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清· 華偉生《開國奇冤·被擒》中有這麼一段:

夢華先生,你看老夫此稿如何?言簡意賅,洵不愧為老斫輪手。


後來,我們都用“言簡意賅”這個詞形容文章、言語說的簡要,而意義卻明確無疑。

今天詩詞君介紹的這些一個字的故事,讓你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言簡意賅”!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聯


一字聯是字數最少的對聯,看起來簡單,但要編制出拱橋的聯語,卻很不容易。

清咸豐年間,有一個才子出了一個一字聯求對,曰:

不少人以書、筆等對之,均不巧妙。獨有一人對:

此對句十分工巧,“墨”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黑”,下半部為五行中的“土”,而“泉”字上半部為顏色中的“白”,下半部為五行中的“水,“墨”“泉”二字詞性相同,平仄相對,確實不可多得,世人稱為妙對,千古流傳。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嫁妝


我國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何紹基,在得知女兒備辦嫁妝後,便特地從京城捎回一隻箱子。

大喜之日,女兒春梅打開箱子一看,全家愕然。原來箱內空空如也,只是箱底工工整整地寫著一個大字——“”。

小夫妻很快領會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於是,一字嫁妝便成了治家的座右銘。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家書


60年代初期,大作家趙樹理收到大兒子趙廣元要錢的一封信,信的內容很精煉:“!”

沒想到趙樹理的回信不僅快而且同樣精煉:“0!”

他認為兒子既已自立,就不該再依賴父母,可見趙樹理教子有方。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判詞


清代年間,一寡婦想改嫁他人,受到鄰居和家人的百般阻撓。

於是,她向官府呈上了狀紙:“豆蔻年華,失偶孀寡,翁尚壯,叔已大,正瓜田李下,當嫁不嫁?”

寥寥數語,盡述了改嫁理由。知縣接狀,拍案叫絕,揮筆寫下一字判詞:“!”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社論


1968年4月,美國《明星時報》發表了一篇約翰遜總統競選失敗的社論《約翰遜認輸》,全文只有一個字:“妙!”

它把報紙和它所代表的那個階層的態度,極其鮮明地表達出來,真是耐人尋味。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回信


一個嫉妒心很強的人寫了一封信給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我知道你現在的身價是一字一金,現在附上一塊美金,請你寄個樣品來看看。”

海明威收下美金後回信說:“!”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座右銘


魯迅先生12歲時,就讀於故鄉紹興的“三味書屋”。一次,因為幫母親做事,上學遲到了,嚴厲的壽鏡吾老師狠狠地責備了他。

為了牢記教訓,從嚴要求自己,他用下刀在書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個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詩歌


北島有一首題為《生活》的詩歌,全篇只有一個字:“。”

非常精煉、深刻、形象地揭示了生活中那種錯綜複雜、千絲萬縷的人際關係。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小說


美國某大學曾經舉辦過微型小說徵文比賽,結果一篇《第一封情書寄去後》的小說獲得最高獎,該小說只有一個字:“等……”真令人回味無窮。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一字千金


傳說,唐代文學家王勃到南昌,趕上都督閻伯輿的宴會,一氣呵成寫成《滕王閣序》。最後寫了序詩: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自流。

王勃在最後一句空了一個字不寫,將序文呈上就上馬走了。

在座的人看到這裡,都很奇怪,於是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獨”字,閻伯輿都覺得不對,派人去追回王勃,請他補上。


絕妙丨 千古佳話,一字足矣



派去的人趕到驛館,王勃的隨從對來人說:“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隨便寫了。”

閻伯輿知道後,說道:“人才難得。”便包好千兩銀子,親自率領文人們到驛館來見王勃。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地問:“我不是把字都寫全了嗎?”大家都說:“那裡是個“空”(kong)字呀!”

王勃說:“對呀,是””字,“檻外長江空自流嘛!”

大家聽了都連稱:“絕妙!奇才!”

文章的最後,詩詞君不得不問: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你現在的生活,你覺得是哪個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