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癡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貧窮、禿頂、佛系……這些標籤讓90後喜提沒前途的標籤。外部世界的殘酷讓人早早低下了腦袋,更殘酷的是,越來越多的90後正陷入“青年痴呆”的泥淖,連自己能改變的部分都放棄了。

日常迷戀娛樂八卦,被垃圾信息填滿日常,熬到凌晨也不肯放下手機……睡眠太少、信息太多、工作太無聊,痴呆徵兆便越來越明顯——

注意力渙散、記憶力衰退、精神恍惚……

我們喜歡的,終將毀掉我們。

在娛樂至死之前,我們還有救嗎?怎樣才能從無窮的信息和無盡的拖延中殺出一條血路?跟虛竹接受了無崖子的功力就能打敗星宿老怪一樣,我們也需要一點深厚的功力才能對抗虛無的扼殺,積極心理學開山大師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找到的解決辦法是《心流》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是積極心理學的開山之作,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它也是一本提升幸福感和效率的行動指南。它會告訴我們:怎樣用專注的心靈體驗,獲得更多的滿足,提高效率,從而讓生活更幸福

本書提綱

第一部分,我們先來了解一個讓人的心理狀態趨於混亂的概念,叫作精神熵

第二部分,我們講一講為什麼心流能對抗精神熵

第三部分,講述了我們怎樣才能達成心流狀態

01

精神熵

“精神熵”概念的提出,是米哈里在心流理論中的最大創新。要了解什麼是“精神熵”,我們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熵”

”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指一個體系混亂的程度,越混亂,熵值越高。比如,冰到水再到水蒸氣的轉換就是一個熵值增加的過程。一個系統的結構越清晰,熵值越低。

米哈里就是借用了物理學中的“熵”的概念,來類比人腦系統或者精神世界,進而得到了一個描述精神世界混亂程度的概念,即精神熵。精神熵越高,意識越趨於無序的狀態,人的精神系統就越混亂,主要表現為:

比較盲目沒有主見

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

感覺空虛無聊

……

此外,熵還指一個系統內不能做功的能量的總數,也就是說,熵值越高,能做的功越少。那換成精神熵來看,就是精神熵越高,做事效率就越低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米哈里說,精神熵由低向高的發展是一種常態,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的意識經常會趨向一種無序狀態。這是怎麼回事呢?

人的神經系統太發達了,感知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太強,而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又是有限的。通常情況下,是注意力來幫助我們選擇過濾信息,留下對我們有用的信息,屏蔽掉與我們無關的信息。但是有時候,我們不能很好地駕馭我們的注意力,注意力很容易轉移到錯誤的方向上,不再朝著既定的目標努力。這樣一來,我們的精神能量就難以凝聚,就會出現“內在失序”狀態,這就是精神熵偏高的狀態。

米哈里在書中提到:“精神分裂症患者會不由自主地注意到所有不相干的刺激,接收所有資訊。而很悲慘的是,他們並沒有控制任何事物進出意識的能力。有些病人把這種現象描述得很生動:‘事情太快地湧進來,我失去控制,終於迷失了’”。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舉個例子吧,一個高中生想通過刻苦學習,考上一個理想大學。正常情況下,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餘的時間都在看書,他的注意力全在學習上。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他的理想終有一天會實現。可是,他的注意力有時候會受到干擾,比如,家裡人每天都看電視,還經常有親戚來家裡聚餐,自己要好的朋友會過來玩,戀人又想約他出去看電影,等等,每當這個時候,他的內心就會出現糾結,無法集中精力學習了。出去玩吧?耽誤學習內心不安;在家學習吧,又無法安下心來。這些讓他糾結的問題會打亂他原本專注的學習狀態。這種狀態讓他對自己非常失望,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如果這種狀態長時間發展下去,就會影響他的目標的達成。

精神熵是描述精神世界混亂程度的一個量度。精神熵越高,意識越趨於無序的狀態,人的精神系統就越混亂。精神熵表現出來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沒有主見比較盲目,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感覺空虛無聊等,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幸福感。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此外,精神熵越高,做事效率就越低,會影響我們既定目標的達成

精神熵越高,意識越趨於無序的狀態,另外,還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內心狀態的失序是我們不幸福的主要原因,我們感到焦慮、失望、糾結。那麼,為了達成目標、提升幸福感,我們就要對抗高精神熵,有什麼辦法呢?答案就是心流

02

為什麼心流能夠對抗精神熵?

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一種狀態,能夠使你投入更多注意力,保持意識的有條不紊,照顧內心跟外在環境的平衡,也就是你接受到的信息跟既定目標是匹配的,這時候,精神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湧現,這就是最優體驗。

所謂的最優體驗,跟高精神熵正好是相反的,你可以把它理解為精神的負熵。物理學家薛定諤提出過負熵的概念,也就是從無序走向有序的趨勢。最優體驗就是我們的意識由無序變成有序的過程,它還有一個名字,就是心流

“心流”在英文中被稱作FLOW,簡單來說,就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大幅度增強,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心流過後,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非常滿足的感覺。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比如,一位在奧運會上獲得滑雪冠軍的運動員,在回憶比賽過程時說,自己好像是隨著瀑布奔湧而下,頭腦中什麼都不想,那種感覺棒極了。再比如,有位外科醫生回憶,他在成功完成一個難度很大的手術以後,發現手術室的地板上有一些碎瓦礫,於是就問身邊的護士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在他做手術的時候,有一塊天花板掉了下來,但他完全沒有注意到。

