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紀念日專稿: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

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有45軍158師472團排長劉樹才,44軍157師469團副營長康起,65軍193師579團1連4班班長周世森。他們的事蹟都展出在遼瀋戰役紀念館裡。

1950年9月27日至10月2日,我國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共有350名戰鬥英雄參加了會議。在這350名正式代表中,“包括戰鬥英雄258人,工作模範44人,模範單位代表5人,民兵代表43人,其中共產黨員佔百分之95。女代表共10人,包括女戰鬥英雄、女民兵英雄各2人,其餘6人為模範工作者。軍隊代表307人中,計團營以上幹部83人,連排幹部193人,班以下31人。作戰30次以下者192人,50次以上百次以下者47人,百次以上者30人,其中尚有作戰250次以上者。負傷1至5次者172人,6至10次者41人,11次以上者6人。另有起義部隊代表64人列席。”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陳雲、聶榮臻等黨政軍領導人出席大會並講話。豐潤籍的戰鬥英雄佔代表總數的0.86%,佔戰鬥英雄總數的1.16%,其英勇善戰亦可見一斑。

烈士紀念日專稿: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

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會場


劉樹才,男,1919年出生於豐潤縣一個農民家庭。第一屆全國戰鬥英雄。

烈士紀念日專稿: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

全國戰鬥英雄劉樹才


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11月冀東軍區的解放軍攻打寶坻縣城時,他主動要求參加梯子組,是第二名登城英雄。1948年4月1日其所在部隊攻打通縣的夏墊據點,時任一連八班戰鬥小組長的劉樹才主動請求艱鉅任務,晚上10點,攻擊開始,劉樹才懷抱20多斤炸藥,把外圍的炮樓炸塌,使一個排的敵軍狼狽逃竄。夜間12點,部隊向城裡發起總攻,劉樹才又擔負起了先鋒爆破組長的任務,他肩扛45斤重的炸藥,在敵人密集槍彈和炮火的阻止下,爬過鐵絲網,躲過槍林彈雨,將西城門成功炸燬,為攻克夏墊立了大功。1948年10月,綏中攻堅戰,時任五班副班長的劉樹才擔任突擊組長,他不僅帶領手下突破敵人外圍工事,生擒了敵兵一個排,而且與另一名戰友衝進敵人團部,俘虜了敵軍軍官。因此以“夏墊的兩次爆炸”、“綏中的第一名登城”而聞名。遼瀋戰役結束後,劉樹才隨軍南下,進駐海南島。劉樹才歷經20多次戰鬥,3次負傷,榮立三次大功、一次小功。1950年時任45軍158師472團警衛連的排長的劉樹才,經部隊推選,出席了1950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

康起,男,漢族,1924年出生於河北省豐潤縣南關村。第一屆全國戰鬥英雄。

烈士紀念日專稿: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

全國戰鬥英雄康起


解放戰爭期間參加冀東軍區所屬部隊,歷任七縱十六團前衛營副營長。他在歷次戰鬥中英勇頑強,機智沉著。曾立特等功1次,大功2次,小功3次,榮獲毛澤東獎章。1950年9月6日,經江西省軍區戰鬥英雄代表大會選舉,時任副營長的戰鬥英雄康起和爆破英雄邢文志出席了1950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後來,康起所在部隊進駐新疆。1969年3月20日,康起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共誼群農場(七十團)臨時委員會副書記。1970年9月至1979年4月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六十三團副團長。後卒於豐潤。

周世森,1923年7月6日出生於豐潤縣小王各莊村,1943年參加八路軍。他作戰勇敢,不怕犧牲,英勇頑強,屢建功勳。他既是第一屆是全國戰鬥英雄,又是特等功榮立者。

烈士紀念日專稿: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

韓城鎮中學七年級學生在周世森塑像前聽老師將英雄事蹟


1949年4月24日,在解放太原戰役總攻戰鬥中,周世森率領全班戰士,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攜帶登城雲梯,涉過水深一米、寬百米的海子,強行架梯登城,攻佔敵人4座地堡,繳獲山炮4門,輕重機槍6挺,榮立特等功,所在連隊被授予“登城先鋒連”獎旗。1949年8月,他參加著名的蘭州戰役,所在連隊榮立大功。

1950年,所在部隊調駐寧夏永寧地區,執行剿匪、建軍、生產三大任務,榮獲全國戰鬥英雄稱號,並光榮地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1951年2月,65軍奉命入朝。當時部隊首長考慮周世森在解放太原戰役中立過特等功,又是全國戰鬥英雄,受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是我黨我軍的一位赫赫功臣,準備讓他在後方做後勤保障工作。周世森堅決要求去第一線。他連夜寫了請戰書,並再三央求首長說:“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帝侵略朝鮮,威脅中國人民而呆在後方,我要上前線教訓教訓美帝,讓他知道中國人的厲害。” 他擲地有聲的一席話,最終說服了部隊首長,批准他參加抗美援朝的戰鬥。2月8日,任連政治指導員的周世森和他的戰友們奉命從藤縣、臨城地區登車,向中朝邊境開進。3月15日,周世森和他的戰友們到達志願軍總部要求的65軍參加第五次戰役集結地——新溪、大坪、竹樓裡地區。4月23日,在臨津江北岸渡江戰鬥中,周世森在給戰士們進行簡短政治動員後說道:“同志們,祖國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衝啊!”說完,冒著敵人炮火和敵機瘋狂掃射,他第一個衝出隱蔽所,跳進江水。在他的帶領下,戰士們猶如猛虎下山一樣,紛紛跳進了波濤洶湧的臨津江,迅速佔領南岸灘頭陣地,向敵人駐守的140.7高地發起勇猛衝擊。激戰中,周世森不幸被炮彈炸開腹部,因流血過多光榮犧牲。

1990年6月,在全國關工委及中國人民解放軍65軍長城校外輔導站的引導下,韓城小學創建了全國首批以英雄冠名的中隊──周士森英雄中隊,並建立了70平方米的英雄事蹟展。每學期學校少先隊大隊部都組織學生到展室參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2001年4月24日,在周世森犧牲五十週年之日,韓城鎮中學隆重舉行了周世森塑像落成典禮。周世森烈士的戰友、原65軍副軍長黃樹英將軍,原武警指揮學院政委劉子威將軍,烈士生前所在部隊師政委覃超,唐山市委原副書記陳滿,原唐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董寶泉等親臨大會,烈士的妻子率三個女兒也參加了紀念活動。

烈士紀念日專稿:參加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的豐潤人

喜歡不喜歡 (單選)
0
0%
喜歡
0
0%
不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