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背景下廣告公司應該如何轉型

從大趨勢上來看,傳統的報紙、期刊、廣播、電視媒體的廣告投放量都在急劇下滑,雖然在個別領域、渠道上有所增長。不過總體而言,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廣告投放則是每年都在加速度下滑。商家、企業,已更多地把傳統媒體的廣告投放改為自媒體的運作宣傳。傳統廣告投放媒介已少人問津,而剩下的閱讀、觀眾、聽眾主力又以老年人,兒童為主體,屬於自主消費能力較弱的群體。所以基於此,廣告公司的業務重點將會轉移到新媒體上。而新媒體的廣告投放又與傳統媒體大相徑庭。其受眾年輕人居多,廣告如果不能在標題和視頻的頭幾秒吸引觀眾,那麼會被直接屏蔽或忽略。

以一般的出版企業為例,以前會在一些專業紙媒及出版行業報刊上投放廣告。一則廣告少則數千,多則數萬,其展示也不過是報刊中的一角,或者在垃圾版面上的半版。費用貴,效果低,基本無人閱讀,會被讀者直接忽略。這樣的廣告投放已基本沒有意義,純屬浪費成本。現在大部分出版企業,開始陸續停止在傳統媒介上的廣告投放,把經費、精力轉移到新媒體的廣告投放上。新媒體的大部分投放途徑都是免費的,如需要,也可針對社群等特定受眾定向投放。其針對性強,效果明顯,但投入低,廣告效果持續性強,可以享受長尾效果。

窮則思變,適應新需求,才是生存之道

首先,傳統廣告依託於紙媒,其受眾廣泛,很難精準,且是一過性的宣傳。在新媒體下如果靜態圖片海報的廣告,那就需要賣點突出、標語新穎、色彩亮麗,元素簡單但突出主題,這些設計需求與原有的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是視頻廣告,則需要有較強的劇本設計能力,能在瞬間吸引消費者,而不被其關閉、屏蔽。不管哪種渠道,其對廣告設計要求都集中在創意、設計、色彩、文案的運用上。而且新媒體許多都針對明顯的社群屬性,其設計及文案安排也就要有相應的針對性。比如針對家長群體,學生群體,職業資格考試群體等等,不同的群體、受眾,其需求特點都不相同,也就需要差異化對待。

其次,傳統的廣告一般都要求大製作,而新媒體廣告,則多傾向以創意取勝,要控制製作成本。且製作的廣告更強調系列性、連貫性、相關性,以便其在不同的媒介,以不同的載體投放。這就需要廣告公司把服務內容模塊化,根據用戶的需求、目地,進行模塊的選擇。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按模塊收費。這一方面要求製作創意理念上的改變,另一方面也要求公司銷售,收費模式的改變。

最次,新媒介的受眾中以年輕人居多,受眾主要集中在15-40歲之間的群體。這個群體的思維模式與審美觀與中老年受眾有很大差異。這也就需要廣告的創作團隊年齡要年輕化,只有年輕人才瞭解年輕人的喜好,只有年輕人才更容易第一時間掌握流行的脈搏。如新的網絡特點,新的概念,新的技術產品,新的網絡語言包袱。面對新媒介的廣告製作創意,必然需要融入新事物,必然需要跟上時尚的潮流。這就需要製作團隊在相對年齡上的低齡化,以及在管理模式中,鼓勵創意放權給年輕人,以創造可以主動積極發揮創意的平臺,並能夠對自身認識以外事物的包容。

數字化背景下廣告公司應該如何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