年,李兆會小試牛刀,以6億元的價格買下民生銀行1.6億多股,沒有想到3年後的2007年,股市達到巔峰,他一舉大賺10個億。投資讓李兆會有了成就感和區別於父親的地位。這一年,李兆會被推上了當年胡潤百富榜第78位,財富150億,成為最年輕的山西首富。

此後的3年,李兆會再也無心做實業,他一猛子扎進資本市場,先後投資興業證券、光大銀行等40多隻股票。到了2006年,李兆會儼然職業炒家,經常是頭一天吃進一隻股票,第二天悉數賣出,比散戶跑得還快。由於資金量大,加上消息靈通,李兆會炒股累計收益超過40億。

2004年以後,李兆會常年待在北京、上海,出行都是私人飛機,很少回山西。掌門人無心管理,長期定居在外,很少回廠,管理層又是一片混亂,企業經營和家族衝突混成一團。關鍵的是,李兆會還把曾經工廠的頂樑柱,也就是他的五叔李天虎給趕走了。

中國鋼鐵行業在李兆會入行之後,盛極而衰,產能過剩,再加上鐵礦石價格上漲、2008年金融危機,陷入全行業虧損狀態。儘管李兆會進行了許多掙扎,但海鑫鋼鐵的虧損和負債持續在惡化之中。哪怕炒股再賺錢,海鑫也撐不下去了。2014年3月18日,海鑫鋼鐵全面停產。而李兆會也因面臨鉅額債務,被銀行列入“老賴”名單,限制出境。就這樣,李兆會成功敗光了父親留下的百億財富。

2015年,河北建龍集團對海鑫集團實施併購重組,而海鑫集團也於第二年點火復產,但這已經和李兆會無關了。

和傳統制造業相比,資本和互聯網這兩個方向更讓李兆會喜歡:顛覆、變革、指數增長……這樣的詞彙是他叛逆期就熟悉和喜歡的。況且,他很早就被送往國外留學,更早的普及了新經濟的意識。只是,他忘了,高回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利用“投機取巧”式的方法發展企業,是走不長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