想一想,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你非常專注地看一本喜歡的書,或投入地彈著鋼琴,或盡情地跳舞時,你的全部意識都投入到那個世界,你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外的一切好像都與你無關,這就是進入了心流狀態。在心流狀態,人們的表現達到了巔峰水平,這種狀態下,你做任何事都是高質高效的。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現在我們知道了,當人的意識失去秩序後,就會胡思亂想,心神不寧,很難體驗到幸福。而進入專注的心靈體驗,也就是心流出現的時候,我們可以達到一種忘我的狀態,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不會因為分心而攪亂內心寧靜,意識處在有序狀態。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做事會高質高效,而且可以獲得更多滿足,從而讓生活更幸福。這是用心流對抗精神熵的道理。

既然心流能夠給我們帶來幸福感,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創造條件,讓自己有更多的心流體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最後一個重點內容:我們怎樣才能達成心流狀態

03

如何才能達成心流

心流的達成需要三個條件

一是要有明確的目標

二是目標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三是要得到及時的反饋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第一,明確目標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這個目標得是你發自內心想要達到的目標,不是別人給你設定的。目標能夠凝聚人們的注意力,這一點對達成心流非常重要。那麼,怎麼才能建立這樣的目標?

米哈里提出了“自成目標”的概念,就是把做自己喜歡的事作為目標。大多數人的目標都受生理需要和社會傳統的制約,也就是來自外界,但是如果我們能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作目標,就比較容易自得其樂。

因為外界向你提供目標時,往往是以某種獎勵吸引你追隨它,比如小時候我們努力學習、想考高分,可能不是因為喜歡學習,而是因為父母說考個好成績可以給買遊戲機。但是世界上大多數的獎勵動機都是想控制你,一開始可能還有效,慢慢地就會越來越無法驅動你去努力。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所以,你最好能選定你自己的目標,在追隨目標的努力中,獲得內心的秩序和成長的快樂,這是一種來自事情本身的獎勵,它永遠都不會失效,而且會形成一個良好的正向循環。

比如,學習是為了自己渴求知識的需要,而不是為了考出好成績,取得好名次;工作是為了自身成長的需要,而不是為了公司老闆或者是為了掙錢。

如果你能找到自己真正熱衷的事情,以此為目標,動機就會充足,那你就具備了達到心流狀態的第一個條件。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第二,目標需要有一定的挑戰性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挑戰是針對一個人的能力而言,當挑戰的難度大大高過能力時,人們容易產生焦慮;當挑戰的難度低於能力時,持續這種活動,人們又會產生厭倦。只有挑戰的難度略高於能力時,也就是能力提高或者目標上調的過程中,人們才會感受到成長的樂趣,也比較容易進入心流的狀態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比如小明的鋼琴彈奏水平達到了五級,如果你總讓他彈一級的曲目,恐怕他很快就會覺得太簡單沒意思;而你拿一個十級的曲目讓他彈,他又會因為太難而煩躁;當你讓他彈六級的曲目時,他應該是最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因為,六級的難度略高於他的水平,為了達到這個水平,他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他努力的過程中就比較容易進入心流狀態。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第三,得到及時反饋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及時反饋有利於我們調整內心的秩序,增強信心。反饋只要跟我們追求的目標有合理的關聯,就能產生樂趣。

比如,你想把一首鋼琴曲獻給聽眾,在你彈奏的時候,聽眾的掌聲是對你的最大肯定,這就是對你的及時反饋,你的狀態一定會越來越好。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通過以上這三個步驟,我們就可以構建起穩定的內心秩序,將與目標無關的雜念排除在外,就形成了這樣的狀態:

你為了完成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全神貫注,達到了忘我的程度。這個目標對你來說不是輕而易舉實現的,需要你把體能和智力發揮到極致。在這個時候,你會全力以赴,行動也會自覺地跟著意識走,這就是最優體驗

“青年痴呆”正在殺死第一批90後

比如一位攀巖選手,在攀巖之前,他會為自己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來挑戰自己的能力;在攀巖過程中,越來越完美的自我控制,會調動全部注意力,讓自己的身體發揮所有的潛力;每登上一個高度,他都會增加一份信心,這就是即時反饋;當他最終實現目標的時候,那種自我滿足感簡直無法形容,他變得更加強大和自信,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幸福。

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最後一個內容,我們怎樣才能達成心流狀態。心流的達成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要有明確的目標,二是目標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三是要得到及時的反饋。這三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構建起穩定的內心秩序,心無旁騖地朝著目標努力,實現最優體驗,最終達成目標

總 結

第一部分講了什麼是精神熵

精神熵是描述精神世界混亂程度的一個量度。精神熵越高,人的精神系統就越混亂,表現出來的形式有很多種,比如:沒有主見比較盲目,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感覺空虛無聊等,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幸福感。此外,精神熵越高做事效率就越低,會影響我們既定目標的達成

第二部分講的是為什麼心流能夠對抗精神熵

因為當人的意識失去秩序後,就會胡思亂想,心神不寧,很難體驗到幸福。而用專注的心靈體驗,也就是心流的出現,我們可以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不會因為分心而攪亂內心寧靜,意識處在有序狀態。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做事會高質高效,而且可以獲得更多滿足,從而讓生活更幸福

第三部分講的是我們怎樣才能達成心流狀態

心流的達成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要有明確的目標,二是目標要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三是要得到及時的反饋。這三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構建起穩定的內心秩序,心無旁騖地朝著目標努力,實現最優體驗,最終達成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