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三答,電動車新國標管理辦法解析

近期,人民網、華商報、等官方媒體發文針對電動車超標車問題進行深度探討,《電動自行車還需要一個“解決辦法》一經刊出就引起了整個電動車行業和老百姓的廣泛議論。

三問三答,電動車新國標管理辦法解析

電動車上牌為何就這麼難呢?

1.上牌之後就將納入管理體系中,有了管理就多了份責任的忽視。

2.城市擁擠,沒上牌就相當於沒有城市通行證的路權之爭。

3.利用明年4月15日電動車新國標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推行的懶政心理

三問三答,電動車新國標管理辦法解析

實際上按照即將實施的新國標,目前街面上以及經銷商倉庫裡的電動自行車依然普遍超標,而國務院、工信部等部門早已經明文規定禁止“一刀切”的懶政行為,要求各地地方政府要切合當地實際情況合理設置過渡期,實現電動車新國標的合理過渡。

問:為何不可以一刀切?

電動車超標車這一問題由來已久。所謂超標車是在市場環境下根據老百姓的出行需求不斷催生出來的,目前市場上80%使用的電動車屬於超標車的範疇,而預計中國電動車保有量已經接近3億輛。電動車新國標是要進行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升級而不是進行摧毀。

二問:不給上牌是否合理?

新國標已經出世便受到整個電動車行業和老百姓的關注,國務院明確新國標將於明年4月15日正式實施並且命令禁止一刀切,各地只能通過設置合理過渡期的方式逐步淘汰和更換掉超標車。而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通過設置過渡期,按車上牌,最後通過車牌進行管理。所以不給上牌是不合理的!!!

三問:上牌後如何實現合理過渡?

相關部門表示,一是對於使用年限較長、接近報廢的電動自行車,消費者可以選擇自然報廢;二是對於未達報廢期限的,可以選擇以舊換新、折價回購、發放報廢補貼等方式消化;三是選擇納入機動車管理,申請摩托車牌照,“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有關超標法律規定和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妥善的解決辦法”。

於缺乏行業標準,過去的近20年中國電動車廠家在車輛設計之初參照的大多是1999年出臺的中國電動車國家標準。所以,當新國標出臺後,電動自行車行業算是終於迎來了新的行業標準,但是“超標電動自行車”難題卻沒有真正解決。希望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真正的解決超標車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